乌青的诗
冷面狗屎


现在看来,乌青已经可以取代杨黎的非非主义第一诗人的位置了。2000年5月,我在乌青个人主页“乌乌主义”开始接触他的诗时,只是对其作品里那种彻底的非非立场印象深刻,当时他作品里还大量存在着一些语言上的小聪明,那种一现即得直击人心的东东还不多见。直到2001年1月,当看到他自制的电子书,面对着那些精彩的短诗,我其时强烈的感受就是,最生动体现非非理论的诗歌,是在近20年后由一个网络少年黑客做出的。
  除去技艺的成熟程度,思维特征和精神特征决定了一个人的诗。而在乌青那里,这两种特征似乎是不匹配地对应着。一方面极强的形式思维能力使乌青在文本形态上投注了过多的创造力,作品里那种近于纯客观的智性因素在非非主义的方向上愈显精粹,在审美立场上,作为一个极端的形式主义者(典型作品可见《月下独酌》、《我的杯子》、《裸体十四行》),他对诗歌语言的操作始终保持着一种旁观者的冷静。另一方面,乌青又是一个异常敏感、触觉丰富的人,不夸张地说,在精神气质上,乌青是一个神经质型的梦游者(在他少量的“抒情”里可略见一斑,如《从秋天到冬天》、《空城计》、《风景》),其一触即发的内心需要在表达上有一个宣泄淋漓的通道,而那种纯形式的“冷冰冰”的智性倾向的表达对这样的精神却是一种禁锢。在乌青那里,生冷的形式主义者与烈性的梦游者总是处于若即若离的共存状态,前者的乌青是蹊跷的板儿,后者的乌青是梦游的兽儿,而乌青的好诗大多产生在二者交合的地方。对于如“非非”这样的形式主义,我的主张就是“从语言——形式开始,到生命——体验为止”,说到底,虽然艺术只与形式有关,但艺术却不仅因形式而存在,而每一次艺术行为都是思维对精神的“惊险的一跳”。对于乌青,如果他能将那种交合变成一种创作中的自觉行为,我想他在诗歌上会有更好的未来,同时的,也会避免一些因极端形式主义而
造成的“机械化”废品。
  最后对于一些读者,无论我怎样废话,依然会有人觉得乌青的东东是胡闹的产物——这是我无能为力的事情,对于在传统审美模式之外斜刺过来的一种“美”,我们的态度总是谨慎得偏执。如果抛去有关诗歌所有从前的身世,我们从0开始想想,诗歌不就是人在语言中展现自身新奇状态的东西吗?

月下独酌

/乌青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是李白写的



屋顶上是孩子

/乌青

作为一个孤独的孩子
我热爱屋顶
那上面一个人都没有
我热爱在屋顶上奔跑
感觉象飞

然后一不小心
我从高高的屋顶坠了下去
作为一个孤独的孩子
我没有发出一声叫喊



在天涯

/乌青

外面在下雨
春雨
四周异常寂静
仿佛我的童年

我听到
香烟燃烧的声音

厕所里只有我一个人
我忘了带手纸



铁轨

/乌青

火车
正在铁轨上跑
一个小女孩也可以在铁轨上跑



朋友

/乌青

朋友
如果你是
我的朋友
请原谅我
总是
无话可说
请原谅我
在你不想我的时候
还想着你
请原谅我
想着想着

想要死去


此刻

/乌青

此刻
你就在我的对面
此刻
你就在我的眼中
我觉得
我快要死了

此刻
我就在你的对面
我就在你的眼中
我觉得
我快要死了
那么此刻
你在想什么

此刻是春天
也许不是
此刻是深夜
也许不是
此刻外面在下雨
也许没有
此刻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
肯定只有我们两个人
所以此刻
请相信此刻的我
请相信我此刻的欲望

此刻
你注意到春天了吗
此刻
你注意到深夜了吗
此刻
你注意到外面在下雨了吗
此刻
你注意到此刻了吗
此刻
你相信我了吗

此刻
四周如此寂静
...


失生

/乌青

整个夜里
他一直在

白天
他也叫




…本文转自清韵《网络新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