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世揚先生 詩選
孫先生,諱世揚,字鷹若,浙江海寧人,是先君嵇哲的本師。孫先生唸北京大學時,師事蘄春黃季剛先生,與曾慎言一齊,常與黃先生遊,興致則吟詠答唱,深得黃先生賞識,被譽為「黃門侍郎」。後來經黃先生介紹,受業於章太炎先生門下,治小學,攻詞章,淹通經史,旁及諸子百家。奈何日寇侵華,孫先生應同門伍叔儻教授之邀,在1940年9月,前往重慶,先君伴行。由於孫先生身體不好,先君於教學之暇,隨侍湯藥,五年期間相依為命,情同父子。孫先生西行閱時兩月,得西行口號百餘首,騰衝李氏為之付梓;而先君亦有詩詞百餘首,乃滬、渝紀行之作也,未曾刊印,義達有幸能夠整理先君遺作,出版《乾乾齋詩稿》。孫先生細心存錄章先生和黃先生遺詩多首,又鈔校《太炎文錄續篇》,不致湮滅。先君早世,未能發揚光大孫先生之學,義達勉盡綿薄,迻錄孫先生詩數首,向《黃花岡雜誌》讀者介紹,聊表心意;同時要向黃景熙教授與劉敬黃女士致謝,這是她們的父親黃焯教授與劉賾教授保存下來的。
|
一、與慎言別十八年未嘗通問忽傳航空信感賦長句答之丙子四月十二日孫世揚 柳花吹墮綿花街,聯吟日夕蘄春齋,柳枝黃落素秋節,握手匆匆薊門別。客囊羞澀汗滿顏,居人正似歸人艱。一圜借我萬金重,使我得趁軺車還。別情自茲蓬轉野,二十年來隙過馬。知兄筆馳蜀道,念我傭書到吳下,請陳別後危苦情,翰未及揮涕已瀉。薄遊但思供菽水,父母之年不可假。此身有罪降天災,師服又為蘄春裁。生我在三一無事,悲哉落葉離根荄。友朋如兄才不細,欲往從之有何計!飛來尺素雨陳中,誦到三更月生際。師門散盡舊門人,片紙隻字難傳薪。不堪更憶上京路,胡騎今日揚沙塵。 義達案:這是孫先生在1936年寫的詩,他的好友曾慎言在離別十八年後,忽然寄給他一封航空信,因而感觸,作這首詩。「生我在三一無事」句,是說盛太夫人生了三個兒子,祇留下孫先生一人。孫先生女兒孫雲襄女士說:「不幸三者早世,承先人祀者,惟先君一人而已。」這時候黃先生已謝世,要談論學問不易,孫先生遂有「師門散盡舊門人,片紙隻字難傳薪」之歎。
二、廣濟劉大家挽詞 ──通家子海寧孫世揚拜撰 大家老去江南哀,橫流萬裏橫江來,靈邱北望尚吾土,冬夜夏日吾歸哉! 年時歎息南都隕,憂國傷人髮白盡,夕膳晨餐孝子心,武昌魚與江?筍, 閒居休作安仁賦,天塹於今有飛渡,黃鶴樓頭警角鳴,催人百萬趨津路。 勉旃伯仲離鄉客,男兒不得嗟行役,避地誰憐乘露車,入山吾欲穿桑屐, 東來飛寇臨江關,風塵不到橫岡山,東還死虜浮江涘,羶腥不到多雲水, 夕陽流水花塢溫,此地正似桃花源,萬歲千秋成閒隔,後有問津徒銷魂。 遠道告哀予季耳,痛心久矣宗曾子,墨經須經百戰場,蓼莪已廢三雅士, 淩雲九頂白雲生,散入江天九鬥坪。嘉定嚴城客夢覺,錯認鄉山喧鼓角。 義達案:這是孫先生在1940年寫給劉賾教授母親的挽詞。劉賾教授與孫先生在北大是同學,他是中國著名的文字學家。
三、喜迎劉博平教授 博平兄自武昌來安慶講學,過我長樂裏精廬,喜而口佔: 患難同門友,時清肯遠來,晤言消疾疢,攜手豁塵埃。 俱老書三體,平生酒一杯,楚山窗外碧,眼力為君開。 義達案:博平是劉賾教授的字,在民國三十六年陰歷四月,劉賾教授來安慶,孫先生喜迎之,劉教授回武漢不久,端午節之後,孫先生便病逝。
四、弔阿比西尼亞 藩籬盡撤溝阜平,寇深千里馳郊京。城下之盟不如走,九街一炬連宵明。同仇豈曰無袍澤,殲敵由來在利兵。人發殺機天已醉,休將棋局論虧成。籲嗟乎!聯盟非戰空言耳,禁暴焉能憑寸紙。往事遼陽正可思,至今虜是天驕子,何況烝人族類殊。黑白相輕久非齒,強為刀俎弱為魚,天網恢恢莫逃死。幾輩憖遺歎式微,春山杜宇勸君歸。請看上國三軍帥,棄甲重來自錦衣。 義達案:1934年12月,義大利的墨索里尼派兵攻擊阿比西尼亞,1935年10月,義軍侵略阿比西尼亞,到了1936年5月,首都阿迪斯阿巴巴淪陷,皇帝退位,國滅。阿比西尼亞在1935年10月向國際聯盟求救,不果,孫先生遂有「聯盟非戰空言耳,禁暴焉能憑寸紙」句。 ( 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