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导航  顾城之城论坛  →  诗人  →  〖自然·哲学〗  →  夜 [苏联] 奥列格.赫列勃尼科夫
  夜 [苏联] 奥列格.赫列勃尼科夫
我不在线哦!域外 积分:408 等级:城之守望者 文章:82 积分:408 注册:2002年8月1日     楼主 个人展示 | QQ | 邮箱 | 主页 | 发短信 | 加为好友
 

 

夜 

[苏联] 奥列格.赫列勃尼科夫

                当背后感到你幽深的目光,
                我没有寻求遮挡。

                你从窗口望着,
                尽管你在梦中把眼合上。

[原译文]

 

夜 

[苏联] 奥列格.赫列勃尼科夫

                当背后感到
                      你深幽的目光, 
                我没有寻求遮挡。

                你从窗口望着,
                       望着,
                         望着。
                尽管你在梦中把眼合上

域外 1993年--1994年

 

  [首先说明一下,诗歌本身和技术,技巧,情绪,思想无关。所以以下文字,请不长脑袋的傻逼就不要看了。文字本身应该只和灵魂有关,我先替你们说了,这个是人都知道得事情,我知道这个不等于,我有必要跟你们讨论更高深的东西。我觉得每个人先去搞清楚自己,再去评论别人吧。
  另外,对那些自以为诗人、艺术家、思想家、骨子里认为自己是天才的傻逼们,请滚远点。]

  1993年的冬天或者1994年春天,读到这个,然后修改了一下。
  感觉很好,原因想想有几个,一个是这篇文字中没有太深奥的词汇,除了幽深,哦,是深幽。所有文字都平淡无奇。单从一个一个文字上来说易懂。
  另外一个是,当时我的年纪小,思维比较单纯,也没有读过什么稍微复杂的东西,比如后来类似杨炼《与死亡对称》的这种东西。

  我想奥列格.赫列勃尼科夫的这个文字,虽然从字面上来看很简单,但是实际上他里面有一些比较深的东西。
  比如,诗歌写的是爱情么?我觉得可以说是,可以说不是。如果从爱情角度来谈,那么不用罗嗦了。人——人
  但是,诗歌是否也可以写作者本人对世界的感悟呢?我觉得也是可以的,理解成作者与黑夜的关系。人——时间
  或者,文字是写作者自己,这里的我,你都是作者。这样就涉及到个人对自我的思索的问题了。  我——我
  或者,文字只是写黑夜自己,黑夜没有遮挡自己的目光,黑夜在梦中把眼合上。         时间——时间
  
  以上这四种文字的可能,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品性、喜好、个人的社会经验及对世界的看法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我们知道人都是自由的,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角度和介入世界的方式,或者深度。

  其实上面四种角度,说实话在新诗技巧和表达方式及介入角度上来说,只是很初级的。由这四种角度还可以排列组合混合交叉深入拓展出更多的文字生存的形式,来表达更深刻和更丰富或者更简单更单纯的世界。

  当然有些朋友可能觉得我这样说太机械,太累了,其实呢?不过是世界上有这么多种可能而已,你看见不看见它们都在那里,我也未必能看的全。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人的心灵恐怕也是如此,就象我们即使在这里谈论所谓诗歌(我更愿意说我们谈的实际上是文字),但是我们能够到达我们将要到达的车站么?  

  我只能说也许有这种可能,并不是我不想作出选择,只是当你看到更多的可能时,当你看到更多的结局时,个人的选择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你选或者不选你都将继续下去。所以不如我们看多一点,冷静一点,作出适当的选择,对于文字。我这里说的你实际上说的是我自己,而不是你哈。

  OK,回来,有些朋友说这诗仅从文字角度来说,没有你说的那么深刻,也没有那么高深,恩,我同意,但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在以后各位的创作中提供这种可能:就是一篇文字可以写出至少四种选择。而你有时候没必要非要表白自己的立场。非让自己把文字搞的那么苍白好象离了你它就活不了了,这里我说的你是你,你们不是我自己。

  其实真的好的诗歌跟立场、主义关系不大,因为它在那里已经是自由独立于任何人的,那么它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立场。这个时候作者孕育它的意义已经化成了它自身存在的意义。
  至于我们这些听者,随便你选择自己的姿态或者你不选择自己的姿态。我们都是一个聆听的人。

  所以你的名字、时间、爱情、生命可以隐去。一个新鲜的生命可以登场,哪怕它是个哑孩子,它也可以用它的心对世界歌唱。

——————————————————————————————————————

  苏联的文学史上好象不只一个赫列勃尼科夫,因为时间隔的太久,当时改这首诗的时候自己小,还是孩子游戏的心态,按照印象来说应该是未来派的这个赫列勃尼科夫,但也不一定准。当时抄在一本《子夜的哀歌》的书里,唯一的记录就是这个赫列勃尼科夫1956年生于苏联的伊热夫斯克。
  
  从他对文字的态度来说,应该接近——赫列勃尼科夫认为在现代和未来的社会中,词语将不再单单是一个交流思想,传递文化传统的工具,而是一种独立的,自在的东西,一种可以感觉到的存在,也就是说,应是空间的一部分,由此出发,他或造新词,或赋予词以新意,或新奇地使用旧有的词,进行了一场"词语革命"。
  此外,他对"时间"作了新的解释。赫列勃尼科夫认为时间是空间的"第四维",艺术和诗的主要领地就在这第四维的空间,其目的就是突破时间走向永恒。
  
  其实他说的这些和我的看法基本一致,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这首夜的汉语翻译将他的一些想法弱化掉了,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和感觉,受限制于我个人的能力,我也未必能怎么样,这个我明白。
  
  通过语言的改造,来达到一场革命,这个革命并非需要社会革命那么激烈,或者需要多么大的声势。也许只需要变换一下语言的位置,或者改变一下顺序。其实,这些技术上的问题并不能改变文字本身的表达。这也是翻译的基础。不知道对不对,大家可以来一起聊聊。
  基于,这个首诗歌文字虽深还浅,所以保留了13年前我改动的原样,不再改了。那是少年的我对于文字的看法。虽然手法粗糙,比如把“幽深”换成“深幽”以此表达逻辑上的递进和意境的深度,但是还是保留了单纯的真实和坦诚。我想说的是,很多人不知道1+1=2,就妄图去解决微积分,这个挺愚蠢。

  诗歌在最初的阶段其实跟投篮一样,别他妈的扯上灵魂,1000次和10万次练习的区别就是你和乔丹的区别。当然篮球不够形象,来足球吧,就是你和普拉蒂尼的区别,与时俱进一点儿就是你和贝壳汗母儿的区别哈。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谈的既然是所谓的艺术,还是用普拉蒂尼更对得起所谓艺术这个两个字。虽然都是吃饱了撑着的闲扯。

 

  

 

2007-8-19 2:39:24   举报 |  |  顶端
我不在线哦!柔7 积分:554 等级:版主 文章:89 积分:554 注册:2007年8月8日     第 2 楼 个人展示 | QQ | 邮箱 | 主页 | 发短信 | 加为好友

就这么望着 望着


我躲在夜里,直到结束.
2007-8-19 8:30:52   举报 |  |  顶端
我不在线哦!水滴 积分:325 等级:黑色的眼睛 文章:163 积分:325 注册:2007年10月13日     第 3 楼 个人展示 | QQ | 邮箱 | 主页 | 发短信 | 加为好友
所以你的名字、时间、爱情、生命可以隐去。一个新鲜的生命可以登场,哪怕它是个哑孩子,它也可以用它的心对世界歌唱。
2007-10-30 20:59:52   举报 |  |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