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导航  顾城之城论坛  →  诗人  →  〖顾城·精读〗  →  有没有人可以说说自己是怎样解读顾城的诗的?
  有没有人可以说说自己是怎样解读顾城的诗的?
我不在线哦!bitter1 积分:1522 等级:城之守望者 文章:318 积分:1522 注册:2004年7月22日     楼主 个人展示 | QQ | 邮箱 | 主页 | 发短信 | 加为好友
比如今天随便看到的一首:      提示 和一个女孩子结婚 在琴箱中生活 听风吹出她心中的声音 看她从床边走到窗前 海水在轻轻移动 巨石还没有离去 你的名字叫约翰 你的道路叫安妮 (一九八三年·十二) 前一半看得懂,后一半看不懂。为什么说到海水和巨石呢?又为什么说名字叫约翰、道路叫安妮?还有诗的名字,是要“提示”什么呢? 顾城的诗里常常有不知道从那里冒出来的词和句子,让人费解。我总想着他说过的一个话,他说好多时候他的诗并不是他自己写出来的,而是他听得到一个声音告诉他这些,他只是把它们记录下来。这让我觉得神奇、不可想象,那种只有他才能听到的声音。
2004-12-31 19:09:29   举报 |  |  顶端
我不在线哦!惘月 积分:40119 等级:版主 文章:6663 积分:40119 注册:2003年5月5日     第 2 楼 个人展示 | QQ | 邮箱 | 主页 | 发短信 | 加为好友
读啊 反复的读啊 看啊 反复的看呀 他的诗歌 散文 哲学纲要 访谈 小说 照片 图画 书法  呵呵`````把文字和话语 气息和自身 融为一体 成为上天无韵的歌声 ~~````呵呵  还得小心自身的重量 别摔着 也别飘走了 呵呵`````

佛缘本是前生定 一笑相逢对故人
2005-1-3 8:49:22   举报 |  |  顶端
我不在线哦!竹雨 积分:490 等级:白昼的月亮 文章:88 积分:490 注册:2003年3月28日     第 3 楼 个人展示 | QQ | 邮箱 | 主页 | 发短信 | 加为好友
我的一点拙见:     一,如果不是做研究完全不必如惘月说的去把胖的哲学,散文,访谈如此种种尽看了。记得胖答记者问的时候也不主张每个读者都把握到诗人的本意。    二,文学里有个“误读”的说法,我觉得很好,只要不是穿凿附会的曲解,那你的理解就是“诗人的本意”。    三,文学作品的解读是读者的“再创造”,大可依据了生活的经验来欣赏,这样才能不断丰富其内容。    四,诗歌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美,结果未必是大头。    五,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往往具有“阻拒”,“含蓄”,“跳跃”等特点,难以解读的你大可不必细究,选你以为读懂的把玩就好了。譬如李商隐,有人说他是蒙胧诗的祖宗,他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千百年了也没争明白,所以关他所指,你自可“随心自适”。    六,差不多完了,楼上的觉得怎么说法?  

竹雨
2005-1-3 14:15:04   举报 |  |  顶端
我不在线哦!yangnan 积分:6048 等级:版主 文章:1240 积分:6048 注册:2003年6月22日     第 4 楼 个人展示 | QQ | 邮箱 | 主页 | 发短信 | 加为好友
非常赞同竹雨的说法!

不即不离
2005-1-3 17:32:09   举报 |  |  顶端
我不在线哦!bitter1 积分:1522 等级:城之守望者 文章:318 积分:1522 注册:2004年7月22日     第 5 楼 个人展示 | QQ | 邮箱 | 主页 | 发短信 | 加为好友
从不同的角度,惘月和竹雨说的都不错。 我同意惘月的说法,全面的看顾城的东西,而且反复的看、反复的读,是可以指望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效果的,别的地方现在不通的,可以指望在以后能够触类旁通。其实顾城的哲学并不是多么艰深的东西,我们也可以看得懂的。我看过一遍他在做了那个“自然哲学纲要”的报告后的现场答问,感觉很是畅快。但那个“纲要”的正文,我还没有读通,还要再读。 关于诗的理解,我也承认象竹雨说的那样,文学里的“误读”,那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过我还是喜欢尽量读懂作者的本意,读懂他想要表达的东西,欣赏那种东西,而不是仅仅把文学“误读”成自己头脑中现有的一些东西。这里面有个人我的关系,也就是说,我知道我自己,我还想去了解别人,看看别人是什么样的,和我自己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不同的经历和故事、观点和想法,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还是个喜欢和陌生人说话的人。 不好意思,我还想再问一下我开始的问题,我们可不可以象上一堂诗歌赏析课一样,大家来说说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或者对他别的诗的理解。
2005-1-4 15:23:09   举报 |  |  顶端
我不在线哦!鹤莲 积分:34688 等级:管理员 文章:2931 积分:34688 注册:2002年8月1日     第 6 楼 个人展示 | QQ | 邮箱 | 主页 | 发短信 | 加为好友
我想大家都把对这首诗的理解说出来,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先来? 海水在轻轻移动 巨石还没有离去 你的名字叫约翰 你的道路叫安妮 我理解是:时间在永无停息地前进,而人的思想却总是囿于固有的观念。当你是一个男孩的时候,仿佛就可以看到你以后的所有日子,上学,工作,结婚,一切都已安排好。这是大的,小的具体到你是某一种身份就有一种固定的要求在那边。一些外在的期许,一些设计好的道路。 以此抛砖引玉。:)

□俗境诗心□
2005-1-4 16:26:06   举报 |  |  顶端
我不在线哦!bitter1 积分:1522 等级:城之守望者 文章:318 积分:1522 注册:2004年7月22日     第 7 楼 个人展示 | QQ | 邮箱 | 主页 | 发短信 | 加为好友
“提示”是点的最后两句吧,“你是一个男人,男人的道路是妻子、家庭、责任,如此等等。” “海水”和“巨石”我理解是生活在悄悄改变,或者内心也在悄悄改变,但某种内心深处的东西还保持着原样。 诗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是联在一起的。
2005-1-5 10:45:37   举报 |  |  顶端
我不在线哦!fishbone 积分:274 等级:幻想的小船 文章:51 积分:274 注册:2004年1月15日     第 8 楼 个人展示 | QQ | 邮箱 | 主页 | 发短信 | 加为好友
如果自己写诗, 就有体会. 我不懂写诗, 但粗浅的体会是, 每一首诗歌都表达了诗人写那首诗时特定的心理感受. 只是诗歌比其它文体隐晦含蓄, 读者不一定一目了然地详细具体地去理解诗人要表达的; 对同一首诗, 不同的人, 不同的心理历程, 不同的心境, 就有不同的解读了. 当我读过<<英儿>>和<<魂断激流岛>>, 以及城里的关于顾城的资料后, 我再读到顾城的诗<<早春>>时, 心里一晃而过的念头是: 这首诗是写给英儿的, 写给初上岛上时的那个清新,可爱,纯洁,美好的红樱桃般的女孩; 那时候,英儿常常是早上第一个起来, 有时候去采回一把野花: 那时候, 诗人的心里充满美好的喜悦和激情.
2005-1-5 22:08:50   举报 |  |  顶端
我不在线哦!挪亚方舟 积分:7339 等级:管理员 文章:1227 积分:7339 注册:2003年7月2日     第 9 楼 个人展示 | QQ | 邮箱 | 主页 | 发短信 | 加为好友
“玉”来了! 无论世事多变,总有永恒!如你,如你的人生!

我爱着黑夜
不用闭上眼睛
2005-1-8 19:51:18   举报 |  |  顶端
我不在线哦!毛遁 积分:173 等级:幻想的小船 文章:25 积分:173 注册:2004年8月13日     第 10 楼 个人展示 | QQ | 邮箱 | 主页 | 发短信 | 加为好友
我来说说的我的 首先我对顾城不是很了解,不过不要笑] 我觉得诗的前半部分很显然是一种理想 很美的已经 到后面 基调明显变了 海水在轻轻移动 巨石还没有离去 你的名字叫约翰 你的道路叫安妮 注意 海水在轻轻移动   巨石还没有离去 巨石很明显是个不好的东西,是一种障碍 所以很顺理成章的作者写了 两个排比, 你的名字叫约翰 你的道路叫安妮   之所以用   约翰   安妮  也 不难理解,这是两个离汉语很远的东西,写出来带有距离和突兀的感觉, 就是一种遥远和差别 作者先幻想美好的日子,接着点出现实是   海水在轻轻移动 巨石还没有离去 最后作者就很无奈的 说 你的名字叫约翰 你的道路叫安妮 我觉得就是这样
2005-8-30 18:39:08   举报 |  |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