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之三美

李宏娟


简介:

 

  一、美在主题。《致橡树》是舒婷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第一首诗,写于1977年。我认为这首诗美在主题,它突破了传统观念,大胆提出女性的自立自强,这是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一曲现代新爱情观的赞歌。诗人坚定地提出:“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是“站”而不是缠绕或靠在一起。这就充分表现了诗人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人类个体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的素质。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们尤其是女生不但可以认识到女人首先要具备人的主体意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理解在灵魂上相互依存的爱情观。教师也可以在讲解这首诗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坦然面对文学作品中的爱情。从人文背景来看,女性的被动和依赖情绪的形成是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的。母系社会的结束,一夫一妻制的兴起,标志着女性作为主动性、独立性的生存姿态的一次全球性的、彻底的失败!同男孩相反,女孩从开始独立行走起,其生存方式和对外界的联系,就受到远比男孩多得多的限制。正如法国心理学家西蒙娜·德·波伏瓦所说:“妇女从一开始,她主动的存在和她的客体自我,她的成为另一物之间,就存在冲突。人们教会她:为了讨人喜欢,她必须尽力去讨好,必须使她成为某种客体,她因此应该放弃她的主动性。”舒婷也曾表白:“我通过我自己深刻意识到,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和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利用我的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诗人在反叛传统伦理和道德的同时,确认自己新的理想和追求,在诗中凸显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它将唤醒从人格到道德意识独立、自主、主动、进取的女性情感方式和情绪姿态,强化男女两性在各自独立基础之上的连理相依。
  二、美在意象。诗人成功地将情感蕴藏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给人耳目一新的美感。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橡树”两个中心意象。“木棉”代表女性,“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橡树”代表男性,“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全诗采用抒情主体“木棉”对“樟树”作诚挚的表白。进一步把两者人格化。使这两个意象闪烁着思想和理性的光芒,从而使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让人百读不厌。在第一层次里,“攀援的凌霄花”借“高枝炫耀自己”、“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纯的歌曲”、“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的“泉源”、衬托“威仪”的“险峰”;“日光”、“春雨”,则暗示了木棉对那种依赖性、虚荣心和陈旧的爱情观的坚决摈弃。在第二层次里,诗人还写道:“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融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些意象是从正面大胆地肯定了在人格独立基础上的相互依存,显示了对和谐人际关系、新型爱情观、人生价值的向往和追求。法国作家圣·爱克琼别里认为:“爱并不是你望着我,我望着你,爱就是两个人一起望着同一个方向。”诗人在《致橡树》中也正是向往和追求着手挽手肩并肩地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爱情观。
  三、美在语言。整首诗的语言凝练优美,柔中带刚,富有穿透力。感情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1.力度美。诗人在第一句写道:“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开门见山,先声夺人。“我”字多次出现,表达诗人自我独立意识的觉醒。“绝不”更是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否定,而“也不止”则表达了对历史和现状的深层反思,女性终于敢坚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紧握”、“坚持”等词更是刚劲有力。2.理性美和修辞美。诗的开头,通过理性的假定“我如果爱你”,并连用六个排比性的对偶,使绵绵的深情带有了理性的色彩。接着一系列对称句式的运用,连绵不断地传递了“木棉”深沉真挚的情感,而“必须”、“但”、“却”、“也”、“又”等词语的运用,使表层的情感和深层的含义自然地衔接,给诗歌带来鲜明的理性之美。还有如“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一个“但”字,把互相间的尊重、理解、关心,都融入到两人的世界之中,显示诗人对理想的大胆追求。最后诗人写道:“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个递进复句把一切升华为人生的哲理,显示了理性的深刻和博大,诗歌从而也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永恒的魅力。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潜在的美学价值只有通过接受才能得到实现,但这种接受并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地参与,依靠形象思维,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通过联想和想象,发掘出它的内涵。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就要认真品味此诗,发掘美点,在愉悦和谐的教学环境中通过反复诵读,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感悟诗歌的意象,完成与诗歌零距离的对话,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最终达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一目的。

(李宏娟,广东汕头市林百欣科技中专学校)

出处:《现代语文》2005.1 阅读:

  • 上一个文章: 没有了
  •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版权声明:本站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原作者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作者授权不得转载、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如本网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书籍导购++

    发表评论 ::您的一句评论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认可:: 



    关于本站联系本站

    Copyright 1999-2007 顾城之城 浙ICP备050007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