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期::(2002年1月25)
主 办:边缘者文化工作室
名誉主编:韩 苏
执行主编:陈 远
制 作:王军锋
投稿信箱:bianyuanzhe@163.com
打包下载本期:→ 下载
声明:本刊所有文章,版权归作
者所有,转载请注明转自《边缘》
文化网刊。
::前 言::
大 头:这地方不错
    就你们的名字提一个问题,边缘者的边缘是心态的边缘还是生活方式的边缘。主流的生活方式,是否必然导致思想的被主流招安?声称边缘者的人,如果过着主流的生活方式,其所声称的,是不是一种虚伪?或是敏感心灵对于这世界其他部分的感同身受?
    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忍受思想与生活的分裂?这是否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
    边缘是一种状态,一种需要,一个方向,或者,只是姿态。
韩 苏:关于边缘
    首先,我肯定地说,边缘于我们更主要的是一种心态,一种向往,一种心灵向度。不能脱开人间烟火的现代人,越来越依赖、享受和束缚于现代文明的成果,人的个性在弱化,我们的生活既没有生气也缺乏创造力,心灵在这种浮躁中挣扎:渴望着从生活的中心“退让”到生存的边缘。
    也渴望生活方式的边缘化,但事实是,更大程度真正的边缘只能存在于内心的渴求。我赞成你的提问: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忍受思想与生活的分裂?这是否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
    我们不作秀,那样很累,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但我们寻找,因为这个寻找的过程减轻了我们来自传统、中心的压力....
    欢迎你来玩,认识你我真的很高兴,在心灵上我们应该是相通的。
大头:同意你的态度,在路上某种意义上就会导致边缘化
    传统或许每天也在更新,但他们显然应当是这个社会里较为稳定较少变化的部分。一个太折腾的社会显然不利于大多数人的生活。然而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一些这样的人,他们骨子里就不太安分,总是在寻找,找到一个什么东西以后就是接着找下一个。很难说寻找的目的和寻找本身哪一个更重要一些。这种在路上的思想或者生活方式必然是路上的人和人群或多或少地保持一定距离,边缘不是目的,不过是自然而然的结果罢了。
    至于该在思想上边缘或是在生活方式上边缘,我的观点是无所谓,只要不是刻意的,只要那是我们骨子里的需求在生活中的正常反映而不是经过压抑诱惑等等外力扭曲之后的东西,就够了。
洛诗AA:给边缘者们的一点意见!
我挺喜欢这个地方的,氛围是很好的,比我在现实中的要好的多,在这大家可以自由的写我们喜欢的东西,不必估计别人怎么看我们写的东西。但是我是内蒙古人,天生性子直,说的话也许大家不爱听,但是我觉得也有说的必要:我觉得在这里大家发了很多很优秀的诗,但是我们在这里看到的都是大家对这些诗的肯定,很少有人提出异议,我觉得没有批评是不会看清自我的,哪怕是最没道理的批评,我决的都有听的必要所以我希望在这里听的到不都是缢美之词,更多的是真诚的批评,我希望我在这里的没一个作品都得到大家真诚的批评!
目 录

::边缘视点::

SHIDIAN

肖雪慧:“以德治国”和伦理学家的正业
粒 子:蒋孔阳先生美学思想特色初探  
符 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讨论的设想
杜 霞:放逐之路上的女性救赎
任 知:知识分子
剑 疤:诗坛大清洗

::书人茶话::

CHAHUA

丁 东:百年王芸生 
谢 泳:从延安归来
孟繁华:让心灵充满爱意和阳光     
贺雄飞:理性的女儿
陈 远:宽容的谢泳

::小  说::

XIAOSHUO

陆建华:沉 石    
惊蛰:24小时
鬼 鬼:谁   
安 安:玩场爱情

::随  笔::

SUIBI

廖无益:萍藻札记
元 辰:心仪龟兹
赵万里:瘦长城
小 渊:不败的孤独
S:从早到晚
晓 葵:镜、花、水、月

::诗  歌::

SHIGE

弥塞亚的诗歌
任知的诗歌
夏华的诗歌
土豆的诗歌
投砸的诗歌
楼河的诗歌
俞昌雄的诗
水木牛的诗歌
谷雨的诗歌
旧如春的诗歌

::同题诗歌::

TONGTI
苏小和:安魂曲
鬼金:安魂曲
陈洪金:安魂曲
小 引:安魂曲
丑石《安魂曲》
雄性干花:安魂曲
章平:安魂曲---《她会被一口气吹熄》
冷眼:我不叫安魂叫亡灵
翡冷翠:安魂曲
粒子:《安魂曲·永远》
旧如春:安魂曲
韩苏:安魂
蒋振宇:安魂曲

::争 鸣::

ZHENGMING
尚冰雪:网络诗歌的虚假繁荣(一)
翡冷翠:虚假繁荣缩了水也比萧条时候强壮
尚冰雪:我的回复——反驳翡冷翠
粒子:现在最需要的是回到知识本身

::作品 & 争鸣::

ZUOPIN
江南梅:今夜,我是江南的一支民歌
《今夜,我是江南……》的批评! 苏梦人
主办:边缘者文化工作室 感谢光临!
Copyright @ 2001-2002 边缘者 All rights reserved.
边缘者: www.bianyuan.net
y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