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馨 | ![](../../228.myrice.com/picture/renwu/1/c14.gif) | 注册:2003-7-8 17:43 | 等级: 系统管理员 |
| :)
问好,说得很好,也姐姐提了个醒。
真正的好诗必然是真实世界通过人的感知而留下的带有个人印迹的映照,可能是直照,也可能是折射。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写道:“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字中,任何的“物”必然通过“人”这个主体来实现,而必然经过人不同的感知、阅历、美学观、价值观、个性特征、智慧等等进行多样化的展现,主观本身是不能避免的,关键是主体(诗者)在诗歌中能否将“物”与“思”、灵与肉很好的结合起来,在文字中得以升华,不空洞、不臆造、不矫揉。
你说的那种情况应该是写作中出现的一些不成熟或不够健康的表现(能够达到自然、生命、灵魂高度和写作能力完美或者良好结合的人,毕竟是正在从事写作的人中的少数,甚至极少数)。当然,人不能是“物”的简单复印机,而应是混合自身生命的“物”的展现者、讴歌者。
真诚地、自然地也要清醒地对待自己的写作,一切自有时间来调教、裁汰和纠正。写吧,其它就随它去吧,呵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