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尚未注册,请先注册登录 我的短信 我的文章 站内搜索 修改资料
2004年11月
4
星期四

站内信箱
网站地图
网站用户

    网站首页流放地论坛诗歌论坛→黄粱评马永波
  本文为 马永波 收藏  总点击数:18  本周点击数:1  回复:0
   贴子主题:黄粱评马永波
马永波
注册:2003-6-26 18:12
等级: 系统管理员
QQ
黄粱评马永波
 

 

重奏的秘密

——马永波诗艺之多重视镜分析

 

黄粱

 

从遥远的东北传来一声黑暗、冷冽、坦荡的钟声,回响十方。撞钟者是诗人马永波——一个生长于黑龙江、长居哈尔滨的寒地诗人。马永波的诗质黑寒寂冷,迥异于齐鲁、荆楚、巴蜀、吴越、台闽诸地域文化,风格独绝另出一系。确立马永波的诗和文化地理因素有关首要在诗的质地。诗之内涵常现生命与死亡互涉包融之境,整体氛围寂静黑暗,与南方文化狂野华丽的死亡思索恰成极端对比。“让我跟随你,一瞬间看透自己虚伪的生活/我们经过的屋子人迹寒冷,店铺空空荡荡/像被雨淘空内脏的标本,显示出/怎样的躯体辗转过,因为爱与恨/如今他们倚着虚空的墙入睡,像静候归人的椅子”——《亡灵的散步》描述作者对亡父的思念,诗之奇异在于死亡涵括生者的强大力量,以致叙述者也自视为亡灵;更从死亡掏空了存在这一点弥漫抵及全体诗境,私密的悼念经此传唱宛如大地挽歌般宽广,“我悼念你就是悼念所有的死者/他们在我内心的山上漫步、低语/试图找到我身体的裂缝以回到人世”(《亡灵的散步》)。亡灵是幽冥中踟躇的微光,它徘徊在人心永恒的记忆里。在《小慧》一诗,作者与内心童贞的亡灵对谈,共同承担排拒黑暗的生存压力,生命与死亡拥有同一个身体;或如《菊花》所歌咏“清凉的长风一吹,孩子便会长大/他们未被触碰的嘴唇,将说出纯洁的死亡”,死亡被视同生命般完美、纯粹。亡灵之遍在与强大除了东北地区寒郁浩茫的地理景观、季候因素之外,有时也不禁令人联想东北曾经作历史上的流放地之人文层积,这块土地曾经收容过清代遭遇政治迫害总数超过上百万的流放文人,他们灵魂中的苦难浇灌过东北地,使人心风物更加郁暗。“我们借自命运的火把终究要归还给黑暗/和寂静相比我们的声音就像毛刺”(《山中谈话》)。寂静与黑暗是马永波诗歌的基调,流遍所有诗行,不只是现象之冷,更且穿梭于记忆、身体、想像中,呈现本质之冷,造就马永波独具的冷冽诗质。

 

词语的折光

 

寂静与黑暗在日常生活中被马永波赋予了“沙与永恒”的对照,生活的召唤:泥泞和诱惑,形成一个满溢黑暗泡沫的泥沙坑,如何跨过这滩黑暗?“贩卖永恒的人离开之后,我的家中/沙和蜘蛛在增多:人说蜘蛛能带来好运/我噩梦连绵,一夜一夜盗汗,背上一片盐渍/早上阳光从窗沿跌落,躯体在沙坑边感到犹豫”(《沙与永恒》)。沙的拨弄和搬动唤醒了词语,生活之沙,词语之沙。事物被转换为词语或词语又被转换成事物和沙之流转关系紧密,当生活窗台上装载细沙的瓶子渐层升溢,即将埋葬日子,从梦中惊醒的人决定:“把瓶子和沙子分头抛进江心/当一切停止,我发现/我也是寂静收藏的一个词语”(《奇妙的收藏》)。

词语,马永波诗篇的词语被浇铸于生命骨血之中,形成灵魂律动和语言律动携手同行的连绵诗韵,蕴藏富有音乐感的诗性延展能量,塑造马永波长诗、组诗长风浩荡般的舞姿。当马永波言说:“一首诗往往是某些基本词语发生、变异、死亡的一场戏剧。”其实那也是纯粹心灵发生、变异、死亡的过程。马永波的诗韵流转具有大漠沙丘的连绵波涌之美,不是沙盘操演的语言置换。当语言被赋予灵魂之光,在广漠漆黑的整体诗境之上满布词语的折光,四处反射彼此照耀,激生词语的运动感:“你遇到的每一个词都像一个人,透明/在车灯和纷纷雪片中/似曾相识的表情开始出现”“一个最后的词是一只苹果,一个成功的生活/蕴藏命运和转机,完美的曲线和阴影”(《词语中的旅行》),词语在诗中被赋予独立的个性与命运,他们走向永无无尽的大地之旅,词语的折光使词语满载的灵魂携手同行。

马永波的诗频繁穿插着日常谈话,也会产生词语折光的效应,这些对话既是诗,也是言语。言语的意指明确增强了诗篇的现实感,而诗则召唤想像空间,歧出现实。诗中的言谈犹如两面透光的明镜;一面映照现实中的空虚,一面又显现空虚中的真实:

 

光线在晚餐的面包里霉变,人性的发酵粉

把临近收场的狗市扩大到整个城市

眼含热泪的动物涌向中产阶级的餐桌

扯下了桌布,叼走了假发。“我那伤心爱情的蛀牙

你拿走了疼痛却留下空虚。”后视镜里的过去

飞鸟,退缩为一颗种籽,房屋消失在一粒灰尘之中

            ——《夏日的躯体》

 

如果词语是沙,这些对话就像小石块,阻拦过于滑脱的流速;或如溪岸折曲河面,借以收摄两岸风光。当词语折光的影像明澈,不同方向的折光就会呈现不同语境的多声部交响,此即马永波诗学的中心:多重视镜。时代生活、个人语境、文化、历史错综往来的复式曲调,由富有音乐感的诗性一体拨弄,此即复调写作的意涵。马永波的复调写作不会流于碎片拼贴,重要关键在主体意识虚悬的前提下,纯粹心灵诗性统摄的强大凝聚力,经验与知识界面开放、心象与现象交融会通,创造不同声音、意识彼此呼应对诘的交响空间。这是真正的诗人禀赋,不是技术纯熟可致。

 

多重视镜

 

兹以组诗《以两种速度播放的夏天》初步分析,全组工由九首子题合成,以每首三节、每节八行为基准。第一首《尼布甲尼撒之筵》:“谁能从过去拯救出一个美人?血冒出马的断颈/花朵释放的蜂群沿大河飞行,携带花粉炸弹/密谋家们聚到树下,一边吃肉,一边互送秋波/‘对于万念俱灭的人,没有什么是神圣的。’”“马厩在云中荡漾/湖泊在天空燃烧。迟钝变厚的舌头/伸向模糊的水池。狗不停地恫吓黑夜/直到月亮升起,微风松弛地叹息/对于生命中的繁华,一个孩子吃惊地张大了嘴”——上引两个诗段,前引诗段导源于知识层面,它和诗题中著名的历史性谋刺有关;后引诗段逐渐从想像情境收摄回到心灵经验。值得注意的是那行插入的引语(‘对于……神圣的。’),形成带有对诘意味的他者观点。这是复调写作的基本型式之一。

 

我去阴暗的铺子打醋,煎鱼在锅里练习独唱

“大海啊大海,我的故乡。”海上的云就要收获了

 

电话穿过颤抖的堤坝打来,天堂里一片鸟语

高压线粗哑的歌唱,混入在下面游戏的

孩子的哭声。眼睛在电梯里自由落体

鬼魂在镜子里提炼水银

疯狂的迪兰到处呕吐,给每一个姑娘发电报

电流击穿了琥珀,激活了一只苍蝇对前生的想像

“我有一个危险的家。我是在警察局里。

我白天一夜都没睡。明天我不高兴。

我戴上帽子整天喝酒。”

        ——《两种卡通片的夏天》

 

此乃第八首《两种卡通片的夏天》引段,它的诗意从两个不同频道的卡通片不断拨台展开,由相同角色在不同背景里的置换,滑向现实情境与想像情境的相互支援渗透。游戏的哭声混杂了天堂鸟语,时代的生活幻梦对接个人语境的独白。这是复调写作的基本型式之二。

复调写作的基本型式之三是不同声音、意识的重叠,此即诗题之“以两种速度播放”的基础意。如第九首《宽银幕夏天的骚乱》,露天放映的电影画面和观赏电影的开车者汽车音响里播送的不同剧情,重叠在一个更广阔的诗性空间咯。“汽车收音机自动拨台,把幸福/从相逢一直听到分手。回忆和消逝的景物/重叠在挡风玻璃上。刮雨器刷新了画面/雪花一片片落入沸腾的水箱。以两种速度播放的夏天/混淆了物质和心灵的双重耳朵。视野开阔起来/汽车拖着油花在海上驶去,飞鸟保持黎明的静止”——在复调写作的多重视镜里,现象和心象自由出入交融难分。

马永波的多重视镜手法还有一个更复杂的演示,此即“伪叙述”,《伪叙述:镜中的谋杀或其故事》是马永波98年的新作,它是一部框里框外、框中有框的复杂文本。它的初级结构是一部谋杀题材的戏剧。(一):“‘我要杀了你!’几页剧本飘落在他脸上/他叠成纸飞机掷下舞台。它飞过黑暗时是白的/经过光是黑的。‘我早有预料,在各个朝代和场合都难免一死。’”——这里隔分出戏里戏外两个不同区域。(二):“们摸黑来到坐位上,依靠传呼机的荧光/刚好听到,‘迟到的不是时尚的奴隶就是文盲。’/那是去年,我们去看歌剧,在雨天里吃小鱼/小丑在过道上爬来爬去,嘴里不时吐出/一两只癞蛤蟆——智慧有毒的形式”——在戏剧框架之外,还有一个演戏、观戏的二级结构套住。(三):“我出生在一个边远的县城,那里没有什么/故事发生。也没有歌剧可看,镜子和梦/只是母亲旧抽屉里晦暗无光的两个词/惟一的电影院大部分用来开会/(批斗会和表彰会)。”——镜里镜外其实都只是一个梦,一个可疑的文本,现在显现了它的三级结构。它还有一个四级结构穿插在文本中间,用以切粉文本意识之内、文本意识之外,此即元叙述者的发言。(四):“必要的耐心以及一个人的死,是写下这首诗的保证”“写下一个词‘加油站’,然后看见它在雪地里变黑。”“现在我是谁、干了什么/已无关紧要。神或小丑?现在是一个词在讲话”——元叙述者的现身才真正完成了伪叙述的使命。伪叙述基本上仍是多重视镜的复杂形式。

《伪叙述:镜中的谋杀或其故事》结构虽然高度复杂,读来毫无滞涩析离之感,多重视镜在叙述场面中往来穿梭,运镜流畅语感自然,场面调度灵活。多重视镜交相返影,使存有的身姿动荡迷人,恍惚令人置身水晶世界。

 

重奏的秘密

 

伪叙述暴露文本的构成性尚有平衡虚实的意味,使虚空幻境返回现实本源,而现实场景又必须虚设镜像才能呈现真实;实存与空虚在诗行中被同步开启,平行抚摸光与黑暗,此乃诗学重奏的最高秘密。马永波97年的一首长诗即命名为《本地现实:必要的虚构》——“本地新闻,播音员用普通话播出/那些错过的就去读报纸,没有报纸的/就去听人复述,反而更加简炼/一具尸体轮流到众人的口中咀嚼,它的气味/深入躯体的各个省份。”“崇高的虚构原则统摄一切。更多的时候/你感觉不到现实,只在某些时刻它才显露/像露出木板的锈钉子那样固执,比如/分房子、涨工资、评职称、孩子入学/金钱和权力虚构了现实,你只好去虚构诗”……

虚构诗,是的,虚构以便开启真实。在马永波的诗里你可以感受到探求存有实相永不歇止的饥饿感,不存一丝侥幸,不企求救赎,没有可变空隙的严苛生存造就了马永波正向存有的勇气与决心。层层揭示、内外思量,以多重视镜的复调写作深入黑暗与寂静,照亮死亡与生命。尚有无可比肩的彻骨之寒:

 

还有什么希望值得诉说,值得

风一样去追寻?它一经说出

便化为灰烬。从灰烬追忆到火焰

什么样的骨头经得起这彻底的寒冷

 

凝结在唇边的盐粒,霜色的毛桃

  ……

         ——《散步》

 

马永波的诗,清肃、大方,精神主体坚实,磁场开阔,富有北方寒地清冽的气息,为汉语诗歌开拓了一个辽阔得无法估量的神秘诗境。

 

       1999年于台北

2004-9-23 7:51:55
 
   本主题的最新回复
本主题还没有回复
快速回复
你尚未注册,无法发表回复


   流放地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本站内容或建立镜象
   卓越电脑&sinon制作维护       EMAIL:sinon@liufangdi.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