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诗选
汪峰诗选
=>汪峰2003年诗选(1)
【石 雕(外三首) 】
【石雕】
石头开花,石头没有声音
一个人走不动的时候
他看到时间的起点。大片空白
堆到山下,远处的山,山的后面
拐了一个弯的人又走了回来,雨点打向他的脸
又溅到石头的表面
他显得自信又有点盲目,在他的人
生哲学中,他努力托起闪亮的硬核
但天空的颜色不在他手上,彩色的蜡笔也
不在他手上,他只好拱破石头的肚皮来到山顶
都是人啊,
都是用粗砺的手干活的人啊
在男人和女人的呼吸之间,他走的很吃力
几百年过去了,他只不过是晃了晃双肩!
【我这样描述妻】
一根磨损的口红,一棵剥掉外衣的洋葱
一根掉在洗衣板上的头发夹
一个在菜市场涂满猪油的竹篮子
一个扔在高档商店门口的蛇皮壳袋
一颗被车间甩出来的
断了手指的螺帽
一个黑色的煤球在街道上盲目地滚动马蜂窝
一本书里剔出的错别字,盖满翻阅者
周密的指印
一个磨掉漆的扶手和椅子,纠葛着
陈年的瞌睡虫
一只麂皮手套,里面刚刚灌满面肉松
一块洗碗的海绵 重如秤砣
一门心思掖进衣角,阳光省略了很多细节
因此一面钟疲惫地推开被褥
【像江水一样】
春雷在远山哭泣。
青春的裤腿总绾得那么短。
我的怀念是缓慢的,
一根草就可以把一生打住。
来吧,石头中的父亲和母亲,
滚烫的泪水等于滚烫的开水。
唉,我总抑制不住内心的沸腾
像江水一样在狂奔
【火车究竟开到哪里】
火车开起来
像一条长龙
火车一节一节向前移
它开始上坡了
它开始发火了
头上冒一阵又一阵黑烟
接着它开始下坡了
它遛得比谁都快
一阵风一样
火车究竟要开到哪里
铁轨把火车扛在肩上
它用弯道不断改变火车的方向
(《诗刊》上半月刊2003年第8期)
=>汪峰2003年诗选(2)
【镜子/树长得很慢】
【镜子】
在镜子里
画眉 描眼影 涂口红
整理逢松的头发
在镜子里
她换了一套又一套衣服
在境子里
她干脆脱下衣服
露出丰乳 丰臀 细腰 长腿
在镜子里
她还不过瘾
她的手继续深入下去
把自己白皙的皮肤
揉红
想把自己揉成一朵俗世之花
她天生丽质
像一个荡妇
在自己的乐趣中
足足生活了半个小时
【玉 照】
多么耀眼,像花朵
绕着自己的楼梯
在燃烧
在比自己更高的地方释放
火焰
和爱情
在十一层楼 在星光之间
捉住眼睛里的萤火虫
她洗了自己的玉指
她还洗了自己放在床单上的大丽花
她把香全部集中了起来
脱掉带倦意的花衣
下了楼 等你
在成为水的过程中
她成长的那么快
你的根被她紧紧地抓在手里
【多余的部分】
头颅开刀
为了取出脑中多余的部分
那么大的口子
缝了一百一十针
诗友躺在病床上
嘴巴塞了一条脏毛巾
因此避免了头痛咬碎钢牙
长期以来,他靠脑中多出的部分
活着。现在脑中空出了不少
唯一的他把痛填了回去
因此,嘴巴歪得
像一棵快倒的树
诗友手术后十几天还没有脱离危险
我们来医院探望
他已习惯了边呻吟边和探望者聊天
他说出院后,先戒酒,后戒烟
最后戒色
但一谈到诗歌
双眼贼亮
这个还在死亡线上徘徊的人
反复问及他在诗歌最新排名榜上的排名
【下午两点】
下午两点,我遭到几只苍蝇的袭击
我本来想小睡一会儿,我又遭到雨滴的袭击
下午两点,一辆小车开了过去,我不知道它响了喇叭没有
它路过一辆自行车,瞪了自行车一眼
下午两点,正是上班的高峰期
一辆班车快速地驶来,大家犹豫了一下
盲目地挤上了车,又盲目地挤了下来
下午两点,街路上一个女人举着伞不慌不忙
但被一口水洼拦住,她高跟鞋掠过一片小小的失望
但很快恢复过来,因为一辆出租车及时停住
下午两点,对面一幢楼已建到五十二层
一个泥瓦匠正忙着调水泥,一场雨要冲走它的水泥
他的叫声有点急,但他没有停止手中的工作
而是意外地将一场雨和进了水泥中,他从不
管建筑的墙壁砌进去一场雨的喧哗会带到若干年后
下午两点,大家仍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而
雨像苍蝇一样只阻止了他们一小会儿
《星星》副主编李自国评:除了像普鲁斯特那样作用一生的时间写一部书的极少数大师外,大多数优秀作家与诗人的诞生,都是一次次蜕变的结果。汪峰就时常站在自己的峰峦之上,在一个虚拟的高度中完成一次次灵魂的蜕变。正如他自己所言:诗对世界拷问的同时也完成了对自身的拷问。
(《星星诗刊》2003年第6期上半月刊)
【树长得很慢】
树长得很慢
瞌睡一样慢
公交车十年了
只开走了前面一节
后面的一节
还在原地 吃力地
等着养老金
像等着晦暗的生活
发亮的部分
我该起身了
仿佛蜗牛久久不变的生活
【民工】
民工在扛水泥
水泥100斤一包
我数了一下
民工一天扛了200包
民工把毒日头扛在肩上
民工把40°C高温扛在肩上
民工把包工头的辱骂扛在肩上
民工把儿子的书本扛在肩上
民工把妻子的姻脂花粉扛在肩上
民工一天的生活
有二万斤重啊 民工
在脚手架上闪了一下腰
(入选韩作荣先生主编的2003年诗歌年度诗选)
【菊花】
菊花 长满手指的秋天
四下里乱蹿
香气 像打开的窗户
让我看见
你在绷紧的绸布上
飞针走线 直到
第七夜霜降后
才稳住针脚
一朵菊花
和你灵动的手指相互依偎
只是针,动不动
就扎进手指
(《诗刊》2003年第3期上半月刊)
=>汪峰2003年诗选(3)【两棵树】
【两棵树】
两个人在对方身上种树
他们各自在对方身上
先挖了一个树坑
然后移来树苗放入树坑
树坑很深
树在坑中不断延展着根须
树慢慢长大
树坑也一天天胀大
两个人在对方身上种树
树像小孩一样在树坑中睡着了
等他们醒来
发现两个人的身体已经不见了
真真切切的两棵树
我看到两个人已住到对方的树冠上
真真切切的两棵树
又长成了两个不同的身体
【锈水管】
水管以前
可以滴水
现在不能
因为锈了
因为锈,像
一条脏毛巾
把水管的口堵住了
锈水管不能滴水
水管很长
以前,有人在另一头哭
我们在这一头
看到泪水
现在,那头再有人哭
更多的人哭
我们最多也只能
听到
这一切
都因为水管锈了
(入选诗刊社编的《2003中国年度最佳诗歌》)
【病 例】
肺泡里,一场草木灰的阴影
不停地下落
它堵塞了所有的路径
幻想冠状上升
死亡偷窥着
长满蛛网和褐斑
他的表情每向前延伸一米
都十分艰难
“仅仅二十岁,胸骨下面
至少有二十条路是金黄的
现在路塞满了草木灰。”
他干咳着,疼痛甚至从胆囊开始
像一个笑容扩散到脸上
医生记下了
CT、显像、药物、针液
他的身体像一个谣言
被包裹着 他在玻璃墙里
他在硬化或腐烂的肺里
他在一场旷世的草木灰里
看到自己长出了翅膀
【一堆干柴】
一堆干柴是什么意思
雪动不动就落下来
雪一点点地打在干柴身上
一堆干柴明显感觉到有一点痛
雪无非是想把干柴埋没
有人却把干柴越堆越高
这个人堆干柴的声音
反而把雪盖住
这个冬天我注定要平庸地呆在家里
看不到雪,也看不到堆高的干柴
(《诗刊》下半月刊第十期)
=>汪峰2003年诗选(4)
【汪峰诗六首】
【新寡的月亮】
新寡的月亮是冰冻的火
新寡的月亮落在大地上
从静寂到静寂,从烧灼到烧灼
新寡的月亮是大地上最为幽深寂寞的庭院!
我看恋爱的鸟掠过窗口的乌云
我看到无缘春天仍时时和大地相见
我看到森林里祖国的种子插上了鸟羽
新的一天到来带来了圣洁的火焰和海水!
我看到了大地在午夜中的劳动
灾难埋下了数不清的骨头
我看到风中破碎手指的吟颂
一把二胡把最后的婚变固定在无人的屋顶
【秋风】
树叶追逐着树叶,像顽皮的小学生
“回家吧……”欢乐夹带着奔跑!
树上蝉的歌声被秋风粘住
一张不合格的成绩单穿上了毛衣
总在遗忘,一个母亲来到石埠,她不知是汲水还是洗衣
皱纹,像水蛇一样游了很久,现在上了岸
“童年我的一双红绣鞋曾快乐地掉在水里”
她一个劲地滴咕
鸭子在拼命地扇着翅膀“回家吧……”
割禾的父亲把镰刀伸进了炊烟
田畴里,一群小学生的小脚又伸进了老年的脚窝
该开饭了。“生活在水里自己变成了水”姐姐有了心病
眼泪在唢呐中摇晃,像白羊关进了羊圈
她立在秋风里,手搭凉棚……
“回家吧……”树叶虽然老了
但我仍是欢乐追逐着的小学生
【竹篮子打水】
这不是很好的一个比喻
我却爱着它
因为我经常用竹篮子
到河边去
我把水装进竹篮子里
看它一点点漏掉
这有什么关系呢
反正漏掉的只不过是水
正像云的篮子里漏下的雨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问题是我经常来到河边
看到河里并没有水
(天提着云来到旷野
篮子里总是空的)
因此我常常怀念竹篮子的水
2003-8-22
【火柴】
火柴其实退休了
但他仍时常回忆他
大出风头的日子
他其实也没什么
只是小木棍蘸一点红磷
我这里的火柴多产于德兴
现在我的一个要好的诗人朋友
刚好生活在德兴
他跟火柴一点关系也没有
两人即使擦肩而过也不会打招呼
火柴那么小的一个人物
一个人顶着一粒红磷
一点就着
这一点和我的诗人朋友有点相似
他顶着的激情 也一点就着
2003-8-23
【蝉声很响】
1
绿叶间
蝉声很响,像
你在街上走得很快
有时你追前面的人
有时你被后面的人追
2
绿叶间
蝉声很响
像一堆人死掉
或者不死
树下的人变得清静
绿叶动了一动
晚上六点钟以后
蝉声依然很响
只是蝉的胸部
有两扇挨在一起的玻璃窗
里面绿叶的窗帘动了一动
爱情除外
一堆人活了过来
【花】
1花开了一点
又开了一点
2少女的衣服脱了一件
又脱了一件
《诗歌月刊》主编五木评:到是汪峰,在追求着一点一滴的变化。要知道,对于一个诗人来,不断地追求变化是多么重要——那几乎证明了他诗歌的顽强生长。而原地踏步的诗人实在太多了。
(《诗歌月刊》第11期)
【2003年前汪峰重要诗选】
【窝】
人有某种局限
比如家,仅是一个房间
比如家乡,仅是一个
在裤袋里揣了好久的地名
比如生孩子、换尿布
再比如七姐八弟,原来亲情
竟是这样叽叽喳喳
动不动就飞到故乡那棵树上
父亲,有一个窝
是竹竿捅不破的
(1996-4《诗刊》)
【甘蔗】
叫甘蔗的乡下女儿
剥去季节之叶
出落的娉娉婷婷
无忧无虑的女儿
春天里匆匆汇合
像小学生,坐在田头唱歌
她们在童话里相亲相爱
无忧无虑的女儿
在秋雨里
却要忍受骨肉分离
叫甘蔗的乡下女儿要出嫁
她们纷纷站在门口
或者路边
看路过的城市人
羞怯而畏惧
城市人递过纸币
就迫不及待地剥开她们的衣服
就迅速地把她们的心放到嘴里
说好甜好甜啊
叫甘蔗的乡下女儿真命苦
一节一节
像以后一段又一段好日子
被城市人嚼烂
吐出一地的渣
〔《飞天》月刊1991年第12期并获第二届飞天陇南春杯诗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二胡】
沿两根丝弦。我为美娥栽了两垄油菜
在琴弓的田埂上来来往往
我准备了一生的时间施肥、浇水
油菜花儿。月地里,你幽幽地开
你幽幽地开
二胡中的油菜。田垄像一个盲琴师
它饱满的音乐刚被一群麻雀啄空
我要告诉美娥
披霜的盲琴师。像高悬在院墙上一串串爱情正一点点剥落
当它回到土里,变为尖尖的芽叶
那是内心的痛楚从盲眼中流出的泪水
我在二胡中
模拟油菜。我要告诉美娥
我在油菜的心中想着她
风吹开曲谱和稿纸。一扇扇窗打开
我的痛楚也是盲琴师的痛楚。向往远方的音乐和田
垄
田垄中的美娥。手握春天
头顶花冠,口含蜂蜜
艺术呀。我永远是一匹孱弱的马
放逐在盲琴师手上。饮下音乐 泪雨交流
琴弦上的油菜
一垄躺倒或另一垄站起
一场大雪从屋檐倾压下来
我的盲琴师。白色的灰烬下面无表情的盲琴师
两手空空
二胡卧在遥远的月下像一条冻僵的河流
那是我美娥怀里油菜茎里的河流
生命呀。难道我的热血不再滔滔,穿过盲琴师眼中的
冰雪和悲哀
再度抵达二胡
油菜花儿。音乐的梦中,你幽幽地开
(1993-2《诗刊》)
【村庄】
火车每一次经过
瓦片都在折折响
瓦片一折折响
我总担心它砸下来
于是,火车每一次经过
我都带着惊恐
有一次,火车经过
瓦片不再折折响了
因为我在火车上
没有看见瓦片
【油菜花】
油菜花在半山腰
我在山脚看时
天空中那么多黄金
我在山顶看时
大地上又铺满了黄金
油菜花其实
不在天空
也不在大地
它仅仅在半山腰
后来,我到油菜花中奔跑
我贴着油菜花的根茎奔跑
我的奔跑跳了一尺高
【荷】
用淤泥洗脚
然后把红红的器官顶在头上
荷啊
蹲在城市的暗角里
几角钱一斤
荷啊
我看到你埋在乡下池塘里的藕
又白又胖
唢呐
栽在嘴上的花
喜事开 祸事也开
谁也不问根的欢乐还是痛苦
栽在嘴上的花
在大路小路上穿梭
谁也不知道他的根是欢乐还是痛苦
栽在嘴上的花
谁也不知道他开了多久 还要开多久
是否有人想把他从嘴上拔掉
栽在嘴上的花
他只知道 有一张嘴巴 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