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尚未注册,请先注册登录 我的短信 我的文章 站内搜索 修改资料
2004年11月
4
星期四

站内信箱
网站地图
网站用户

    网站首页流放地论坛诗歌论坛→马加爵和黄静:强暴是一种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
  本文为 陈岩锋 收藏  总点击数:9  本周点击数:1  回复:0
   贴子主题:马加爵和黄静:强暴是一种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
陈岩锋
注册:2003-7-28 21:09
等级:用户
QQ
马加爵和黄静:强暴是一种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

马加爵和黄静:强暴是一种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
      宇宙之父陈岩锋


 马加爵先生我是在网络上首先看到他的结实而健康的身影的,但他在我印象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是得自于街头贴得乱七八糟的通缉令。通缉令使用的还是他在网络上,也就是我看到的照片。身体真剽悍,眼光中都透出一股子征服的欲望。特别当我看到他那么有心计,竟然杀了四个同学,都不露声色,而且在孤身在外游荡了那么多天,我真的被他感动了。真没有想到现在还有这样血性的男子汉。特别让我感到佩服的是,能在遭受侮辱和怀疑的以后,他很有勇气的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倘若没有英雄主义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他怎么能做得那么坚决而果断?亏得这几日没有见到我云南大学毕业的女友,否则我一定夸奖她几句,并且告诉她应该为他们学校出了这样伟大的人物而感到骄傲。而且如果他有时间的话去看望一下马加爵先生,聊表我的敬重之情。我对黄静小姐的印象就没有对马加爵先生那么深厚,实际上我本身也对女性有天生的蔑视,因为,在我脑子里,一直也不看好女性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何况莎士比亚说过:女人,你的名字叫脆弱,尼采说过:你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我也曾经在不久前撰文指出:女人你的名字叫奴隶。于是,她首先就被我屏蔽了。但是,由于我经常在网络淘金,她的名字也叫那些好事之徒涂得乱七八糟,即便我不想了解她,有时候也难免要看上几眼。这样才知道这个湖南妹子很可能是被别人强暴而致死的。我在这里把马加爵先生和黄静小姐放在一起,是有一定原由的。因我的脾气也不会为别人而造文。起码文章值得制造我才会沉思,才会创造。为什么我把他们归纳在一起呢?首先,他们有共同性,马加爵先生如果不出我们的预料之外,在以后几个月很可能就会被故意杀人罪执行死刑,还来个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之类的附加条款,和黄静小姐一样架鹤西去;其次,他们的死亡原因也有差异性,因为马加爵先生是在使用强暴手段剥夺了他人的生命权以后被惩罚致死的,而黄静则恰恰相反,由于这个案子还没有一个结果,我们暂时以大家认为的事实为结论,则是被他人强暴致死的。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他们的死亡一个主动寻求的,一个是被动被施加的;再次,他们所得到的社会声誉也有很大的差别,知道或不知道黄静小姐死亡实情的,很多人会对她投去同情,或怜悯或善意的眼光。而对马加爵先生则不同,我们很多人会蔑视他,即使他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尊严才杀人,也会排挤他,给他的白眼自然是非常恶毒的。然而我却不这样认为,我认为马加爵先生不但是个英雄,而且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为什么我这样说呢?我认为人生活着首先有尊严,如果尊严遭到侵犯,我们理应有充足捍卫我们的尊严。不过很遗憾,按照相关的资料好象黄静小姐在被强暴的时候也曾反抗过,但是由于她的这种反抗十分软弱,最后由于自身的原因成了英雄主义的牺牲品。为什么我说强暴黄静小姐的也体现了英雄主义呢?下面我将要做进一步的证明。
 在证明之前我先说下本文的创作背景。我知道写独行特力的文章特别颠倒黑白的文章要担当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不是来自其他,而是来自愚昧的人民及其他们所称为真理的世俗压力。虽然某些方面我已经思考地相当成熟了,我也不得不为了愚昧人民的世俗观念而有所避讳。比如,本文的强暴这个词语,原来我准备用强奸,虽然很可能强奸没在黄静小姐身体上发生,但是目前我们知道的强暴很可能发生了,用强奸的话好象有些牵强附会,不过这样做可以起到振聋发聩的效果,也就是达到了文学所称为的形式美。强奸这个词语与马加爵先生更是穿凿附会,不过我们也很容易发觉,强暴与强奸在意思上类似,也就是在用武力迫使对方接受我们的意志这个范畴上是相通的。但是强奸这个词语更容易满足你们的偷窥欲和好奇的欲望。不过我为了照顾这些人民的感受,很可能对这个词语非常反感,也就只好弃置不用了。我也早已想到了你们这些人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你们本身的素养和知识水准的欠缺。起先,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我曾经想使用民国期间发生的美国军人强奸中国学生沈崇这个非常知名的案件,但是为了照顾受众很可能都是懂得汉语的中国人,也只好放弃不用;也曾想为了证明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使用名人希特勒,但是我又怕担当什么反人类罪,为什么历史翻案的罪名,搞得我在偌大个地球无立锥之地,也只好作罢。所以文章就成了你们应该喜欢和期望的这样。也可能如此这般还会对你们这些愚蠢的东西造成逆反心理,那我就难免说粗话了:蠢材,我和你们没有共同语言,也没有对话平台,以后不要糟蹋我的思想,见鬼去吧!本文决非空穴来风,无论思想还是篇名都有一定来由。本文的名字,脑子里出现的是萨特的《存在是一种人道主义》,本文的理论,是来自于西方的什么思想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等等,也来自于什么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等等。当然,也不可否认,这中间也有我创造的成分。否则,我的文章做的也就没有意义可言,何况,我也不会做无谓的文章。而所阐述的思想,当然是为了捍卫我自己认识的社会现实,也就是我认为的真理的模样。
 在论证之前,我需要交代一下我所认识到,或者也可以说别人在我这个强化了的观念,也就是尼采他们这些人强化我的观念。海德格尔在分析尼采的时候说,“强力意志”这个表达命名着存在的基本特征;任何一个存在者,就其存在着而言,都是强力意志。(见《尼采》商务本18页)海德格尔接着分析到,“在大众日常观念中,尼采被视为一位革命者,他否定、摧毁、预言。不错,这一切都属于尼采现象;这也决不是惟有尼采扮演的角色,而是他那个时代的一种最内在的必然性。但是革命者的本质并不在于倒转(Umwendung),而在于,革命者在这种倒转中揭示决定性的和本质性的东西。”(见《尼采》商务本20页)尼采的思想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强力意志、永恒轮回与重估的统一。而其核心内容也就是价值的重估,尼采也是把价值引进了哲学的探讨中心。尼采的这个思想范畴保留在绝大部分的作品中,他的这种思想也被海德格尔、福柯、赛伊德等人借鉴,创作出了不少有力度的思想佳作。通过媒体的宣传,这个思想也逐渐或多或少地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观念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价值趋向。在这种价值变动中,我们知道,不但英雄主义的涵义发生了转变,人道主义的涵义也发生了转变。我们先看一下这一份材料。先了解什么叫做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来源。
 人道主义是一种道德和政治观点,这观点并非来自任何天上的、幻想的、漂浮于人类生活以外的原理;而是来自真正生活在人间的人类,他们具有实在的尘世的需要和才能,并要求在尘世生活中使这些才能和需要得到更广泛更充分的发展和满足。(《人道主义、人性论研究资料》商务印书馆,1963年P4)
 十四至十六世纪的人道主义是作为正在形成的新兴阶级,即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作为他们主张的论据而出现的。新兴的资产阶级社会所产生的新的、非宗教的世界观在人道主义中以人类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来对抗封建时代特有的教会的独裁,以富有人生乐趣的尘世的要求和情欲的论点来反抗中世纪的禁欲主义的道德观。人道主义赞颂能独自创造自己前途的自由的人类(米朗多拉说过,人是自己幸福的创造者)。虽然人道主义没有把这一事业--从人类意识中排除宗教幻想的彼岸世界,把真正的人间生活作为人类利益的中心--进行到底,但它却作了不少事情。这些意向使人道主义最卓越的代表们(如瓦拉)信奉自然,颂扬以人类天赋的基本特性进行自卫,恢复人类天性的要求,即享乐的权利:“不道德的享乐是不存在的。”(《人道主义、人性论研究资料》商务印书馆,1963年P5)
 通过这些过时的资料,我是在发黄的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和现代修正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中找到了人道主义的概念。人道主义这个词语出现之晚,决非不等于以前没有这样的观念存在,譬如,我们可以说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所阐述的仁义道德就有人道主义的色彩。我们不能因为这个词语的晚出就证明以前没有人道主义。然而,我们也应该知道,人道主义在我们的阐释中是极其不同的。譬如上面所引叙的这段话,是用来批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道主义的。作为这三本书的作者,他们都是共产主义者,他们也有自己所认同的人道主义观念。他们自认为是与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不过如果我们归纳在尼采的思想,也就是保持和提高的思想,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立意好象存在某种差异,他们在这种争斗中实际是证实了双方存在的共同点,我们也可以说他们的思想虽然打的旗帜不同,但是他们的本质却是殊途同归。也就是起码先保存自我,然后再提高等等。虽然这方面不存在先后次序。譬如不但为了捍卫尊严,无论是为民主还是民族或自身等等,他们的牺牲张扬了英雄主义,都包涵着着人道主义的内容,即便他们为了伸张自我,无论以个人还是以宗教或国家的名义,也是有着同样的内容和人生目的。他们的人生目的就是追求强力意志等等。我们在了解了我们的人生目的之后,也就发现了我们具体的生活方式所应该达到的效果。作为在芸芸众生中,我们按照黑格尔的话说,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承认的需要。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我们既可以选择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也可以在文学上有所作为,也可以在哲学或者其他比较优雅的方面有所作为。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那些等而下之的,譬如,我们可以将自己的快乐凌驾于别人的痛苦之上,以达到寻求一种快慰。说到这里可能你们也就明白了。这方面也就是马加爵先生的选择和意图强暴黄静小姐的那位先生的选择。他们通过强暴,意味着使得对方在他们的意念中臣服,以满足他们的侵占欲望和统治欲望。从客观上也就是他们提高。不过这种提高非常危险。为什么我这样说呢?因为他们在没有站稳根基的时候就开始提高,这样按照世俗话来说,就是没有学会爬就想走了。这完全属于自我大跃进。付出的代价是相当巨大的。不过,这样他们也就为其他人提供了示范,从他们这里找到了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实际上这种情况很多,这种思想也决非我自己持有。无非是我在这里讲出来,你们没有勇气讲出来而已。如果你们不相信的话,可以继续阅读以下我摘自报刊的材料。
      “ 议员居然为强奸犯喝彩
     近年来日本性侵害案大有赶超其他类犯罪的趋势,这主要跟日本怪异的“强奸文化”有关。日前,日本就已经曝光过名校学生组建强奸俱乐部的丑闻。不仅如此,老师猥亵和强奸学生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然而,公众对此却持容忍态度,受害者很少愿意报案。
   日本研究校园性暴力问题的专家龟井明子说:“日本存在一种强奸怪论,认为过错总是在于受害者。更有甚者,妇女们被告知,如果她们遭到猥亵或骚扰,那她们应当感到羞耻。如果告诉别人,那么她们一生都洗不清这个污点。”
   更怪异的是,日本自民党议员太田诚还曾在公开演讲中为强奸犯喝彩!在一次关于日本人口问题的公众辩论会上,他说:“强奸事件本身可以说明,他们(强奸犯)仍然保持着男子气概。”他还说,他这是针对日本出生率不断下滑,年轻的日本男性甚至缺乏结婚的勇气“有感而发”的。所以日本青少年性侵犯现象有增无减也就不难理解,日本严法治未成年人犯罪也是在所难免。”
 或许你们从这个材料已经看出了强暴思想的根深蒂固,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变的,也不会被你们认为向你们所指定的代表什么良知的方向转变。从此,我们也看出了所谓同情弱者完全是一种假象,实际情况上,我们是通过同情弱者在寻求一种寄托,这种寄托是这样的,我们是弱者,他们是强者。否则为什么世俗对这些被强奸的那么轻视?为什么他们不还给予他们公正?或许你们还不承认自己有这样的心态,那么我倒是想反问一下,如果你处在被强暴的位置还会接受更残酷的强暴吗?那么你们一定不愿意接受这样被动的局面,你们一定会反抗,像耶苏那样没有尊严的家伙还真是少见,不过耶苏不是也反证了你们正是一些强力意志的人吗?或许有人认为我的话有些偏激,毕竟有一些人还是牺牲自我保存别人,不过这样也是一种提升,不但是自身人格的提升,也是为了洗涤人类的灵魂。下面这段话比较有特色。他的本质就是呼吁人民起来抗击强暴。
“在德国,他们先来对付共产党人,我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共产党。然後他们对付犹太人,我也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犹太人。然後他们来对付贸易工会,我又没有出声,因为我不是工会份子。然後他们来对付天主教徒,我还是没有出声,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後,他们来对付我,到那时,已经没有人敢出声了。”(尼默勒(Martin Niemoller),德国宗教领袖,因反对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政策,被关进集中营)
如果你们认识到了通过强暴反强暴是一种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这的确是一种进步,不过你们一般认识不到这点,我还要继续罗嗦下去。做一些繁冗的解释。尼默勒是通过对纳粹的批判,也就是对强暴的批判来证实强暴的重要性的。同时,他也认识到了通过这种强暴可以洗刷掉一些腐朽,显露出纳粹强者的姿态。从反面证实了纳粹对人类发展的正面效应。这方面我想到了黑格尔的一段话,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也这么说的:“战争不可视为绝对的恶,战争亦有一道德成分。战争的深远意义,在于足以保持国家的伦理健康,而扫除个人的自私目的。一如流水可以不腐,战争亦可以防止老沉滞于平安无事的民族趋于腐败。”那么我们也就认识到了马加爵先生和黄静小姐强暴与被强暴的意义了。也应该理解那位日本议员的确并非在说假话。而是道出了事实,的的确确强暴是一种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是为了保存人类的血性,提高人类的素质。如果你们不相信的话,我们还可以观看一下那些有宣传暴力和性交色彩的电影,如果我们还不相信,可以看一下美国大兵强奸越南妇女给我们留下了的漂亮混血儿是多么的多。有这样超越性的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精子进入妇女的身体,有这样超越性的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强暴,有这样超越性的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大悲悯,人民的素质能不提高吗?有这样的一种超越性的思想,人类能不早日实现目标吗?我们理应为强暴而歌唱!

2004.4.25

2004-4-25 16:13:33
 
   本主题的最新回复
本主题还没有回复
快速回复
你尚未注册,无法发表回复


   流放地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本站内容或建立镜象
   卓越电脑&sinon制作维护       EMAIL:sinon@liufangdi.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