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边缘 | ![](fice/SYSTEM/64.gif) | 注册:2004-8-17 08:18 | 等级:用户 |
|
迷失在城市的性爱 从我们踏入后工业社会或者说是后现代社会,人面对的不仅是其他外界力量更多的要挑战自己,一面不间断地追求着理想另一面又因为追求途中的阻碍而困惑,城市犹如一座万能的监狱困扰着青年的奋斗目标。人们总是充满怀疑地与他人相处,而这在村上春树的小说中被一层层揭开,直到把作为个人的研究对象完成地暴露给读者。在村上的小说中,人们流露出迷茫、彷徨、懒惰、孤独的心态,缺乏了自我的世界,他们随着商潮随波逐流,不仅是在小说中在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市场化金钱化也导致人的沟通停滞,一切都在交换中去肯定彼此的存在价值,被物化的身份掩藏在浮躁的背后让我们无法去窥视生活的本质。 若大的城市就是一座座茂密的森林,在里面混杂了各种生存原则,从高空俯瞰城市我们会发现一条条纽带支撑着城市的交通而这些经过意义转换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人际间的关系决定了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标准,至少这样的生活会让一个文化逐渐倒退甚至消失。当《挪威的森林》问世后全球都沸腾了,这个建立在60年代日本的故事让很多人重新审视历史,但不变的还是故事里人际间的冷漠和颓废。村上的童年是在60年代美国摇滚乐势头正猛的时候,在他的小说里出现了太多的音乐,甚至这样的音乐哪怕没有曲调仅仅通过一些描述便能左右一段故事的发展。嬉皮士的生活是很多人不能想象的,但村上的小说里到处是他们的身影,而这些又是当下美国人的生活态度。60年代的美国犹如70年代的中国混乱,在村上的世界里主人公夹在美国式的放纵和日本式的保守下痛苦不堪,他们既享受着摇滚的激情又忍受着古典的安逸。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卡夫卡的性幻想、《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电梯的莫名走向都流露出人们对当今社会的惶恐。 村上的小说就是一面镜子,把人们的压抑、痛苦、烦躁慢慢地揭示出来,当一种心态无法得以平衡时便产生了革命,这种革命是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爆发,如果说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的是一种对宿命的控制那后现代的社会就是对人自身的控制和反省,而这些在村上的小说中得到了证明。他用无数的品牌、商标、食物、各种名词和音乐堆砌了一座城堡。在一个时代飞跃的过程中,必须得不间断地思考,村上自《挪威的森林》后思考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二战后人们的空虚意识、对生活的无助、思维方式的破碎导致了人自身面对改革时的窘迫。在一个个意识被枪毙用其他意识代替后人们忽然发现自己不能适应社会,当直子想替“我”自慰时的尴尬让60年代的性充满了好奇。作为一个岛国的居民,狭小的生存空间逼迫他们去竞争生存空间从而忽视了自身,不断地改变生活状态让不少人丧失了原本拥有的优势。 被改变的不单是人的生活还有人的意识、世界观,“我”开始不再羞涩而大胆地去做爱去享受性的乐趣。在很多国家,尤其在日本“援交中心”生意兴隆,那些渴望性快感的孩子在那里可以同任何一个男人发生性关系,年龄不是主要的障碍,当性成为一种工具来进行交易我总觉得丧失了一些什么元素。村上的小说中性描写很多,这和他处于美国改革、反战的高潮时期——对价值的反叛有关。村上受西方意识影响颇多,在性解放运动的过程中美国是最为开放的而解决人羞涩最关键的还是弗洛伊德对性爱的分析,他通过一个个梦来解释人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所以性不是因为身体而快乐而是通过精神来达到欲望的满足,才有了卡夫卡和佐伯的性关系。而这个“卡夫卡”却是对孤、迷茫、无奈的象征,他所表达的隐喻还是卡夫卡式的荒诞,也由此看出当下人的困境。村上多数的小说保持着双螺旋结构,一面是写实的性是最原始的,另一面是虚幻的性是一种精神上的欢乐。 《海边的卡夫卡》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相互叙述,其目的还是想展示二战以后人们的那种绝望意识。而在《挪威的森林》中村上告诉我们的则是一种辨证的思考:死亡和性爱。木月的死和直子的死以及绿子的介入让渡边不知所措,在发誓等待直子的同时面对绿子的性诱惑他摇摆不定,这不是他一人的痛苦而是大部分人的表症,在性面前人人都是原始的动物。《挪威的森林》中死亡并非不可逾越甚至相互包容,里面的性也不同于当下的性关系而是一种亲密的接触对彼此的抚慰,所以我一直强调性应该是建立在精神层次上而非简单的肉体上,在这个后工业时代我们缺乏交流只有通过性交的方式来慰问彼此,脱离了身体的需要更是对精神意识的考验,我们不是完美的人只有用这种不完美的方式去交流也是最深入对方内心的语言。村上的性是建立在人性解放的基础上而非作为个体的性行为,只有把性集中化上升到思考的环境下才能给他一个清白否则只能是最原始的性行为。在挪里面性等同于任何一种生命,村上赋予了性的真实价值是一种美学的性。直子躲进了疗养院因为她无法面对自我的性需要除了逃避她别无他法,而绿子的介入让渡边充满了困惑,绿子可以说是性解放最完美的形象,她就认为性行为是健康的应该得到认可。绿子既背负了精神负担另一面又在生活中去释放那些枷锁。而渡边徘徊在性与爱间,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如同生活一样迷茫,他迷失在了城市化的性爱中。村上的很多人物都是通过残缺不齐的记忆来完成性,他们通过这种方式达成与世界的沟通交流。 性不单单是一种交流的行为也是生活的屏障更是一种艺术,村上的性便是精神疗养的最佳途径但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却得到了世俗的诅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