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子论垃圾文选第二卷:(五)我触摸垃圾有多深】
【红尘子论垃圾文选第二卷:(五)我触摸垃圾有多深】
概述:
1/垃圾艺术处在怎样一种场中
(¤现时代的¤人类精神史上的)?
2/垃圾艺术更注重主观性还是客观性?
3/垃圾艺术它能走多远?
1/垃圾艺术处在怎样一种场中?
¤现时代的。有人说艺术家是自己时代快乐的人质,而我所持的观念稍稍有所不同,我们处在一种挟持之中根本无从快乐,我们恰恰在背叛和对峙之中找到快乐。对“形式甜食”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然持否定的态度,如果先锋不“离经叛道”,就没有先锋可言/我们天生处在永恒的压力和不断的突围中,创建秩序又不停地破坏秩序,寻找“结构”又不停地解构/我们在身体的局限中承担无名的焦躁带来的肿痛/在生命形态在行进中和物性对抗的必然命题中,把生存的精神艺术外化,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在探求相容的过程中必然不容。意识形态的压力,经济的压力,传统文化的压力,殖民文化的压力,伪先锋的压力 ……处在这种语境下,具有了一种时代的错位形式的、四处飘散零落的、个人书写性质的垃圾派,便必然或偶然形成一个群体,在成为众矢之的的幽暗的渊面中,接受着被诬为脏、乱、臭、贱的口水。他超前性地感应到某种新的存在,从而掀起历史最为深刻的一个无限之角。他以赤裸的现实批评和反讽,以自谑的格调,在冷漠叙述中,无情地、歇斯底里地对世界的施与进行了最为彻底的报复。我在很多篇什中分析了垃圾艺术在中国当代的处境,和为什么它能成为一个先锋的代名词而呈现出无限的生机和活性。
¤人类精神史上的。垃圾运动是在人类精神史上时不时会出现一种反常现象。中国魏晋时期的酒和药石文化。士大夫的怪诞和诡异行为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个又一个范本。嵇康捋起袖子在柳树下打铁;刘伶裸坐家中,说房屋是他的衣裤,来拜访他的人怎么钻到他的裤子中来了呢?在外国,也有很多异教徒式的人物。弥尔顿在《失乐园》中鼓动撒旦唤醒反叛的天使,力图把天使和魔鬼重新起颠倒过来。人类生命的脆弱和意识权力的暴力,使得人性被不断扭曲变形。历史血腥痛苦的经验,包裹在自己充满裂隙的纸中或者变成人生经历中那挥之不去的噩梦。波德莱尔的《恶之花》陷自己于狂暴的漩涡:歌颂蛆虫的诗人在《腐尸》一诗中,不厌其祥地描述着一具腐尸,让读者忍无可忍,他在淋漓尽致的描述中还大声喊叫着:腐尸和盛开的鲜花同样是生命形态的转化,是真,是美!波德莱尔的诗结束了诗歌的纯真时代确立了现代诗的开端,正如雨果评价他时所说“你赋予了艺术的天空人所未知的致命闪光,你创造了新的颤栗。”还有马塞尔·杜尚,将抽水马桶当成展品搬到展厅这一异常的艺术行为……人类的精神史的发展是需要异质不断填补而丰满起来的。垃圾运动是人类精神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运动。在当下个人被物化被肢解的过程中,精神呈现的只能是支离、混乱,个体生存方式处于“零散化”的状态,裂痕是明显的,垃圾派的应运而生得益于和时代的偶合,而秉承了人类精神推进中所固有的叛逆的本质。
2/垃圾艺术更注重主观性还是客观性?
¤艾略特在谈到诗歌创新时,强调诗人必须以消灭自己个性为目标,无个性就是客观性,而这客观性是指在诗歌表现技术过程中淹没诗人个性所做的努力。在以标新立异为艺术主弦律的当下艺术思潮中,特立独行但又必须强调群体互动,垃圾派所要做得应从艾略特的无个性写作中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他的所谓无个性所说的是一首诗所要表达的东西“只有在写诗中才有生命情感”,而不仅仅是自己的情感或意念。他要求诗人要有高超的叙事能力。在近似苛刻的客体描述中让生命的真实袒呈在读者面前,让作品自己去牵引受众的情感。垃圾艺术从当下艺术中的主观性向客观的不断过度,他作为一个静观者而存在着,他让人只是站在一旁观看和描述,我们看见一堆屎时,当然会想到它的重量体积这些物理学上的量,当然我们更多地用感觉去触摸它,比如温度色彩气味等。我们会通过想象力把它和排泄它的动物或人联系起来并用时间这一概念让他在镜像中活动起来,我们的整个构想便这样完成了/我所说的客观性就是要让更接近真实的场景,在描述中直立起来,然后把它像马桶一样放在展厅里,菜一样放在餐桌上(老头子假想的意境),这样在对抗中产生了“不和谐”,而赋予极强的现代感,迫使读者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而解困的任务又让读者自己去完成。我想这种描述,相对来说是冷静的,他要艺术家从客观性中不断洞悉人类的智慧。从而彻底打开垃圾交给我们的钥匙,以走进一片更具启示意味的天空。
¤ 先锋永远是一个矛盾体,他肩负着毁形的力量,但他又必须把全身的力量浇铸成形。先锋瓦解着躯体的霸权和躯体的残暴,同时更要瓦解“储存在意识之外的野蛮的、可怖的、癫狂的感受。” (杨小滨《中国先锋文学与历史创伤》)并且通过不可识别之物,把语言毁形的精神创伤生动地映现出来。并通过召唤毁形的力量,把由震惊传送来的精神创伤用畸形的语象叙述出来……神要找到形,要经过语言的堆积,色彩的堆积来创建形。“弥漫成废墟、断裂或拼贴从而促使革命的、虚无主义的力量一闪而出”/垃圾派无疑是应运而生的,他是先锋在现时代的替身。垃圾是先锋之神在世间的“体”。一切激情的汁液都在一种围困中,心灵不再是唯一的尺度,当先锋用一种全身心全灵肉辐射的连通感觉对外在世界的断然拒绝,他的社会压力和和生命欲望通过客体去铺张开来,使当代艺术在存在的瞬间就暴发出彩陶或者彩陶碎片所具有的力量/一种对旧的审美群体惰性的冒犯,对新形式的了无边际的痛苦摸索的最终塑形。
3/垃圾艺术它能走多远?
2000年2月在纽约举行的一个摄影展上,牙买加出生的艺术家考克斯(女)把耶稣描绘成一名裸体女人,结果惹恼天主教引起轩然大波。这幅作品《你老妈的最后晚餐》的内容是摄影师考克斯赤身裸体,周围围绕着12名黑人信徒。另一名艺术家的照片描述了一个无上装妇女,被钉在十字架上。在同一间博物馆里,曾经因为一幅用粪便装饰的圣母玛利亚的画惹起了一场长达六个月的激烈法律纠纷。纽约市长朱利尼亚说:“我想她们的所作所为是令人厌恶和无法容忍的。”先锋艺术加速历史的断裂,用持续磨难来震惊艺术的神经。他由于“价值的非确定性、意义的非有效性、语言的非传达性成为存在模式的新阐释代码。在文本空洞的技巧试验和叙事游戏中,将‘意义空间’转化为‘意义空洞’,并使反先锋的世俗文化得以乘机对无意义存在加以更虚无的‘填空’”(杨小滨《中国先锋文学与历史创伤》)。诚然垃圾派在先锋的质地上追加了意义的缓冲,他用就低的存在向度有力地荡开了这种填空。垃圾派也避开了那种以身体为模本的写实的线条的纠葛、交缠、冲撞和变形以及仅仅满足人的欲望,仅仅重视性肉身的偏颇的“下半身写作”,他站在艺术的前沿,通过垃圾把语言放大,使人感受到欲望的升华所必然带来的便地垃圾从而创造了非理性……同时,从垃圾中也让人深刻感受到当代精神的断裂性、非连续性以及精神造渣所带来的群体的破碎性。垃圾艺术家在丛生着的欲望和欲望的趋死地带用拒绝和疏离来应答现实世界。并通过拒绝和疏离,深刻揭示了社会的荒谬本质。垃圾派完完整整地呈现了先锋诗歌“社会以虚假整体的完整来否定个人个性的完整,个人就以自我破碎和集体精神的分裂来否定社会的完整,并以此揭示出现世本质和群体性格的破碎性”的特征,垃圾艺术能走多远?我认为这关键是要看垃圾人操持怎样的观念。先锋的本质是否定,也即“永远不可否定但又充满否定”。先锋适时而动应时而生,却没有永恒的在。一个先锋艺术家首要的是把刀放在自己面前,不断解剖自己/观照自己。从各个角度来审视自己所持有的观念。中国的垃圾派艺术得益于大工业的进化和商品化时代的冷酷与诱惑,得益于世界文化语境的一统。他还刚刚开始狂奔在先锋的路上。
2003-9-3写于磨石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