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铁路,勇筑阻击SARS的万里长城
历史将会永远记录下2003年,这个并不寻常的春天。因为在这年春天到来的时候,一路陪伴我们人类的并不仅仅是鲜花,SARS——非典型肺炎,这个突如其来的病魔,像是一道黑色的幽灵,悄悄地走进了北京。
4月20号的电视画面上,当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宣布,北京报告非典病例339例后,到了4月27号,仅短短的一个星期时间,病例数便一下子突破1000例。而此时的北京市场上,平常仅卖几毛钱一个的口罩,价格上涨到了几元钱,并且还不好买。孩子们已经停课,商场的商品被抢购一空。北京——这个在海内外拥有着良好声誉的历史文化名城,正当全市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指示精神,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建设之中去的时候,却被SARS这个恶毒的魔鬼,无情地摧残着。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灾难面前,北京城内,上到市委、市政府,下到企业、街道、社区、家庭,一场抗击非典,阻击非典的特殊战争,正在轰轰烈烈地全面展开。
小汤山传染病医院、佑安医院、北京市政府的非典新闻发布会。当国内外所有真诚友善的仁人志士,密切关注北京抗击非典的进展时,也让我们用历史的长焦距,把这些友善的目光,从医院、隔离区,转而对准铁路,这个承担着北京重要客运、货运交通运输的国有大型企业,抗击非典的工作现场。
4月21日至22日,铁道部分别召开部党组会、部长办公会和全路防治非典电视电话会议。
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同志动员全路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万众一心,全力以赴,打好铁路系统防治非典的硬仗,努力阻断疫情通过铁路传播,确保防非典物资运输,保证职工家属身体健康安全,为全国夺取抗击非典的胜利做出贡献。
2003年5月2号,国家的法定休息日,铁道部副部长彭开宙,在北京铁路分局局长安路勤的陪同下,在北京南站检查防治非典的工作时,再次向全路职工指出:
旅客列车是人员高度集中的流动场所,要坚决将非典病人,及疑似非典病人卡在车下,决不能让非典病人通过铁路这一途径进行传播,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一名非典患者隔离了北京站四名职工
四月中下旬,由于北京市非典人数的不断上升,大批在北京工作学习的人员,抱着一种逃避的思想,匆忙乘车离京。这也使北京站、北京西站的客流量急剧上升。仅北京站一天的旅客上车人数就多达80000人次,创出了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4月19号中午,人流如织的北京站,客运车间主任樊成东的办公室内,电话铃声响起。有职工来电说:“在第二候车室检查时,有一名手持普块1461次车票,北京开往上海的女性乘客高烧38度5,且拒绝车站职工的隔离。”
已经工作了一个上午,还没来得及吃午饭的樊成东迅速来到北京站第二候车室。拥挤的候车乘客,正在车站值班站长续瑞华,值班员龚铁、寇正阳的指挥下,源源不断地撤离出第二候车室。而在候车大厅的一角,那位发烧的年轻女乘客,在哭着喊着对车站工作人员说:“叔叔、阿姨,你们让我去坐火车吧,我没非典。”说着话,乘客不顾车站工作人员的拉扯,愣是飞跑着冲向检票口。正在准备检票的乘客,轰一声四散奔跑,迅速赶过来的樊成东,及时阻挡住了年轻的女乘客。那年轻的女乘客,看眼前这位头戴大沿帽,年岁较长的铁路职工,感觉她一定是领导,其神智受到强烈冲击的她,便一下子扑通一声跪在樊成东的脚下,哭着说:“大叔,您让我去坐火车吧,我真的没病。”
看着这位比自己的孩子,大不了多少岁的女乘客,这么哭着求自己,樊成东一阵心酸,他倒真想送这位女孩子去坐火车,但如果她要真是非典患者,北京到上海,这一路的火车上,又将会有多少位乘客会被传染。樊成东轻轻拉起女乘客,为了稳定她的情绪,亲切地说道:“孩子,还没吃中午饭吧,咱们先去吃饭好吗?”女孩子点点头,老樊便带她来到候车大厅的一角,让职工送来盒饭,一边安慰女孩子吃饭,一边耐心地作女孩子的思想工作。并且不住声地向女孩子保证:“如果没有非典,一定亲自将她送上开往上海的火车。”
女孩子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这时候防疫部门的120急救车,也及时赶来了。老樊帮助卫生防疫人员,将女孩子送到了急救车上。后经医院确诊,该女乘客为非典病人。老樊在庆幸自己和同事们的工作得当,没有因这这名非典女乘客,而造成非典在铁路上大面积感染传播的同时,也因为自己和同事续瑞华、龚铁、寇正阳等四人,因和非典女乘客有过近距离的接触,而被防疫部门下发了一道隔离的意见书。
一对疑似非典夫妇在北京站被堵
4月28号,北京铁路各大车站进出口,全部按装了红外线自动测温仪。在五月份,仅北京站就先后测出超温旅客385名,经过“留观室”的复核后,有138名旅客被120救护车拉至医院,作进一步诊断。铁路有效地将发烧旅客,阻截在站外车下,堵住了非典向外传播的渠道。
非常时期,笔者在采访中,也曾听到过这样一个类似于笑话的案件。说的是一位在北京务工的湖南民工,因高烧,而惧怕在北京的医院就诊,决定赶回湖南老家。他三次去了北京站、北京西站和北京南站,因看到这三家车站的防守严密,而都没赶进站,怕的是一旦被查出高烧,而走不了。最后没办法,竟然偷了一辆自行车,决定骑自行车逃离北京。可就在偷车的过程中被擒,后查无非典,可也难逃法律的制裁。通过这件刑事案件,也可看出北京铁路各大站点防守工作的严密。
在北京站、北京西站和北京南站的进站口,由于防护的要求,职工们要穿上防护服,戴上防护镜。时间进入5月份以后,由于天气炎热,工作中的衣服一次又一次被汗水浸透,但坚守在站口的铁路职工们,没有丝毫退缩叫苦的表现。
5月3号下午,北京站甲班值班主任李阵生,接到上级通知,说是有一对疑似非典夫妻,要乘当天的火车离京,要求北京站予以堵截。由于上级没有通知两位旅客的姓名和年龄。如若在日均上下车几万人次的北京站,找出这一对疑似非典夫妻,还真有点像在大海中捞针。但通知就是命令,并且一定要严格执行,且还要做到保证完成任务。值班主任李阵生也深知这一对疑似非典夫妻一旦乘坐上火车的严重后果。于是,为了保险起见,李阵生主任亲自在北京站部署了三道严密的防线:第一道防线大门口,第二条防线候车室,第三道防线列车车厢门口。并要求各部位防线,注意观察,加强防范,一定做到不能影响其他旅客乘车或造成旅客的恐慌。这一对准备逃离北京的疑似非典夫妻,也真算是费尽了心机,也不知她们用了什么样的办法,竟然突破了李主任设在大门口的第一道防线。心存侥幸的一对疑似非典夫妻,还真以为混进了站内,就可以去坐火车啦。可谁知,候车大厅里的巡查职工王林、取涛、常希瑞三名同志,以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就在一遍遍的巡视检查中,终于在检票口,堵住了这对欲乘火车逃离北京的疑似非典夫妻。120救护车迅速拉走了这对夫妻,卫生防疫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迅速采取措施,对当时的现场进行了隔离、消毒,值班主任李阵生,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北京站的疫情应急小分队
如上类似的事情,在非常时期的北京站,经历的太多。又如4月21日,北京站疫情小分队成立的第一天。下午17点20分就接到车站非典办的通知:有病人家属打来电话说,旅客,女,48岁,两天前从唐山来京,今天要乘1467次列车去齐齐哈尔。她在北京亲戚家有发烧迹象,为避免疫情扩散,要求疫情小分队紧急出动,务必将该旅客拦截在车下。
当时,由于应急小分队刚刚成立,防护装置还不完善,小分队队长金明同志便沉着冷静的动员队员们说:“这是咱们应急小分队第一次接受任务,我们要以对旅客的健康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的去完成任务,要经受住考验,决不能辜负组织对我们的信任。”说完话,小分队队长金明穿戴上简单的防护用具,亲自带领应急小分队赶到现场。
这时候,候车室内候车的旅客很多,由于家属未说明该旅客的详细特征,给及时找到该旅客带来了困难,小分队队长金明就带领队员对候车室的旅客逐一询问。最终找到了这名旅客,但该旅客对 SARS病的危害认识不够,拒绝配合医务人员测试体温。小分队队长金明又冒着被传染的危险,耐心对旅客进行两个多小时的宣传动员,最终使该旅客打消了顾虑,接受了医务人员的检查,使发烧旅客得到了及时的医治,同时也 进一步防止了疫情的传播。
4月2 7日上午8点20分,T86次列车晚点到达北京,上级通知由于列车4号车厢有“非典”病人中途下车,车箱内有一个旅游团,共 2 2名旅客与病人有过接触,为确保这22名旅客身体健康,需要对每名 旅客进行体温测试检查,采取隔离措施,认真做好“流调”。
列车停靠三站台后,当时 120救护车还未到,旅客们对采取隔离预防措施不理解,不愿配合医务人员检查,有些旅客行动和语言过激,他就带领队员对旅客 耐心劝导,协助医生测试体温,进行登记做“流调”。经检查其中一名旅客发烧 38度 2,由 120救护车将其接走治疗。之后他又带领队员对现场进行了彻底消毒。
三个小时过去了,当完成任务后,他又催促大汗淋漓的队员们,抓紧洗澡换衣服别感冒,要做好个人消毒。
大家都去休息啦, 可他又拿起电话联系站内所需消毒药品,布置站内其它班组做好职工防护的工作。
小分队队长金明在关键时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行动,充分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极大地鼓舞了队员的士气。随着抗击 SARS的战斗不断深入,在他的带领下小分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了科学防范。目前,应急小分队共处理疫情127次,站内日常整体消毒120次,为有效的阻断SARS病毒通过北京站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京西站阻截集体返乡民工
非典时期,祖国各地对于首都疫情的发展,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特别是一些劳工输出的省份,为怕在北京工作、求学的人员返乡,从而带去非典疫情,于是多次在报刊、电视等媒体上公告在京务工人员,希望他们在北京安心工作。特别是到了麦收时节,各地都为在京务工的家庭,提供了抢收帮助。
首都北京也从大局出发,同样严格限制了北京务工、求学人员的返乡,从而控制非典的传染源,避免危及其他省份。
5月12日,北京城建某公司的一家建筑工地上,因发现一名非典疑似患者。防疫部门对这家建筑工地,进行了全面的隔离观察。
当时疫情的发展,在加上身边的隔离,让那些工作在工地上的,非典疑似患者的同乡,陕西省西乡县的22位民工,感觉到了恐慌。他们共同商议,决定放弃工作,逃离北京。
5月13日,北京西站办公室及西站公安段接到城建某公司打来的电话:我建筑工地上22位民工,走出隔离区,准备乘坐普快2567次,北京开往汉中的火车集体返乡,为防止疫情扩散,请求铁路部门予以劝阻。西站职工及西站公安段的民警迅速组织人力,在候车室、检票处、以及2567次列车发车的第五站台,紧急查找。
北京西站的职工和民警同志们,最终在17号车厢找到了8名已经登上火车的民工。但这些已经登上火车,眼看就能归家的民工,说什么也不愿下车,他们有的高喊:“我有车票,一无非典,二没触犯法律,你们凭什么要带我走?”还有的民工想到一旦回去,还要被隔离,就钻到车座底下,死死地抱住车座腿,就是不出来。
西站的职工和民警同志们,便耐心地进行劝说,希望他们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和安全,从大局出发,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心态,来共同完成这次抗击非典的任务。民工们终于被感动了,再加上没来得及乘上火车,还正在北京西站第六候车室候车的14位民工,全部22人,一起接受了防疫部门的体温测量,最终又返回到建筑工地的隔离区。从而也为兄弟省份的防非典工作,做出了我们首都铁路工人,应尽的奉献。
北京站非常时期见真情
中国铁路有着70000多公里的铁路运营线,面对咱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每天奔跑在铁路线上的旅客列车也多达1200对,每日客流量近300万人次。非常时期,由于铁路职工接触的人员多,也就意味着受到病毒侵袭的机会较多。特别是北京火车站和北京西客站,这两站的旅客流量之大,居世界之首。这在非常时期,我们这两个站的铁路职工,也表现的犹为辛苦。
5月29日晚,北京站第二候车室服务员马淑荣在当班中, 感到有些不舒服,到医院就诊后,结果出人意料的被诊断为疑似非典。
消息传到站内,大家都感到很突然。特别是根据防疫部门的要求,与马淑荣有过密切接触的11名职工,被下发了集中隔离的通知书。有的职工产生了恐慌,有的职工害怕得掉了眼泪。站党委的几名同志作了分工,一个一个的去做工作,及时稳定了大家的情绪,并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消除了可能的隐患,使大家安了心。同时,车间党总支书记陈捷,每天与马淑荣电话联系,了解病情,作她的思想工作,让她放心,家里有什么需要解决的尽全力帮助解决,打消她的思想顾虑。
当120急救车到车站拉那些职工去隔离时,站领导买了水果,象送英雄似的,都去送行。
班里一下子缺了十几个人,工作不能受影响。站领导对工作及时进行了重新调整,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像胡锦涛总书记讲到的那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这期间,车站“非典”办与防疫部门密切保持联系,当马淑荣排除非典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车站时,职工们都激动得跳了起来,并马上把这一消息告知全站,让大家尽快的放下一直悬着的心。同时车站也迅即与有关部门联系,亲自到医院把被隔离的同志们接回到车站。这些同志看到组织的关怀,非常受感动,第二天就全部上了岗。
旅客列车上发现非典疫情
在祖国的万里铁路运输线上,每天都有近300万的旅客流量,非常时期,自2003年4月7日,在北京开往佳木斯的K339次列车上,发现并移交第一例疑似非典病人起,截止到6月4日,全国旅客列车共移交发烧者3345人,已排除3117人,列车移交接触者35943人,已排除33586人。透过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广大的铁路职工,在这个非常严峻的特殊时期,更是经历了无数次危险的战斗。
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役中,北京铁路客运分公司,坚决执行上级指示,保证旅客列车质量不降低。党政领导就当前“非典”疫情,及时召开抗“非典”会议,传达上级指示精神,研究制定分公司措施。10名领导班子成员分成两个慰问工作组,到分公司管辖的东、西部单位对职工进行慰问指导工作,稳定职工思想情绪,与职工战斗在一起。
4月26日哈尔滨到达北京的L188次列车,往程时发现疑似病人,及时得到控制,交到防疫部门,与其接触的两名职工,留在折返站观察,后均排除疑似。该车到京后,乘务员情绪发生波动,担心会出现问题,分公司领导立即决定将腾出整备刷车小院,让职工备班休息。当日值班副经理王建华带领值班干部,到乘务员休息的地方看望职工,并为职工解释发生的情况。
京苏车队副队长王刚,妻子患直肠癌住院治疗,非常需要家人照顾,可他顾全大局,依然上车添乘。4月23日在添乘T85/6次返程时,遇到一个旅行团,据称,该团当初旅行时发现一名队员发烧,确认为疑似“非典”。这次乘T86次返京,该团队员们情绪不稳,提出此次旅行不购票。面对异常情况,王刚副队长与列车长一道,稳定旅客情绪,迅速向上级请示,保证了列车的顺利开行。运行中,王刚还带领职工细心观察,注意旅客动态。
4月19日京苏4组,值乘T85次时,15号车厢一名53岁霍女士悄悄从医院跑出来,被怀疑有疑似症状,她准备到苏州老家躲避,当列车长党支部书记张宝强接到通知后,带领应急小组同志到现场处置,并与卫生部门配合,做好本车厢旅客登记,张车长穿上防护服,把旅客安排到乘务室,量体温,询问情况,列车到德州后,地方防疫部门将病人接走。夜里,列车接到通知,该女士被排除疑似,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列车长党员刘曙光4月25日在终点站丹东流着眼泪给车队长打来电话,她委屈地告诉车队长,当他们连续工作了7天后,去折返站洗澡、吃饭时,路上看到的都是怀疑的目光和回避的举动。尽管这样列车长刘曙光带领全体乘务员顶住各种压力,保证了旅客的旅行安全。
4月25日16:20分K157次开车的铃声响后,李长安车长突然接到上级命令,一名“非典”患者上了该趟列车,要求迅速将其找出,在通过广播寻找未奏效后,得知该旅客的姓名和到站后,李车长未加思索,迅速将防护服穿上,带头第一个来到硬席车厢,对旅客逐个查票并查验身份证。
经过一个小时的拉网式查票,终于在3号车厢87号座位将该旅客找到,按正当手续移交给有关部门,确保了旅客及乘务人员的安全健康。
列车开出后李车长又对该车厢旅客的50多名旅客逐个进行登记,并对车厢内进行了消毒,李长安的举动感动了乘务员及在场的有关人员,起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从疫区开往疫区的列车
广东省是我国最早出现非典疫情的地区,K105/6次正是有北京开往深圳的旅客列车。
5月3日18:30分,K105次列车在清河城开车后,列车长龚福利巡视到9号车厢时,乘务员向他反映:有一名旅客上车后,就一直在铺位上躺着,很可能是身体不舒服。
由于此时北京非典疫情严重,很多外来务工人员,都急着往回赶。此列车又刚从北京出发不久,是不是有人得非典呢?龚福利一听有旅客身体不适,神经马上高度警惕起来。他立即带着随车医生,赶到9号车厢,并对这名旅客进行了体温测试,结果该旅客高烧为39度2,经随车医生初诊为非典疑似患者。
龚福利立即作出启动列车疫情应急处理程序的决定。将这名旅客安排在本车厢的乘务员室内,进行隔离,并封闭该车厢,对周围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登记。通知运转车长向前方车站聊城报告,望他们做好接车准备。同时迅速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及时对列车进行消毒,并对该车厢列车员进行就近隔离。
所有的事情办理妥当之后,身穿防护服的他已是大汗淋漓。此时旅客情绪开始出现骚动,他顾不上换衣服,又去做安抚旅客的工作,直至旅客情绪稳定。
黄州和黄川是北京至深圳的重点区段,每到这两个区段,龚福利总是对每节车厢进行重点巡视,以便随时准备突发险情的发生。5月9日K105 次在霸州站停车时,有4名旅客匆匆忙忙的上车,当时体温测试仪测的体温是37度5。龚福利当即对4名旅客进行隔离。
作为往返于两个非典疫情严重城市间的旅客列车,为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列车长 龚福利把乘务员体温测试和旅客列车消毒,以及坚持检测旅客体温,作为乘务工作的重点。
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作为奋战在铁路客运一线的列车乘务人员,不仅要做好列车的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还要密切关注南来北往的旅客身体状况,可以说,每一名客运职工,都在承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列车长盛亚莉在工作时,听到一位30多岁的男青年,在7至8号车厢的风档处,给别人打电话说:“我今天不发烧了,现正在返京的途中。”
强烈的工作责任感,促使列车长盛亚莉迅速找来防疫小分队的工作人员,赶到这名旅客所乘坐的8号车厢。然而,就在铁路工作人员,要给这位旅客测量体温时,却招来了这位旅客的强烈不满。且拒绝体温测试,并高喊:“我早就不发烧了,我不会有非典。”
他的喊声,也引来了同车乘客的混乱。列车长盛亚莉一面赶紧安抚其他乘客,又一面耐心地作这位乘客的思想工作:“现在是非常时期,您乘坐我们的车,我们要对您负责,也要对全车的旅客负责,希望您能理解。”
最终,这位旅客接受了体温测量,虽无高烧,但为了负责到底,盛亚莉车长一路上还是为他测了4次体温。在确认并无高烧的现象后,才准许其到京后,自主下车。
装满冻鸡的保温列车开往疫区
5月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同志在铁道部防治非典工作简报第4期“打破常规,急事特办,确保防治非典型肺炎物资运输”上批示:“刘志军同志:铁道系统在抗击非典斗争中,打破常规,急事特办,全力确保防治“非典”物资运输,作出了努力。当前,铁路部门要再接再厉,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运输生产。进一步加强车站、客运列车检疫、防疫和安全保卫工作,同时,要努力扩大货物运输,加快铁路建设。”
黄菊同志的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铁路系统前一阶段的工作,并对当前铁路必须抓好的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月中下旬,北京的商品市场出现波动,丰台保温段,这个承担着国内各大城市保温商品及国内出口保温商品,重要运输的铁路单位,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及时调整策略,将运输防治非典物资及稳定疫区城市市场的商品运输,放到工作的首位。
4月20日,非典疫区深圳,急需商品调入。丰台保温段88列车组,接到上级命令,从成都装4节车厢的冻鸡,紧急支援深圳商品市场。88列车组的三位同志王过云、赵春玉、刘学志,跟随保温车已经工作了20多个工作日,一直就没有归家。听说北京的疫情也很严重,也不知家里的情况怎样,本该要回家休息的三位同志,现在又接到段里的紧急命令,二话也没说,就在柳州交接完上一段的工作后,又立即赶赴了成都。
装车、制冷、车辆检修,一系列的工作完成后,满载着296吨冻鸡的保温车开出了成都。第二天车到重庆后,保温车制冷设备需要加油。当时祖国各地根据党中央的号召,已经展开了全面的轰轰烈烈的抗击非典的战斗,重庆地区也不例外。当三名同志在加油站为保温车加油时,当地防疫部门的同志,一听三位同志的口音,全是来自非典疫区的北京,即可进行了全面的照顾。这一查不要紧,赵春玉、刘学志的体温全超高,一下子就被隔离啦。还剩下机车长,47岁的党员王过云同志,一下子就着了慌。
离北京千里遥远,296吨的冻鸡,一旦保温车无法正常操作运转,货物解冻损坏,造成的货物损失事小,那么对于疫区深圳商品市场的影响,将不可估量。
王过云求助的的电话,打到北京的丰台保温段。段党委书记刁永强和段长郑建平,会同车队的领导,迅速研究解决方案。当时如果在派工作人员去重庆,千里遥远,对于保温车的制冷操作,恐怕已经来不及。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当地防疫部门放人。但放人的前提,必须排除二位同志无疑似非典。医院正常的检测手段,还不知何时才能进行,没办法,段里的领导们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最后通过私人关系,联系到当地医院的负责人,经严格身体检查后,二位同志绝无非典。那体温高的原因,系多日列车上生活,身体虚火上升所致,那干咳声是抽烟多所为。
当地防疫部门,放行了三位同志,296吨冻鸡安全及时地运送到了深圳,为稳定当地商品市场的波动,尽了首都人的一份奉献。
事后货主单位的领导,亲自写来表扬信,赞扬首都的铁路工人,工作认真负责,服务态度热情,人员思想素质高,并给予高度的评价。三位同志在非典时期的不寻常工作经历,也为首都铁路工人,在祖国各地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心灵日记
2003年的春天,在SARS阴影的笼罩下,让我们感觉到了不安。近些日子,足足有一个月的时间,我除了在单位工作以外,回到家就不再下楼。看电视,看书,上网,与其说是躲避SARS的侵袭,倒不如说是在逃避心灵的恐惧。有京城资身音乐制作人,约我为2008年奥运会的会歌创作歌词,我笑说:“性命尚忧,何谈创作。”
五一期间,我和我的同事们都没有放假,作为一名铁路上的保安人员,非常时期,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要保证救灾货物车辆,在铁路编组站的运输安全。
这天阳光灿烂,我和两位同事,奉命接送两节救灾货物车辆。到了指定地点后,列车已缓缓的进站。待车辆停妥后,我和同事们认真进行检查,并做了物资车辆完好的记录后,就静静地守护在救灾物资的车辆旁,等待车辆的编组。这时候,一位押运人员站在高高的车门上,冲我喊:“哎,师傅,有开水吗?”他没戴口罩,抬头往车上看,阳光下,他大张开的口中,吐沫星子飞溅。我赶紧用手去捂口罩,押运人员见此,赶紧一笑说:“没事,没事,我进京前做过检查,无非典。”他又说:“都两天啦,也没喝上开水,想找壶开水,泡一碗方便面。”我无奈地说声抱歉,我的职责不允许我离开工作岗位到编组站外去打开水。押运人悻悻地说:“我冒着生命危险,来北京送救灾物资,给你要壶开水都不给,真不够意思。”我惭愧地低下头,只可惜押运人员看不到我白色口罩下发红的脸。
车辆很快又启动了,它们被分解编组以后,将进入编组站的出发场,在那里,将有我的下一组同事们,为救灾物资车辆保驾护航,我的工作也就结束啦。
几天来,我们陆陆续续接送了来自山东、安徽、河北、广东、上海……等地运到北京的救灾物资。祖国各地在非常时期,给予北京的支持,让我感动。
离开工作地点,我和其他同事们打了声招呼后,就快跑着回到工作休息地,然后到锅炉房打了壶开水,就奔向了编组站的出发场。
出发场内,救灾物资的车辆已经连挂好火车头,列车就要出发了。当我奔跑着将一壶开水递交给押运人员的时候,他惊讶地大张着口,连声说:“谢谢、谢谢。”然后火车就启动啦,望着缓缓远去的列车,我心里默默地对押运人说:“谢谢您,北京更要谢谢您。”我想这位押运人也许来自山东,也许来自广东,也许来自安徽,也许来自上海……他能够冒着生命的危险,为北京运送救灾物资,而我作为一名北京人,在这大灾当头的时候,是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应当为我们北京;为我们的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呢!
耀眼的阳光下,机车轰鸣的铁路编组站上,深呼一口气的我,似乎一下子抛弃了近一个月来压抑在我心灵上的SARS恐惧阴影。此时我也想到了朋友的约请,于是我就在这非常时期的灿烂阳光下,看着一列列奔腾的火车,写下了这样一首《心向太阳》的歌词:
时光飞逝
光阴难挡
流浪的孩子
孤独的目光
心向太阳
我爱你呀我的太阳
千里万里冲破万物的阻挡
悬挂在我头顶的光芒
那是我心中的太阳
滚滚黄河
奔流的长江
冲破云天的呐喊
千千万万颗心
心向太阳
我爱你呀我的太阳
沉睡的钻石古老的东方
恒久不变的思绪中
那是我梦中的天堂
我爱你呀我的太阳
让心灵抚摸心灵
让目光温暖目光
燃烧的欲望
奔跑的理想
沸腾的热血涌流
心向火红的太阳
假冒非典 扒火车欲进京作案
铁路严查 嫌疑人落网编组站
在这场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为了确保铁路运输和救灾物资的安全畅通,铁路公安部门,开展了以打击盗窃运输物资,拆卸铁路运输器材为重点的“蓝盾战役”。各级铁路公安机关一手抓防治非典,一首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截止到6月4日,全铁路共破获刑事案件5255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55人,打掉犯罪团伙234个,确保了防治非典物资的安全运输。
进入4月份以后,由于受非典的影响,铁路客流量大幅度减少,针对这种严峻的局面,铁道部审时度势,在确保正常输送旅客的前提下,大力挖掘运输能力,作出了“以货补客”的战略决策,努力把非典对铁路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谈到铁路货物运输,对于首都的铁路来说,必须要谈一谈丰台西站。在北京铁路分局的三个特等站:北京站、北京西站和丰台西站之中,丰台西站主要以货物车辆的中转和编组为主。在京城西南郊的永定河畔,方圆几十公里的土地上,铺满了一行行的钢轨,排满了一列列的货物列车。在首都北京的商品市场上,有近百分之七十的商品,进入北京时,要在丰台西站进行中转编组。这个车站每天的接送货物列车数,相当于呼和浩特铁路分局一个月的工作总和。若把丰台西站一个工作日的中转车数,一节节排列起来,能从首都北京站,一直排列到山海关。
丰台西站位居亚州特等编组站之首位,由于货物列车较多,且编组站作业,又都是开放的工作场所,其四周围布满农田村庄,这也给丰台西站的治安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非常时期,丰台区西站铁路公安派出所和丰台西站保安队,接上级通知,在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治安的前提下,针队进出于丰台西站的非典货物列车,进行了全程的保驾护航,严格做到万无一失。
5月24日夜,丰台西站铁路公安干警田英、李欣及保安队员董喜良、程宝军等四人,手持联络电台,肩挎高强度电灯,在丰台西站三场尾部,重点看护两节非典货物车辆。
编组站上火车轰鸣,信号灯耀眼闪烁,四名同志对所看护车辆,认真作了登记,并打好标记后,就严格按照工作制度,对所看护车辆,作了重点的监控。
闷热的天气,成群的蚊虫,四位同志克服了一切不利的因素,连续工作了五个多小时以后。非典货物车辆,终于在火车头一声长长的鸣笛之下,驶离了丰台西站。次时夜已到凌晨,四位同志向值班的领导,用电台汇报完非典货物列车,安全驶出丰台西站后,便打开高强度的电灯,开始了接下来的铁路巡线工作。
这时候,四人眼前一列高速行驶的直通货物列车上,于机后三位,一节装满焦炭的车顶上,发现躺着一个人。列车上方就是高压电网,稍有不慎,此搭乘火车的人,就可能触电身亡,此前,编组站上就曾多次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四位同志一面用电台向上级汇报,一面赶紧用手机联络铁路其他部门,最终将此列货物列车,停靠在了八场出发场内。
四位同志跑过去,只见那位扒乘在焦碳车顶的外地人,满面灰尘,服饰脏乱。他看到警察和保安队员跑过来,忙惊恐地喊:“别上来,别上来,我有非典。”保安队员董喜良叫他:“赶紧下车,你看你头顶上方的高压电线,有多危险。”
外地人闻听上方的高压线,抬头看,果然如此。于是一边干咳着,一边从火车上爬下来。四位同志冒着被非典传染的危险,检查了此扒乘火车的外地人。并带到工作岗点,对其测量体温,却意外的发现,此名叫李佰艳,号称吉林人的他,却无一点发烧的迹象。于是经过详细询问,得知此人因盗窃罪,刚被徐州公安机关处理过,但仍不思悔改。这次来京,想趁北京非典时期,人们关注非典,疏忽治安,并伺机作案。但没想到,还没进北京城,假冒非典患者的他,就落在了我铁路公安人员的手里。当夜,此人便被我公安机关收审,并准备接受进一步的处理。
英雄诞生
一个优秀的民族,每当大难到来的时候,总会有真正的英雄站出来,在这次非典肆虐的时期,我们绝不忘记一位位优秀的白衣天使,如丁秀兰、王晶……如钟南山院长,如姜素椿老人……正是她们的挺身而出,不但捍卫了咱们人类的尊严,同样也更加挺直了咱们华夏民族的脊梁。当然,在这些英雄的身后,还有着许许多多平凡而又默默无闻的英雄。
还记得许多年前,我曾经对一位普通的铁路学子,写下过这样一首名叫英雄诞生的诗篇:
我想象的那天阳光灿烂
中原大地
名不见经传的汝河中
一条年轻的生命
走过二十一年短暂的人生旅程
伴随咆哮的浪涛
灵魂与河水在阳光下升腾
还是那位贫寒的农家孝子吗
还是那位铁路大学的优秀学生吗
就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夏日
两位溺水的孩童
经有你的一双手
从此获得第二次生命
陈瑞生
一个被汝河水
一遍遍浸漫的名字
如一朵朵耀眼的浪花
透过《人民铁道报》上的
优秀事迹
已将我的心灵
深深刺痛
我苍白的语言
无法表达沉重的哀思
我绚丽的词藻
无法描写无限的崇敬
汝河呜咽
中原阵痛
阵瑞生——
一个英雄的名字
从此诞生
青年铁路学子陈瑞生,以他在汝河水中的奋身一跃,而成为了英雄。黄继光以他面对敌人疯狂枪眼的奋身扑堵,而成为了英雄。还有董存瑞、王杰、丁秀兰、王晶等等一个个耀眼而又响亮的名字,英雄让人仰慕。
非典病魔横行的日子里,华夏神州,在阻击非典的特殊战斗中,更是涌现出了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英雄。
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位名叫李彦的铁路职工。他的工作单位是北京铁路分局调度所,不了解铁路的同志,若听到调度所这个名字,也许不太了解。打个比方说吧,如果把北京铁路比作一个人,那么北京铁路分局调度所,就是这个人的大脑。也就是说所有进出于北京的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都要听从于北京铁路分局调度所的指挥,可见北京铁路分局调度所的工作性质是非常重要的。非常时期,如果SARS病魔一旦触及到调度所,那么对于北京铁路的危害,其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北京铁路分局调度所接上级的命令,于4月30日起,采取了特殊时期,自我封闭隔离的措施。这也就是说,从4月30日起,调度所的所有职工,吃住工作休息,全部都要在单位进行,而不能够回家及外出办事,以保证首都铁路的运行畅通,将SARS 拒调度所大门以外。
北京铁路分局调度所288名干部职工,有的家里孩子准备高考;有的家里父母年高卧床……还有一位叫胡向立的职工,他爱人是402医院的医生,他在自己不能够归家的情况下,还打电话鼓励爱人走上了抗击非典的第一线。
舍小家顾大家,危难之中方见真情。李彦的爱人是北京站的职工,家里的孩子正上初三,要准备参加中考。两口子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孩子放假在家,学业更是无暇顾及。调度所刚开始封闭隔离的日子里,领导们考虑到李彦心脏不好,夫妇两人又都工作在一线,曾劝他先休息些日子。可李彦却坚决地说:“谁家能没点事呢,现如今咱们这个大家有了点难事,我虽说不能够去医院,到抗击 SARS 的最前线,但我又一定要坚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绝不能够当逃兵。”
李彦随身携带了“速效救心丸”,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心态,工作了11天11夜。最后于5月10日早晨,因心脏病突发,由同事们送到医院,却再也没有醒来。
英雄,李彦以他在特殊时期里的并不平凡的工作,用42周岁的生命,丰满了英雄——这个美丽而又无畏的名词。
作为笔者的我,写到此禁不住泪流满面。北京已连续多天无非典病人出现,SARS也许将成为往事,但回首那段难忘的特殊时期,在祖国的万里铁路运输线上,又有徐徐多多象李彦一样默默无闻的铁路工人,勤勤恳恳地工作着,奉献着,他们不也是一位位无名的英雄吗!
勇往直前的火车头
铁路抗击非典所作出的努力,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5月中旬,吴邦国委员长在考察工作时,对铁路的抗非典工作给予了肯定。
4月24日,黄菊副总理亲自给刘志军部长打来电话,对前一段时间铁道部和全国铁路干部职工做了大量有成效的工作表示慰问,希望再接再厉,继续全力以赴,抓好防治非典工作,并搞好铁路安全运输生产,为打胜防治非典这场硬仗作出更大贡献。
5月6日,黄菊副总理又对铁路做了重要批示。对铁路系统在抗击非典斗争中所作出的努力再次给予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6月1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副总指挥华建敏,对铁路防治非典工作作了重要指示:铁道部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这次又抓住典型事例,认真查找薄弱环节,堵塞管理漏洞,表现出很强的政治责任感和务实精神。为防止疫情反复,那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必须坚持下去,直至抗非典的斗争取得全面胜利。
5月24日上午,世界卫生组织官员佩克女士,在中国驻世界卫生组织办事人员的陪同下,对北京西客站的非典防控工作进行全面考察。当车站工作人员送给她口罩时,她说:“这么干净的车站根本不用戴口罩!”她称赞说:“你们的消毒措施很到位,这样的措施非典怎么能进入呢?你们用辛勤的工作在非典期间铸就了黄金般的卫生消毒标准!”
5月29日11点30分,北京市代市长王歧山到北京站检查防控非典工作,王市长首先来到进站大厅,认真查看了对进站旅客分段放行,接受远红外线体温测试及旅客填写《健康申报卡》的情况。
王市长在检查工作时说:“北京市28日10点到29日10点,非典新发病为零。这说明我们依靠科学、群防群治,非典是可以战胜的。” 随后,王市长来到旅客发烧留现室,认真询问了北京站防治非典情况及应急处理措施,并对在那里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了慰问。
在出站口,王市长站在体温检测仪前,测量自己的体温。王市长在认真听取了北京路局党委书记国一民、副局长董继性的简要汇报后,对北京铁路局、北京铁路分局和北京站的领导说:“你们干得很好。”他叮瞩身边的路、分局领导:“北京市防治非典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虽然北京的疫情有所缓解,但大家一定不能麻痹,千万不能放松警惕,不能松劲。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党中央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的指示精神。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取得抗击非典的最后胜利。”
现如今乘火车进京的旅客,已经大幅度回升,北京站前,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北京站外,一列列开往祖国各地的旅客列车。铁路——在经历了这场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以后,改革建设的步伐,也将像那快速奔跑的火车头一样,更加勇往直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