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歌无关的文字
听雨轩笔记
(三则)
甘肃 李满强
《世界上最动听的话》
“上帝不能亲自到每家,于是他创造了母亲”。
这是我至今听到过的所有赞美母亲的言辞中最美好、最动听的话。
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从咿呀学语到顶天立地,玉树临风。母亲一直是我们内心的宗教和上帝。
她给了我们心。
她给了我们命。
她还给了我们比命更重要的东西——爱。
我想,说在这句话的人,肯定不是女人。他肯定是一个曾经为人子,为人夫,现在又为人父的男人。
女人是不会说这样的话的,她们如果说了这样的话,就失去了做一个好母亲的权利。我的意思是,好母亲只是在自觉地奉献和付出她们的青春、唠叨和牵挂。
而她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伟大。
而大爱总是无言的。
2004-5-31
《三十岁的虫子》
下班的时候,随手挟了今天早上刚到的诗歌杂志,厚厚的一叠,往家里走。
过马路的时候,一人骑车斜刺里横过来,堵在脸前。
抬头看。是过去的熟人,现在的路人。此君在官场混迹,小有建树,我保证我说的没有搀假——有他凸起的啤酒肚和一脸横肉为证,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这都是天天喝革命小酒的结果。
“夹的什么啊?”
我不好拂他的脸面,遂将杂志摊开来给他看。
他一脸的惊讶:“还在读书啊!了不起!三十岁的男人在街道上行走,理应胳膊下夹着一捆钱才对!”。
他自顾自地笑着消失在下班的人流中。
我却是无法平静了。五月的中午,阳光有些刺眼。
是啊,谁现在还在读书呢?电视、网络,手机短信,饭局上的段子……只要你稍微留心一下,他们学到的东西都可以让他们口若悬河的在所有需要发言的场合应对自如。
而我不是一个成功的男人。在三十岁的时候,还是一只贪吃的虫子,在这些纸张上继续着我短暂的人生旅程。
而我还不知疲倦,并且以此为乐。
2004-5-31
《向陌生人致敬》
快下班的时候,进来了两个人。
事实上,他们不是一起进来的,而是一前一后。
先进来的是一个长髯浓眉的老人,大概60多岁吧。戴着白帽子,一看就知道是个回民。
“你这是宣传部吗?我是西吉县公益农民,我是来你们县义务做宣传的。你给我盖个印章好不好?”
老人精神矍铄。边说边从一个浑身油腻的蓝布口袋里麻利地掏出一件事物来,他很熟练地翻到最后一页。
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本过期的杂志。上面有人写的一片豆腐块文章,题目是《山沟沟里的流动宣传站》。是他近几年来义务在乡村搞禁毒、计划生育、封山造林等活动宣传的事迹。
我担心他有什么非分的要求,于是小心翼翼地问:大爷,就盖个章吗?老人憨厚地笑:盖个章证明我的行动是正确的就行了……
刚刚送走这个义务搞宣传的老人,办公室的门又怯怯地响了。门开处,先探进来个头发乱蓬蓬的脑袋。
“这是宣传部吗?”
我点头让他进来。
他进门,随手放下手里的旅行包。很麻利地也掏出一叠东西来,边掏边自顾自地说,他是湖南永州的农民。
我说就是柳宗元写《捕蛇者说》的那个地方吗?他的脸立马生动起来。
“我是自费重走长征路的,刚刚到你们界石铺纪念馆过来”。他说他和他妻子从今年元月就开始重走红军长征经过的路了。我没有问他是不是去过草地,翻过雪山,我只是想,当我们已经习惯了灯红酒绿,习惯了浮躁和伤感,你们只是一对农民,为什么还至今还记得长征?
我要记住他们的名字,那个湖南永州人叫覃长娥。那个回民叫陈忠平。他们都是这个大地上为数不多的游吟诗人。
我在心底向他们致敬。
2004-5-31
743400 甘肃静宁县委宣传部 李满强 13830302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