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新归来[三]
不忘清新的吃
清在北江河 新在林中宝
吃了百菇宴 想忘忘不掉
——就算拟的广告语
常言说穿在北吃在南。这穿在北,有说指大连的,有说指哈尔滨的,我倾向指哈尔滨。这倒不仅仅因为我是哈尔滨人,哈尔滨原本就是一个由外国人兴建的城市,那一种洋装洋派,仿佛与生俱来。而吃在南,毫无争议,就是指的广东。这吃,不知是指味美还是品类。
全国第二届女诗人作品研讨会在广东清新举行,我从没去过广东,道听途说知道一些广东特殊的食类爱好,像蛇呀猴呀狸呀什么的,感觉好像是进了哺乳类猛兽的食堂。
5月19日一路风尘把我们卸在清新县政府餐厅,看到一盘盘菜摆到桌上来,没有异类,一颗提着的心放了下来。
在广东吃饭,第一个程序是喝汤。汤很鲜美,用大量的去皮鸡或鸭煲炖而成,不油腻,让饥寒(此寒非冷的意思,是空的意思)的胃得到适量的暖意。左一顿汤,右一顿汤,再看看小桃阿娇窈窕的身材,立即联想到这样的餐饮习惯可真是天然的减肥处方,便不断地虚心请教汤的做法,打算着把这项流程搬回北方。
汤之后是正菜。听说清远鸡鸣遍天下,我们餐桌上自然顿顿少不了这些老朋友。本来我是最不记吃的人,可因为天天见面,便也就记住了它们。
一道菜叫水煮菜心。这是我在北方没见过的一种绿叶长梗菜。除了这种菜心,我几乎没见过别的绿色蔬菜。张凌说,现在是广东蔬菜的淡季,要到冬天,花色繁多的青菜才会大显身手。这和我们北方正好相反,我们北方的冬天蔬菜品种比较疏落,现在已经大有改观了,几乎各种绿叶菜都有,只是身价颇高,就像宫廷的格格不情愿下嫁。可我们一入夏就进入繁荣盛世。
让我推崇的是酒,广东饭桌上酒是被冷落的一族,敬酒也是精神意义上的,话到酒到却可以不干。这正好照顾了我这样滴酒不沾的酒盲。要是换到在北方开会,光酒桌上的劝酒就让人难以承受。广东餐桌上,敬的温和喝的也温和,好。
和我口胃的是早茶。广东的早茶早已随开放的春风刮到了北方,按百姓的心理,远来的和尚肯定是好和尚。哈尔滨这几年已兴起把吃早餐叫早茶了——基本上早餐店这样叫,还未普及到群众之中。这回我真的坐在清新的宾馆餐厅吃早茶。吃了好几天,我还真是没弄明白,这茶是指的什么。我印象深刻的,是早餐桌上的各色点心。甜的点心是我最爱,要不我怎么能越来越胖。为了吃甜点,我从来不敢声明要减肥。
清新的点心分两种,甜的,咸的。这两种不同口味的点心,由面团中的馅儿决定。我们北方,有好多面食是不带甜或咸味的,比如馒头,比如烤饼,甚至油饼,都可不甜也不咸。清新的小馒头,每天端上来相貌都一样,可一口咬下去,就咬出不同来了,今天和昨天决不一样!这让我不断兴奋。咸类点心是饺子的形状,而这饺子的皮竟然是晶亮透明的,我第一次吃到这样的饺子皮,像我这么虚心的人,自然不时地请教,我就知道了,这饺子皮是木薯粉做成的,至于饺子皮里边的内容,我倒不太在意。回得家来,我就向老爸和六六显示我在清新吃过的水晶饺,老爸说,他们当年困难年代,因为白面少,大年三十包饺子,就把土豆粉地瓜粉掺在白面里做饺子皮,煮出来的饺子就是透明的。我一听,又泄气了。
可我还是有吹的。我在北江河上吃了一顿正宗的河鲜。21日上午,船行北江河,一江一山的雨雾,在雨中游江是我最爱,尽管我游过好多次江呀湖呀,可这次,是我第一次游不冻江。坐在船上我就想,这条河终日不停地流淌,它累不累?我们北方的江河,到了冬天,就要长长地睡上一觉。
丹霞山脚下,所有的人都去拜谒佛道儒三教合一 的寺庙,只有我不能爬山,邓妙蓉为了陪我,舍弃了瞪山拜佛的机会。我们在空旷的船上聊着,忍不住去参观船家住的小舱,我看到了一个挺正规的厨房,一个特大号的电锅已经煮上米饭了,后甲板板上,几桶几盆鲜鱼鲜蟹泡在北江河水里。船长和他的帅气的儿子趁着人们不在,把船厅布置成餐厅,邓妙蓉细心地用开水给每一只碗消毒。等到大家游山归来,我们就在慢行北江的船上吃北江中的河鲜,这样的午餐,就是让你不忘的。
好宴放在后,最让人不能忘的,是林中宝百菇宴。
22日午,车开上盘山路时,我的胃里似乎已经让万琦高价买的小食品添得差不多了。又有几位美丽的妹妹在漂流的路上不见了踪影,可以说,一点食欲都没有。
下汽车走进藤竹搭制的园林大门,眼睛一下子就不够用了,这么的蘑菇!还有灵芝!藤子搭的棚架,本身就是艺术品。靠棚墙跟的,是一排排的小灵芝,这些灵性活泼的小生命,我还是头一次见到,我比较孤陋寡闻,我原先看见的灵芝,不是在电视里就是药铺里。我看着这些姿态各异的小灵芝,真是爱不释眼。要不是我力气太小路途太远,我真想搬几墩(不能叫盆,没盆,就是一墩一墩的)。回家,我拼命号召李轻松买一墩,她说,这种南方的生命,到了北方水土不服,很快就会死掉。我叹着气,那就让他们在这过它们的日子吧。
餐厅就摆在山中,一圈圈小竹椅围着木桌。等坐到桌子前,看着一盘盘鲜菌端上来,已经不能用惊讶和惊喜来形容我的心情了,我特意选了一个背靠大山的位置,我的身后是满眼的绿色。桌子的中央是一个几乎是白铁围成的简易锅,朴素得像我姥姥家的一截水桶。这截水桶里飘出的鲜味,直达我的心底。品尝过略带甘苦的灵芝茶,我兴奋地为豪量的寒馨张罗着要灵芝酒——寒馨和西叶终于在宴开前赶到了。
百菇宴名副其实,在城里高档饭店吃过的涮蘑菇,无法和这林中宝的百菇宴相提并论。这真是天下仙,天下鲜!一朵朵袖珍是菌,一片片敦厚的大蘑,肥楞的木耳,在那半截水桶里,翻出世上最鲜美的鲜味来。餐罢百菇品一碗汤,这才发现,最好最鲜的汤,是林中宝的百菇汤。
这时候,我才知道,我们一报到就发的两盒价值不菲的灵芝茶和孢子粉,就是林中宝总经理王碧光赠送我们的。
在大山深处品美宴,真是让人不敢忘。我一回到广州二叔家,就极力向他宣传大山里的蘑菇,拼命建议他再组办老干部旅游时,去清新的山里看看,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