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方 | 注册:2004-10-20 19:29 | 等级:用户 |
|
人肉的滋味
人肉的滋味 中国自古就是个讲究吃的国家,俗谚里中国人吃的品种至多:天上飞的,不吃飞机;地上跑的,不吃轮胎;水里游的,除了轮船。据说珍稀动物的日渐稀少和国人的贪吃的嘴关系特别密切。但是现在是文化昌明讲究自由的时代,你有反对的自由,他有吃的自由,只要有权有钱,干什么是自己的事。 耳里常听有人谈中国的吃文化非常发达,但鄙人生性孤陋寡闻,没有见过多少这类大作。前天看到一本非吃文化的书,里面却有位高明的食客也就是所谓的美食家——对吃文化特有研究的人了。他对吃的一席长谈令我眼界开阔不少。 书名《中国低层访谈录》,作者老威。食客名叫赵福,我怀疑老威搞错了,这样一个吃遍山珍海味的美食家,肯定腰包经常鼓囊囊的,他竟然让他下列社会底层,那中国的高层有多高呢?不过,话说回来,赵福确是个名吃,全国的珍稀动物几乎被他吃个遍,关于吃方面的学问他懂得很多。他说,吃过这么多美味佳肴,还是人肉的味道最美。他前面谈了很多吃的学问,我都没多大感触,毕竟,那些都不是我辈可想可知的。只有吃人这事令我大受启迪。我发现一个没有被研究吃文化专家重视的课题,即吃人的文化。需要注意的是,我的吃人是绝对意义上的吃人,而非鲁迅老头的哲学吃人 。吃人是世界历史上平常之极的事,哪个民族在蒙昧时期未曾吃过人,他就一定灭绝了,不在今日之地球上生存。这里我不想对此罗嗦,我只想证明,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也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吃人史。 中国最早的有记录的吃人肉者,应属周文王。你别说,什么往名人身上一靠,给人感觉明显不一样,特庄严啊。周文王吃了他的大儿子,厨师名叫商纣王。这事我从封神演义上知道,相信诸位也不比我少知道多少。紧跟在周文王身后的是战国时期魏国的羊牯,他也吃了他的儿子,然后灭掉了给他做人肉饼的中山国。从此后,吃人之习蔚然成风(这话似太不确切——作者注)。 汉初,高祖刘邦终止了英布之叛乱,将英布作成醢,分给诸侯食用。魏晋南北朝和五代的皇帝们曾将人肉做成腊肉供应前方抗敌的将士,那几乎就是举国吃人了。中间的煌煌大唐朝,诗人白居易也说: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而那时的抗击安禄山的英雄张巡,也是将小妾宰杀食于将士们了的。 宋朝不敢说了,岳将军曾要生吞胡虏肉,渴饮胸奴血。元朝短命,民生过于疾苦是自然而然。明朝更是混乱不堪,明末陕西干旱,食人太过平常。清朝更不用提,二十世纪初了,人们还生吃了革命者徐锡麟的心。 民国的老百姓日子不比以前强多少,水旱蝗灾更是不逊前代,吃人休提。转眼间到了人民共和国时代,三年自然灾害,很多饿死的人尸首不全,不是大腿少一条就是胳膊不见一对,(也可参照《中国底层访谈录》死人整容师一节)可谓呜呼哀哉了。 从古数到今,这些或正史记载,或轶闻野传,吃人不少,但少见滋味,足可证明那些已经过去的时代的人文化思想尚未到一定层次,尚不知何为美味呢。及时下,吃文化由于物质发达,渐入正途。食客如赵福者才可略知人肉滋味之美妙(老赵说吃人肉时,几乎满身都是舌头在舔,天!)。据说吃人这一商品经济也有了自己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系统,生意日渐红火,可谓前途似锦了。 回想舜时因统治合理,天下至安,乃至百兽率舞。今日和彼时相比,人民的幸福程度更是天上地下,然因吃文化需要,百兽绝迹,只好人自己舞蹈以示对当下幸福时光的无尽庆贺。天天看同类的和自己没有多少区别的脸,倒也有些厌烦,然而,衷心祝愿吃文化到了最后,别把我们自己也吃完了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