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一回工厂
开了一回工厂
开工厂是鹰的主意。开一间工艺美术厂,鹰自任厂长,虹做会计师,虹本来就会计,算帐是她的拿手戏。工艺设计师自然是我,玩工艺美术我是科班。芸自觉自愿出任推销员,她自信自己的三寸之舌,销路决没问题。人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是四个,绝对火暴。第一次建厂理事会在我家没有茶水的茶桌上拟订了决议。
鹰开始跑执照。办一套新执照手续繁琐得让人恨不得自杀,我们可是说干就干的。鹰独辟蹊径,找到一位过去当老师现在开工艺厂的作者,杜老师过去受够了苦日子,开厂让她尝到翻身得解放的甜头,对我们的壮举表示十分同情百分理解万分支持,把她来之不易的幸福执照交我们复印一份,让我们用她的名义挣自己的钱,且议定把我们一时打不开销路的产品包推出去。
经一番市场调查——我方当然不打无准备之仗,包括早市夜市,我们发现简单易制物美价廉销路不错的是沙发靠垫。且市面上的沙发靠垫品种单调花色呆板,这正给了我们施展雄心壮志的机遇,我们宗旨是大众化美观化神奇化。
先买来10米派丽司,我和虹拿出挑秀拼接的看家本事,组合独具特色的图案。芸南下广州,去选购牛仔风格的面料。鹰托人捎的马海毛线也已在北上途中。
大楼里各办公室的大姐小妹们热切关注我们的行动,有人悄悄哀告我等工厂办起来也让她干点什么,我们大义凛然,面条下到锅里,大家都有份,攒劲儿等着捞吧!我设计了一整套工艺流程方案,以发放外活的形式让能者多劳多得。
我们看到曙光从北极星的方向穿透云层正在照耀到我们身上。
鹰说,明年开诗会再不用求爷爷告奶奶拉赞助,我们出资搞一次像模像样的活动,我同意。
芸说,我只想出一本诗集,印得漂亮点,像港台出的那水平。
虹说,我就想上深圳看看,那到底是咋回事。
编织图案用的马海毛线捎回来了,充填用的碎泡末运回来了。这时发现,市场上已经有在我设计范围之内的动物图案水果图案几何图案的各类沙发靠垫充斥柜台摊位了。
有名君来好心劝告,让我们就此打住,以免赔得更惨。当务之急是推销从上海运来的与市面同价的晴纶马海毛线。
过了些时日,天也就凉了,大楼里有同情心的大姐小妹们穿上了花花绿绿的马海毛衣。做好的几对靠垫样品也已无偿摆在虹的几个姐姐家中。
虹真的去了深圳,看够了,又回来了。
芸的诗集也在付印中,她先生投资。
鹰到夏日仍一个人去了南方山川旅游。
我也还是老样子,编稿,领工资。儿子每天吃时令水果鲜鱼鲜虾。我吃街头一元钱一堆的豆角茄子。
还是穷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