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一组小文字,有请永波兄
我主要是因为懒,很久都没去整理东西给你以开个专栏,我想以后将我所写的散文和随笔及批评类的东西交给你这边,可以吗?以下是一组十来年前写的,发在这里当作留念之用:)
随笔:小小的练习
黑 鸽
六点三十分。在交错着亮光和阴影的木楼子后面,在广大被水雾洗过的薄如蝉翼的澄碧天穹上,忽然,一群三、四十只的黑色的鸽子,升起来了。如同一把尘土,不知被谁抛撒向空中。这是整整一天囚禁的解脱;欲望从心里喊出,充满了爱,使空气颤抖,使所有看到的人,都不禁振起双臂,要说出痛苦和欢乐。风,斜刺里穿过,在水面上激凌着,有无数茉莉花朵,发出隐约的芬芳。黑鸽披着它的诱惑,翅膀尖上折射出兵刃的清光,一圈又一圈,夏天的江河上,大自然的圆规划出许许多多工整而细渺的光环。终于,那些轻如蝴蝶的黑鸽,飘然渐远了,携带着喜悦的心情和人们有所期待的目光,溶化于跋涉万里的夕阳的红光深处。
1986.7.24
自由的愿望
有什么比自由的愿望更强烈?它是痛苦之所以产生的根源。它无需任何神祗或伟人的引导,既固有而本能地潜藏在人的本性之中。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所寄寓的这个躯体,无不以某种物质形式,强制地,给它以坚韧的外壳,正如鸡蛋,具有活力的有机体被封闭在一层薄壳里,所不同的是,受精卵能在母体温暖宽厚的翅膀下,在很短时间内破壳而出。瞧瞧自已吧,我们自由的愿望则根本无法影见这样的恩泽;我们已成形,有血有肉,我们拼命地啄,要求出去。可所能得到的仅仅是:沉闷的响彻自己内部的一阵阵回音。这也许正是我们的可贵之处,正是永恒赋于我们的使命,在自身的痛苦和愿望中不断抗争,明知徒劳无益。
1987.3.4
同 情
“同情”,这个东西未必总给人带来好处。它给予受惠者一些宽慰、兴奋或鼓舞,但很快就消失了。他们在虚幻易逝的感受中,伸出更多的手,要求给予更多的同情,以弥补被享用过已失去了的那些东西。尽管要求本身并非强制性的,但在无所得时,同情,就很可能会被转义为愤懑、不满之类的词汇。你是可希望的同情本身。你如果不能彻底满足受益者的愿望,便成了他们更加不幸的根源;美好的愿望和品行变成痛苦和欲望的诱饵,一种多余、虚假的利他感情。真正的同情应该显示在,必要时拉人一把,让他们把独立的意志和愿望显现出来。同情不能是单纯的给予,给予不可能总带来好处。
1987.3.19
状 态
无论你以什么态度,什么方式写诗,都会被某种状态所笼罩、所吞食。它是一系列经验、感知、愿望等等因素被精神的巨手所把握合而为一的产物;它造成你情感与意志的不同深浅的疼痛--进入状态,意味着脱离狭窄的现实个体,无牵无挂,飘往你的理想国;那里充满着狂喜、惊恐、炽爱、冷酷等感觉及其之上的生命体验。通过状态,你看到的一切,已被撕去表象,赤裸裸跳动着的是事物和理念的真实,你生活的积累在这只巨大的石磨的旋转中流出诗歌汁液,那是一种透明芬芳、纯正实在的显现。你要写诗,必须要拥有这创造性的状态,在它所提供的活力中,游来游去,直至筋疲力尽,然后死而后生。
你无时不在捕捉、把握这种精神状态。它是精神所要努力获取的神赐,有如一只蝉,你捉住它,并通过它造成连绵不断的鸣声,遍及心灵的时空。那里,一种超越人间的景象,让人驻足忘返。它与诗歌表现人和人类状态的功能相吻合;与美、生活、事物相关联,与历史、神话、宇宙无始无终之探索紧紧维系。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也是创造性状态的产物,它的生命力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培育、灌注。这里,灵感、冲动、想象力、洞察力等等已涵盖其间,造成诗歌特有的魔法与幻觉。
1991.9.25
闽 江 边
落日为绸缎般的水面缀上璀灿的星星,这是人生辉煌的一刻;可黑暗也旋即来临,华衣就要脱去。你已拥有了这一刻,将要呈现的也会是真实的自己那光明的另一面。因此,你按照自己的方式继续生活吧。水流对心灵说:我们还有明天,尽管日子已过去。
黄昏的船逆流回程,去时容易回头难,水上的兄弟呀,为什么非要匆匆赶回?顺与逆,昼与夜,对现实者来说具有同等的意义。撑船人是哲学家,他说:如果必须,就是重要的。
你还能看见:一个老人在江边吐纳气息,缓缓运功;黄昏的天空万兽奔驰,一只白鹤冉冉上升。你会被这一景象所迷住,你会对自己说:他也许是你,但你决不是他。
1991.9
献辞――为郭路生(食指)生日而作
那么,又一个季节的果实等待着你的心灵去采摘;所有渴盼通过你手而得以滋润的嘴唇正朝向你劳动的身影。你是否仍要承受着人生巨大的磨难和昏眩的幻景而挣扎苦斗,那其中的掌声已在人们的预想中表现得更加热烈。呵今天,广大的土地和青翠的果园已把深深的祝福奉献给你伟大的生活和工作;而一切的情感与心愿相加,仅等于你曾经说过的那句话:相信未来,相信生命。
1991.11.11
印象:在北京相见
l 芒克
在黑暗的甬道中,披一头长发那微露雪色的诗的瀑布,把他清瞿而经典的脸罩在一片温和的飘拂之中。他那两颗似乎总是布满血丝的眼睛,在峻逸的诗歌之上有如相互映照的两盏灯;夜愈黑,它们愈显出光辉。他的手接住往上攀登的人。
l 食指
土地被他强劲的存在所震撼。他喝酒就象写诗一样,是一件富有意义的自然的事。从他豁开的门牙里奔涌出的饱含生命激情的朗诵,使人灵魂跳动,其剧烈与动人足以灭杀任何污点和罪恶。他承受着巨大的磨难而坚持把累累硕果,传递给后来者。
l 唐晓渡
他呵呵笑时,已把他的宽厚和诚挚表达出来。似乎有一种稳如磐石的个性,使强加在他身上的任何指使的风暴都失去预期的目的和喧嚣。他声音不大身材不高,但说出的话和沉稳的姿态,已使他的生命形象,占据在某个制高点上,无可动摇。
l 黑大春
“圆明园酒鬼”在他困倦的眼睛巴眨巴眨后,会发出哈哈大笑,以至把断壁残垣上的尘土震落下来。他生性中充满热情的那部分,使他粗犷黑黝的脸上增添了令人欲与亲近的明亮的色彩。而当他沉思或凝望时,充满激情的诗歌的巨大火山所孕育的爆发,把他健康的体魄和纷洒的长发,表现得更加壮观。
l 孟浪
如今他已把满脸的胡须刮掉,露出秋天的坦荡和爽朗。当他喝完最后一滴酒,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时候,已经把生命的收获储存到那颗丰盈的灵魂中去了。以至当他需要时,便能迅速而准确的翻出来,献给大家。他的坦诚与友好,使写诗的人得到一种经常性的善良愿望。
l 默默
他的笔名充分而贴切地披在他的形象上。交叉着双手,坐在暗影中,他仍能显现出那张白晰的充盈着秀色的脸庞。他独居一角,默默地把诗歌朗诵。正如他身材所达到的高度,其思想也一直往上窜,弥漫了整个房间,把他人感染。有时他也会把你夹在他那伸长的臂膀下。
l 刘漫流
他本身是一种文化。透明的镜片里,穿过眼睛,我们便能找到一个智慧端坐在那里,在叙说他那巨大诗篇的存在。他的话不太多,每挤出一点似乎都吃力,慢吞吞的,生怕被这个世界的漫不经心吞噬掉。他的好身体受他诗歌的引领。
91.11.26
空 闲
又一个下午,仍是坐在办公桌前无所事事。这时有许多时间可以用来思考或学习。而我却宁愿懒洋洋地空着心灵,把大脑悬置在一大片虚空之中。有时候,竟恨起自己把好好的时光无缘由地丢弃掉,情愿夜晚不眠,在黑暗中想着那现实和非现实的奇奇怪怪的事情,而不去珍惜这一个下午的有闲。
这时候往往会盼着一封来信,或者眼勾勾地盯着窗外,视而不见。写作的骚动,那迷人的狐狸已隐匿,但它那火辣辣的眼睛仍窥视着我,使我时时不安起来。这是麻木身体上的某一处痛痒,想象的手伸过去,却挠不着。这么一种困境、情形,让人着实感到对自身的无可奈何。
我不知这样的下午要延续几天。对自己说:“时间不多了,你还有太多的事没做呢。”躯体的生物钟或精神的节律器,要能按我的意愿行事,那就太好了。可我的确也没花太多的努力去修复在生活了几周或几个月之后,筋疲力尽,应该检修、加油了,是不?
但我并不消极。相信那丰富庞杂的日常己为我的感观和经验,存入一份厚礼,待来日好好享用。然后又是麻木,作又一次的休憩或内心的苦斗。我感到这种苦恼时,已经预知了它的含义。因而,当我无目的地把目光投向窗外,心里同时会自言自语:必须抗拒这种现象,尽早做些什么,随便什么都好。所以,我就写了这些文字,连改都不必。
同事们仍旧喧闹。外面有击铁的声音。车子驶过。夕阳滑落。又一天过去了。我想,明天还要作一些复苏的尝试。
91.12.5
焦 虑
先于行文写下标题,说明我心里已感到来自这一图像的侵扰。它不是一闪而过的那种东西。它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就像白昼与黑夜轮回、把光和影罩在一个物体上面。而这物体(对我来说的图像)几乎是不动的,长年累月呆在灵魂的一隅;或者,它只是不易察觉地移动,并接纳日常越来越沉重的幻景和各种问题。
来自生存的困惑,来自前景的担忧、生活的不定,来自情爱,来自各种琐事;这些都是可感的。正如此刻我坐在桌前,用笔画着,实际上却是要复活或驱逐某种情绪。
人们过来与我说话,又走开。分散了一点点注意力,而来自图像的痛痒依旧,只是暂时被另一个假像借用了片刻。我知道这是引起一个人内心不安的因素,对于我更是如此。
清晨即起,给孩子穿衣喂饭,送她上学,这是快乐的事情,这是责任所给予的补偿;它是焦虑之外的一阵风,使人无暇他顾,并尽心尽意地享受人伦与职份所赐予的欢乐。现在又该做些什么呢?
想这想那,那图像的重量越发沉了,我试图抛下它,可它就像古代传说中的一把剑,插在岩石上,只有帝王才能拨出。我的帝王安在?也许是心灵宫殿王座上的神,那微笑着的死神?可我现在并不想向他称臣,我是生存的捍卫者,我必须学习挣扎并保持超然的态度,那就是把这一图像作为我人生的装饰品。
91.12.7
家 务
星期天是一周里最好的日子。尽管各国公民多将之用来度假和休闲,我还是愿意按照国情把它拿来做家务。脏衣物由洗衣机代劳,将来弄一台全电脑控制的,那就更省事了;想到十几岁以来,一直用双手搓洗,就很是满足了。然后开始收拾房间。妻子嫌我手头慢,但又不得不夸我干得漂亮。去尘埃、整什物,一阵忙乎之后,我常端坐房间一角,像艺术家那样带着喜悦的心情,严谨而挑剔地审视着自己的作品;静心品味收拾后的居室所呈现的秩序和美感以及那整洁舒适的情调。遗憾的是眼下所居的过渡性的临时窝巢太小、太杂乱,别人的和我们的东西,搁在一起,就像性质不同的两个事件纠缠在一起,真令人不知如何取舍。
劳动是辛苦而又愉快的事,只要你认为值得去做,并且不带任何条件,它就可能成为一种享受。它使人忘记潜在的各种烦恼,全力于干某件事;使人摆脱惰性,让身心处于一种不断的激发之中。做家务是件好事情,而妻做得更多,她的抱怨是一个动力,这是事情的另一面。
91.12.8
莫测的不快
有时候,女人一下子不语了。她嘴里似乎还哼着歌,若无其事一样。然而直觉已帮助你诊出她的不快。但你要知道,她的神情并不会告诉你什么。这样,渐渐地,你将陷入某种困境――极力揣摩着事情的缘由和症结,思来想去,却始终不能确定。于是,那不快就成了摸不着深浅的疑惑了,让你心神不定。
生活中琐碎的细节为敏感的心而活着。女人的联想力又极强,从而增添了它的活力。多数女人的心就像那羽毛上的一丝绒毛,只要轻微的风,便要晃动,甚至脱落下来。这种天性与生俱来,使得生活的水面常常有了些不易察觉的波痕。偶尔几次,无风之后或许倒有了些新鲜和蜜意,虽然那其中的缘由可能永远无法探究;而次数多了,你整日忐忑不安,爱的感觉在冷冰的水中泡着,天长日久,锈了一层、脱了一层,终于要朽烂下去的。
它或许仅产生于只言片语,甚至举手投足之间,可其中潜藏着众多的无法分辨的基因――疲劳、寂寞、孤独、嫉妒、忧虑……呵天生的温床,养育了那么多日常的儿女。
你要安抚、宽大、装糊涂,你要对信任、前景和家庭生活充满信心,这样你就为这种不快定了深浅――它是常见的那种浮萍,根在水里,叶在水面,无论根叶都触手能及,为你所把握。好了今晚的不快明天就会消失,好了,你等着下一个吧。
1992.1.11
被拆封的信
前不久,收发室的老头给我一封已被剪去封口的信。他声明说:收到时就是这样的。我接过大信封,那里面迫不急待地滑出一大迭东西,细看才知道是朋友的摄影作品和他所羁旅的异国的人文环境的图片。拆封的信,竟然不用一根订书钉就能抵达我手中,这真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海关的熟人告诉我:应该是安全部门的例行公事。我满腹狐疑。安全部门是最懂得安全的,他们保卫政权的安全,同时也会尊重宪法赋于每一个公民的权利的;他们肯定不会因为吝啬几根订书钉,而让公民的权利随时可能掉落、遗失的。这是不可能的事呀。那么,到底出了什么事?我思来想去,列出了几种可能性:
1.友人的心意太浓。它憋不住地要突破小小信封的封口,让情意弥散于空中,让人人都得感受它的友爱的气息。
2.异国信封具有自行开封的功能。它能算好信件抵达我手中的准确时间,象一颗定时炸弹,发挥效力,让我惊喜、并惊叹异国的科技文明;只因为途中某个该死的邮差忙于谈情说爱,延误了时间,以至提前于中途引爆,落下这么个困惑来。
3.友人的报复。他信中说:“……在来信的信封上,你将支撑着鱼和太阳的那一条地平线自行省去,不知你是怎么想的。好在我最近命运多舛,负担沉重,被你大老远拆一次架也就算不什么了……”我琢磨了好半天,把记忆的边边角角都打扫了一遍,还是弄不出个所以然来。莫非我的信也发生过某种爆炸?这世上什么稀奇古怪的事都可能发生的。不知者不罪,友人也许恼火,竟也开着信封,来调教一下我了。
我不敢再想下去。噢但愿此信拆封未订的原因,只在我以上的推断中,不至于滑向更多的不明不白的怀疑中去。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