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尚未注册,请先注册登录 我的短信 我的文章 站内搜索 修改资料
2004年11月
4
星期四

站内信箱
网站地图
网站用户

    网站首页流放地论坛散文与随笔→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命运
  本文为 佳然 原创  总点击数:33  本周点击数:1  回复:4
   贴子主题: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命运
佳然
注册:2003-9-14 21:10
等级:用户
QQ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命运

  到底是什么改变了命运

文/佳然

    文章的题目是我一口气读完两则新闻后随手写下的,却像刀刻在脑子里挥之不去,如鲠在喉。索性还是写出它,以免遭受皮肉之苦。
    第一则消息:一名15岁的中国西北乡村贫困女孩马燕的故事,感动了众多法国、意大利、荷兰、德国的读者。在《马燕日记》中文版的新书发布仪式上,马燕给同学签名的内容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见《双鸭山日报》2003年10月15日3版转载新华社消息)。马燕的两句勉励他人或自勉的话本无可厚非,但我觉得,如果第一句反映了她坚定不移信念的话,那么第二句则显得有些牵强,充其量只能说是她渴求知识的精神感动了好(有)心人。单就当时而言,她尚不具备用知识改变自己命运的能力。马燕将来的命运或许会因知识而改变,但直接解除其窘境、改变其命运的却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记者,准确地说是外国记者——法国《解放报》记者彼埃尔.阿斯基,同时 “又有60多个当地的孩子受‘基金’资助回到校园。”
      第二则消息:有一位刚刚考上重点中学的囡囡,母亲突然住院,因交不起学费跳进苏州河告别了人世(见《北方时报》2003年10月11日5版)。
    我门欣喜地看到,国家开展“西部助学工程”和各级政府建立诸多的助学基金,使一大批家境贫困的学生得到资助,更多的“马燕”将重返课堂,“囡囡”们也不再会选择轻生的路。但愿这种“出口转内销”的《马燕日记》就此绝版。
    纵观社会生活,类似“记者改变命运”的事例并不鲜见。“黑心月饼”被电视记者暗访曝光,企业被查封,消费者提高了警惕,据说连续两年月饼销量大幅下滑;有记者不顾安危揭开矿山事故黑幕,几十个屈死的亡灵得到了安息;身患绝症的病人见诸媒体后,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生命得到了及时救治;某位大贪官的挥金如土的气派被香港记者“点评”后显露“马脚”,等等。这其中虽有其必然因素(或许是老百姓常说的“善恶有报”,以及“多行不义必自毙”罢),但“临门一脚”,却非记者莫属,一定意义上讲是记者改变的命运。一方面是记者(或媒体)新闻敏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使然,另一方面也说明舆论环境的宽松。作为读者,既不能麻木,也不能仅仅感动、气愤和震憾,还应思考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来保障社会这部大机器的正常运转,将善恶有报的因果报应变为大家所共识的规则,并扎实运作,通过政府,通过社会,通过热爱生活、关注生命、嫉恶如仇的我们。
    “记者改变命运”毕竟有其一定的偶然性,真正决定命运还是要靠自身努力和社会进步与文明。是否可以这样认为,“记者改变命运”的事越少,说明社会机制越健康。我希望“改变命运”的新闻少些,再少些。(2003/10/21)

2003-12-28 16:22:47
 
   本主题的最新回复
江南梅
注册:2003-11-12 08:26
等级:管理员
天,怎么这样排版?
坏眼睛呀~
  2003-12-28 18:59:31
风雨清茶
注册:2003-12-18 22:02
等级:用户
总有一些人那肉麻当有趣。
  2003-12-28 19:51:54
川美
注册:2003-6-28 13:16
等级:用户
记者的良知和正义感很重要。
  2003-12-28 21:29:03
佳然
注册:2003-9-14 21:10
等级:用户
QQ
接受江南梅的批评,重新排了版,这样行否?  呵呵:)
  2004-1-1 10:01:40
快速回复
你尚未注册,无法发表回复


   流放地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本站内容或建立镜象
   卓越电脑&sinon制作维护       EMAIL:sinon@liufangdi.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