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尚未注册,请先注册登录 我的短信 我的文章 站内搜索 修改资料
2004年11月
4
星期四

站内信箱
网站地图
网站用户

    网站首页流放地论坛散文与随笔→湟中信札(五)
  本文为 蝼冢 收藏  总点击数:35  本周点击数:1  回复:0
   贴子主题:湟中信札(五)
蝼冢
注册:2003-6-28 13:04
等级:管理员
QQ
湟中信札(五)

湟中信札

(五)

 

盖德尔夜

 

今晚上是盖德尔夜。对每一个穆斯林来说,这是一个吉祥珍贵的夜晚。一千四百三十一年前的这个晚上,安拉将《古兰》的第一章降示到了第一层天。古兰上说,在这个珍贵的夜晚,对拜功的人们而言胜过一千个月。还有一种说法,经典上说过去的人长寿,而现在的人寿命短,而“盖德尔夜”抵上一千个月也是人们长寿的象征。再则,现在的人们办事效率不一样了,比如,从广州到拉萨需要一年或几年的时间,而现在最快的几个小时就可以抵达。这也成为现代人没有古代人寿命长的一种说话,进化论是不承认这一观点,认为这是无耻之言,然而对于人类的历史我们的确还知之甚少。

通常,盖德尔夜被认为是莱麦丹月的二十七号。古兰说,你们应该在这个月最后十天的奇数人中去寻找盖德尔夜。那么为什么偏偏是二十七号呢?可靠的解释是,在古兰中,安拉故意隐藏了盖德尔夜,而又晓示给了他的子民。在那段话中,安拉用了三个“盖德尔夜”,每个盖德尔夜由九个字母组成,三个九得二十七。安拉遮隐这无比珍贵夜晚的原因据说是为了让去除那些怀有侥幸心理的人,平常不做乃玛子(拜功),伺机等待此夜,将功补过。

清真寺里平日里是看不到女人身影的,莱麦丹月设置了专用“妇女礼拜堂”,而在盖德尔夜,妇女的人数骤然多了起来。各个房间都充满了人,她们做完礼拜后在大殿外窥看里面的联庆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哈菲兹诵完古兰后,开始祈祷,许愿,接“阿敏奈”,相当于基督教的阿门。哈菲兹领诵的声音突然变成哭腔,我的背一颤,心里慌了神。哈菲兹真的哭起来了,嚎啕大哭,泣不成声,我跪拜在前排,面朝克尔白(天房),双手平举,整个大殿的气氛立即变得紧张起来,啜泣声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起,冲击着我的意识,小孩扯开了哭,老人的哭声不高,那声音仿佛从地底下传来的……阿敏奈……阿敏奈……主好像就在我们中间,就在我们面前,所有的人仿佛看到了末日的来临,集结在神的面前,准备进入永恒的天国。需要说明的是,末日,世俗意义上,这是个贬义词,作悲苦境解,然而对信士们而言,从今世到来世他们经过了多么艰辛的努力,面对末日,他们则是吉庆的,会欣慰的说:We are gonging to the Day together。宗教的狂热本质或许正是基于这种来世理念或说理想。他们生活在按照安拉经典统治的国度,安拉的律法大于国家的律法,穆民给所在教区的清真寺缴纳天课,学粮。在中国能感受如此强烈宗教的气氛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有时我想,清真寺里的这些高级精英分子过得是寄身生活,而“真理”又确实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是经典的权威解释者,权力很大非同小可。今天晚上我所看到的或许可以说明我的看法。

穆民集结在大殿,阿訇们从头至尾都用阿拉伯语做卧儿兹演讲,至少开场白是用阿语诵念经典,圣训。伊玛目那撒拉族的俄罗斯血统以及他那脸极其讲究的胡子配上沙哑的嗓音显露出无比的威严。所有的穆民不用掌声来表示他们欣赏的东西,卧儿兹到了精彩的地方时他们高声念“安拉乎,阿克伯勒!”(真主至大),从这里你会感觉到安拉的无所不在,甚至有些“残酷”,但他们表达方式也算是很别致的,最根本的是因为可能他们笃信“一神教”,除安拉外别无应崇拜的神。与其他一神教不同之处还在于安拉的无体无相等,不是一切的一切,又是一切一切之主,因为一切都是安拉所造。从根本上排除了偶像崇拜,这点与三位一体的基督教是不同的,上帝是有子嗣的,安拉没有,安拉就是安拉,他即没有妻子,也没有兄弟,更没有子嗣,安拉独一无二,他就是一切。耶酥和亚当都是先知,住在天界不同的层面,还有亚伯拉罕,摩西等先知也是,穆圣这位人族最后的先知登宵时到了第六层天,一一拜访过众先知。

而在佛教里面似乎还有更大的概念,连上帝都只不过是住在“大千世界”(我们所在的世界为一世界,一千个这样的世界谓之小千世界,千个小千世界是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才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位“司事‘而已。佛教与伊斯兰教,基督教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始终以发展的概念存在,佛教中几乎没有固定的概念,人,可以上升为佛,而佛还可继续上升的,上升的基本前提是寂寞涅盘,超脱六道轮回,这是上升为佛(神)的第一步,当然也能下降,这一切取决于个体的业力佛教是人-神之路,而其他则是神-人之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中,进入天堂和地狱之后仿佛就成格局了,那么人们可以把握的就只有今世。但是,《地藏本愿经》中地藏王发下宏愿:我要把一切地狱之人度上天堂。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盖德尔夜的联欢至深夜,其中有经典问答,阿訇向穆民解释法律和功拜上遇到的问题,其中有位兄弟问道,在澡堂里是否可以说“色俩目”既向同胞打招呼,教长说,原则上不可以,因为澡堂被认为是不洁的。而古兰的诵读比赛最为精彩,一个新疆老人带着八个小哈菲兹来西宁,他们当中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六岁,能用阿拉伯语背诵三十本古兰,令人叹为观止。

 

2003年11月21日  湟中地

 

 

 

 

 

西宁市街道

 

 

 

《古兰经》

2003-12-31 23:52:41
 
   本主题的最新回复
本主题还没有回复
快速回复
你尚未注册,无法发表回复


   流放地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本站内容或建立镜象
   卓越电脑&sinon制作维护       EMAIL:sinon@liufangdi.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