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君 | 注册:2003-7-5 17:21 | 等级:用户 |
|
那些花开了 那些花儿开了。在初夏的阳光下面,亮丽、愉悦而美好。这是我听朴树新专辑《生如夏花》的最初感受。感觉三十岁的朴树成熟了,不再是那个在异乡的白桦林中迷惘、忧伤的无助男孩。我是在中央台的星期二唱片街节目中再一次看到朴树的。眼前的朴树距离演唱歌曲《白桦林》仿佛已很遥远了,看起来有些陌生,只是依然拘谨着。牛仔裤、条纹毛衣、露出下摆的旧衬衫、不伦不类吊着的领带,是一种蓄意制造的杂乱堆出的落拓外表。长发,有些酷吧。就像朴树本人说的,这张新专辑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终于走出了以往的忧郁和自闭。然后,我上网,找到朴树的新歌《生如夏花》,边上网边用耳麦一遍遍地听着。突然地,就听懂了,然后,没来由的泪流满面。 应该说,初听这首歌的感觉不是很好,期望值大打折扣。“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我为你来,看我不顾一切,我将熄灭永不能再回来,我在这里啊,我在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开放在你眼前。”歌声变得热情了,并带给你充分的现场感,在当下的几分钟里上演着一场风云际会。而十分明快的旋律把这带有感伤意味的歌词演绎成一种热烈和深情。整首歌曲工整圆润,短暂而又决绝。有着太长的青春期迷惘的朴树现在正努力地抵达泰戈尔大师所倡导的理想境界——生如夏花之绚烂。不再挣扎,不再质疑,少了原先朴树歌中忧伤的原始味道。以往的苦苦追寻,是非对错都已成过往烟云,而一个人的成熟是要抛弃一些东西作为代价的,有时候,所谓的成熟也就是我们正在和命运达成的某种默契和妥协。而正是这一点让我心折不已。 想起1999年的朴树,当年,“愤青”的他用喑哑、伤感的歌声所种下的那些花儿的种子,“她们已经被风吹走插在了天涯。她们都老了吧,她们还在开吗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对于青春,对于爱情,我们都曾泡沫一样执着在尘世的起起浮浮中,1999的朴树撼动了我们的内心。而地球在不停地旋转,人不能总是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动。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朴树,唱出了他对生命体悟的同时,其实也唱出了我们共同的生存现状。对于生活,经历过失意与彷徨,愤怒与叛逆之后,除了热爱,除了彼此拥抱,还能怎样?因为短暂,所以开始相互珍惜,“这是一个多美丽又遗憾的世界,我们就这样抱着笑着还流着泪,我从远方赶来,赴你一面之约,痴迷流连人间。”在歌曲的尾声,排箫发出的低鸣近乎像呜咽,“这是一个不能停留太久的世界,”生命本身更美,朴树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同生活握手言欢,像夏花一样学会灿烂。
2、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