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的力量
李存刚
2003年10月6日,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公布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劳特布尔和英国科学家曼斯菲尔德。因为他们在如何用核磁共振技术拍摄不同结构的图象上所获得的关键性发现。有意思的是,接下来的几天,很多美国大报都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雷蒙德.达马迪安,应当与彼德.曼斯菲尔德和保罗.劳特布尔共享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没有他,就没有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广告还呼吁美国人写信给诺贝尔评选委员会替达马迪安申诉。著名的《华盛顿邮报》甚至还加了个“必须纠正这个不光彩错误”的标题。就在颁奖的当天,当达马迪安发现自己的名字没有出现在诺贝尔奖的网页上时,他对妻子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被劫了。”
报道说,达马迪安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主要发现者,他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还超过了两位获奖者。而曼斯菲尔德和劳特布尔则是在他的研究基础上作了“某些技术上的改进”。因此,从逻辑上说,如果没有达马迪安的发现,两位获奖者的努力就无从谈起。1988年,他与劳特布尔还因此共获了当年的美国国家技术奖。
报道同时说,光在《华盛顿邮报》上刊登那则广告的花消就是8万美元......
中国有句成语,叫得不偿失。它表明的是绝大多数国人的行事规范和准则。遇事三思而后行,先算一算所要支付的成本、掂量掂量可能获得的最好结果或最大利益,再决定是否去做。达马迪安用对我们来说是近乎天文数字的钱去打一则于“事”无补的广告,在绝大多数国人看来,这简直就是“往大海上扔纸币,泡都不起一个”的事,简直无疑于白痴的做法,可笑得厉害!
那么,我们还是听听他本人是怎么说的吧——当有人问他打广告的目的是什么的时候,达马迪安是这样说的:“我从没想过要让他们改变主意,我只是想告诉公众,操作行为并不总是完全负责任的......他们也无法操纵科学史的客观。”这是多么掷地有声多么自信的表白呵。如果说前面我们还可以因为他用大把大把的美金“整耍”而感到可笑的话,那么听了这段话,我们就应该觉出这位科学家的可爱了!
是的,本该属于我的,为什么不去大声疾呼呢?达马迪安是这样说的,他也这样做了。仅此,他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明知“事情”已经既成事实,无法改变,仍然尽可能去申辩去争取,这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我想,这也是达马迪安所以成为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像真理有时候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一样,知道“真相”的往往是一小部分甚至是极个别人。如果自己恰巧是那一小部分甚至是极个别人中的一个,那为什么不站出来,把真相告诉世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