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尚未注册,请先注册登录 我的短信 我的文章 站内搜索 修改资料
2004年11月
4
星期四

站内信箱
网站地图
网站用户

    网站首页流放地论坛散文与随笔→忍不住地想要爱你
  本文为 采薇采菊 原创  总点击数:30  本周点击数:2  回复:0
   贴子主题:忍不住地想要爱你
采薇采菊
注册:2004-1-16 20:44
等级:用户
QQ
忍不住地想要爱你

忍不住地想要爱你

采薇

  有幸生活在北方,却对季节的变化麻木不仁。别人在新学期伊始,就急着展览新装薄装了,美体羊绒裤外面,套上马靴,配上短裙,另加一件短大衣,要多时尚有多时尚。在花卉竞显五彩缤纷之前,女人花就先自弥漫于大街小巷,直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城市的风采尽在那些女人们的身上。而我,依然是冬天那一身厚厚的铠甲,气温升高几度,耐得住热,气温回落,耐得住倒春寒,不求“美丽冻(动)人”。所以如此,完全是承袭了母亲的衣钵——春捂秋冻。一定是得益于少年时母亲教给我的这一法宝,我的身体才一向棒极了。

  话虽如此,其实我对季节的变化是异常敏感的,尤其是春季的来临,几乎是第一缕春风吹过,我裸露在外面的皮肤就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温暖中的一丝潮气。我宽阔的额头、丰满的面颊,隐藏了无数的末稍神经细胞,绝对能够清晰地辨别出它与冬天干冷的风不同。仿佛一条清泠的小溪流过我的全身,把积淀了一个冬天的心灵杂尘洗劫一空。神清气爽。抬起头来,望向路边高大的杨树,我问身边的同事:“你看,那树梢是不是有些绿了?”得到的回答总是否定的。而我依然坚定地说:“树是绿了。”没有人再理我。我也不再理会别人的意见,只把目光投向树枝,没留意我已经是孤家寡人地站在风中。一个人也好,可以获得绝对的心灵自由。没有李白一个人的萧索,怎么会得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绝妙佳句呢!或许人生的真境界,尽在孤独寂寞中才能够体会得更深刻。趁着大好的春风,让思绪做一次大鹏展翅般的逍遥游,也实在难得。我迷离的目光看到杨树晃动着枝节,仿佛在说:杨树与采薇也是相看两不厌呢!我的心底一下子就有了太多的感动。

  翘首以盼桃花开。从第一缕春风凑出清泉般的乐章,到真正的万紫千红花满园,中间还隔着万水千山。日子慢悠悠的,像蜗牛的爬行。好在人到中年的我,不希望时间溜得太快,于是,总能耐得住性子等待。我知道春妃子还在南方的绵绵细雨中笙歌漫舞着。她喜欢侍宠而娇地和人捉着迷藏。然后,就在完全不经意的一霎那间,人们会惊诧地看到,春的影子正浮动在眼前背后。她又完全像个调皮的孩子,把一大桶绿色泼墨一般地洒向草地,洒向树枝。终是泼洒得不够均匀,你看那洋槐、梧桐,那合欢树,墙角的爬山虎,还是没有一点儿苏醒的迹象。秋天,它们的叶子倒是落得最早,仅以精瘦的枝条承受冷雨秋风,难不成它们也懂得“春捂秋冻”?眼前,它们和我一样对别人的“时装表演”麻木不仁!

  今天,我在那间阳面的办公室里等待一节课的来临,感召于外面的春草初绿,我打开窗子,却一眼盯在了爬山虎的身上,那乱麻一样随意垂挂的枯藤上,不知何时,朱胎暗结,星星点点,满是嫩芽。诱惑于她的美丽,我在阳光下发呆,禁不住搜索枯肠,想要找出一些曼妙的词语来描摹她的形象:她像一朵花苞,粉粉的颜色;她像婴儿的脸,嫩嫩的皮肤;她向上的姿态,像情人嘟着的小嘴儿,渴望着阳光的亲吻;她像我年少时的梦想,既朦胧又清晰;她像我怀胎十月又忍着巨痛诞生出来的儿子,惹我无限怜惜,让我的心悸动不已。我知道,她已勃发出蓬蓬生机,很快,她就会春潮带雨一般地显示出她蔓延的威力,膨胀出铺天盖地的绿。正如合欢树很快就会在五月里,绽放出灿烂的红霞,染透半个天空。

  抓住一瞬间的灵感,我拟写了一个题目:《忍不住地想要爱你》。

  在这个题目下,我想起了另外一张婴儿的脸,烂漫而又天真;在这个题目下,我想起一个极调皮的、经常气得我心疼肉疼的学生,在晨读时,用铅笔盒打着节拍背诵唐诗的可爱样子;在这个题目下,我想起许许多多的人和事物,他们(它们)在我的生命中来来往往,牵牵绊绊,如同日升月沉,潮起潮落,如同四季的更迭,鲜花的次第开放。林花刚谢了春红,又迎来百鸟啼啭,蝉噪蛙鸣。他们(它们),丰富着我的生活,也丰满着我的灵魂,让我感觉到这个世界美丽得几近于忧伤!而我也因此幸福得几近于绝望。伤痕累累!

 

  春天,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充满朝气与活力,欣欣向荣,生机盎然,蓬蓬勃勃。草长莺飞,春燕衔泥,蜂蝶狂舞,乱花渐欲迷人眼,让人感动得想要落泪。我心颤抖。然而,一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就让人产生无限的伤感。如果一定要把人的性格或人生观做一个划分的话,我应该是属于悲观主义者。即使在最快乐的时候,也会想到热闹之后的沉寂,美丽之后的忧伤,青春之后的散场。花开易见落难寻。所以,还是“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让譬如朝露的人生多一点儿快意,少一点遗憾。

 

2004328日星期日

 

后记:1、写完这篇文章之后,我在读季羡林《别加德满都》一文时,得到这样一条信息:“古时候,佛教禁止和尚在一棵树下连住上三宿,怕他们对这一棵树产生了眷恋之心。”呜呼!人类的感情竟是如此容易“泛滥成灾”?!七情难断,六欲难绝,由此可见一斑。

2、坐在公共汽车上的时候,我仍然在想我刚写下的这篇文章,头脑中清晰地意识到:是深深的寂寞,引起人们对周围事物的殷殷关注和厚厚的爱意。因为爱得太深,所以才常常为美所伤!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004-3-30 21:42:52
 
   本主题的最新回复
本主题还没有回复
快速回复
你尚未注册,无法发表回复


   流放地在线 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严禁复制本站内容或建立镜象
   卓越电脑&sinon制作维护       EMAIL:sinon@liufangdi.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