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届女性诗歌研讨会在广东隆重举行
中国第二届女性诗歌研讨会在广东隆重举行
![](../../Local Files/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My%20Documents/My%20Pictures/_25CF_25FE_25D2_25F4_25CA_25E6_25E6_25C3_25B9_25F9_25C4_25CF_25CB_25B9_25CE_25A4_25C7_25F0.jpg)
为检阅新世纪女诗人的创作实力,进一步推动我国女性诗歌的发展,“五月清新·中国第二届女性诗歌研讨会”5月20日至23日在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县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美国的女诗人代表以及女性文学评论家60余人聚首清新,就女性诗歌的现状与发展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热烈的对话。
研讨会充分展开了女诗人与评论家、学院与民间的双向交流沟通。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王岳川教授在研讨会上高度地评价了新时期以来,女性诗人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他就目前女性诗人的创作中的某些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谈到何为最佳女性诗歌写作时,他提出了“主体间性写作”和“生态写作”两种非性别对抗的写作方式。在会上。王岳川教授还对未来中国诗歌的美好前景作出学术界的预言:2010年将是诗歌的复兴时候。著名诗评家徐敬亚、陈仲义分别在会上就当代女性诗歌的创作情况作了整体性的评价。女诗人丹妮、寒馨就“女人写诗由男性评价”的传统评写模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研讨会上,香港大学黎活仁教授、华东师大赵思运博士,姜耕玉、格式,著名女诗人王小妮、舒婷、林子、李小雨、丹妮、晓音等到会作了主题发言。会议思想交锋活跃,气氛热烈。
本届研讨会是继1993年《女子诗报》与“中国诗歌协会”联袂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女性诗歌”研讨会11年之后的第二次盛会,将对中国女性文学在新世纪的崛起产生深远影响。研讨会由香港铭源基金会支助,中国《女子诗报》、广东五月诗社和清新县委宣传部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