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廖亦武作品选编 |
[主页]->[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廖亦武作品选编]->[《证词》选载之十九:囚犯比赛吹牛记] |
(续前)一日黄昏,我照例沿室中小径来回散步,贼王们在一旁围坐吹牛,渐入佳境。只听得老四张某道:"我肯定能很快出去,海外还有好大一笔遗?等着我去继承呢。你们认识张啸林吧?解放前上海滩上大名鼎鼎的黑帮头子,与黄金荣、杜月笙一路的,我就是他的亲孙儿。" "远水解不了近渴吧?"老三周某怀疑道。 "你没见过我家的金砖,"张某鄙夷道,"买重庆市差一点,买中市区还是绰绰有余,都存放在海外花旗银行。我小偷一把纯粹是体验生活。" "王华德认识不?"方脑壳闭目神侃,"市公安局长,小名王狗蛋,与我爸在一个荡里滚大。邻居王老三杀人被判死刑,就凭我爸写给狗蛋的一张便条就改判进疯婆院。"
"你爸也该尽快把你搞出去。"老二王某叹道。 "我故意和他对着干,你要我走正道我偏走邪门,"方脑壳眉飞色舞道,"我进来的第二天,老王就跟倒来便服视察,给范所长打招呼:'屁娃的儿子想坐牢,就让他呆两个月,清醒一盘脑筋,叫里头服待好,否则唯你老范是问。'" "我是国家安全部的人,在黑社会卧了多年的底。"老五神头道。"我一年上一次北京,在乔石家里领一回钱。" "今年你领不成钱了。"我耐不住嘴痒道。 ?贼一齐转头怒视,但未加理睬。 "这是国家特等机密,我不敢轻易透露给地方承办人。"神头焦急道。 "难怪你的火药枪打得那么准,"方脑壳赞道,"你早年在哪儿受的训?" "北戴河。" "廖承志是我表哥,"我继续嘴臭道,"乔石是我老婆的哥,我怎么没听老乔说起过你?我还有个远房舅子在美国,叫乔丹,打职业篮球的。" 神头气得七窍生烟,捏起拳头就要起身,却被方脑壳硬按下去:"大家莫中反革命的奸计!" 我敞怀大笑,贼王们笑得更欢。方脑壳号召道:"不准跟他较嘴!他已经憋不住了,再过几天肯定疯!" 我翻白眼吐舌头,学僵尸硬梆梆地跳到门前站住。慕明在对门喊道:"反革命死硬了!" 值班干事老郭正巧路过,不禁笑道:"好一个艺人!"接着叫人开门进房,满鼻子酒气道:"听说你们贼儿子要孤立反革命?他妈真稀奇。你们全部加起来也抵不过这个人。老子今晚冲他面子,赏你们电视看,集合到三班吧。” 我感动得不知所措。精神封锁打破了。 写到这儿,又一次被迫停笔,北京传来消息,刘晓波被捕,次日下午,即宣判劳教三年。噩耗惊得我说不出话来,但我的第一反应是马上转移手里的作品。去年十月十日,警察突袭我家,搜走了三十万字原稿,还有一份狱中冒险捎出的政治犯致国际社会的公开信,令我迄今心有余悸。 惶惶不可终日的写作,比监狱更难,更变幻莫测。晓波和刘霞半个月前才来过成都,见了许多人,大家一起玩得挺开心。他俩还特地为我和宋玉买了衣服,晓波说这是他平生第一次为朋友的老婆选购衣服。我内心有一种挺热的东西,但说不上来。我和刘霞朋友多年,竟互相没说过一句正经话,我一说正经话,就感到不自在。
我们原打算结伴去九寨沟,因为天气坏,方作罢。早知晓波要坐牢,就拼命也要走远些。现在什么都晚了,三年会发生多少事啊。 我唯有呆在家里等待,我明明知道自己没犯什么事,但依旧如坐针毡。宋玉在身旁,明媚得像秋日的阳光,我握住她的手强作欢?,心却抖得厉害。从灵魂上,我至今没出狱。幸福会在?那间失去吗? 像个特务在街上躲躲闪闪,打了许多次电话给刘霞,总没人接。白唐枫也蒙在鼓里。今天上午,忠忠终于找到刘霞,一道从北京打来电话。刘霞在电话那边从头哭到尾,只有一句"他们不让我见"。我说不出半句像样的安慰话。 一个人就这样没了,相隔多年,他又奇迹般出现。这样的轮回到底有多少次?面对一场场生命的劫数,我再也写不出诗来,或许,我没从任何人的诗中,读出此刻宿命的恐惧。晓波精力充沛地反抗这种恐惧,他将自己融入?多历史事件,他名声大,朋友多,嗅觉灵敏,本可以逃走,但他没有。他已坐了两次牢,这次也许要去黑龙江,隔一条河就是前苏联远东地区,有点十二月党人的味。 我们已脆弱得经不起重逢。晓波不久前偷了我视为珍宝的《哈维尔文集》,他从北京打长途电话来气我,说他正在拜读"无权势者的权力",这个标题却成了目前他本人的写照。他笑得挺流氓,像住在我隔壁的失脚少年,真想赶过去揍他。但愿这种报复的念头一直持续到三年,三个月或三天之后,那样会少一些重逢的沧桑感。 上帝保佑这一稿不落在安全机关手里。多事之秋,写作就是制造罪证。 收审刚一个星期,我就在放风时撞见刘太亨,他原先留着长发,剃了光头,脑壳小得像鸡蛋。我习惯性地埋怨:"怎么这样难看?"二楼却传来急呼。太亨应声"到",扭头就跑,我忙叫道:"我在二班。" 这次千载难逢的"放风事故"后,我和刘太亨利用巷道贼互相私传了几回条子。有次,在串通案情之下,太亨写道:"胡子,我病了,肚子又饿,你能否弄到烟和食物?" 我给他捎了烟和花生米,他没回音,我怀疑是巷道贼独吞了。犯人的谐音是"饭人",有牢越坐越饿的含意。周忠陵挥金如土,坐牢才一月就学会了节约,掉在地上的饭粒也要捡起来,一根火柴连点四个人的纸烟,还不忍心丢掉,烫了手,却破口大?接火者是"饭桶"。而我一出牢门,花钱肉疼,曾满街去找十元钱以下的衣裤,饱受白眼。 (未完待续) 多维编者按: 廖亦武(老威)所着《证词》(明镜出版社出版)是作者耗十余年之力写出,不仅记录了「六四」后最大一起文人反革命案,而且冷峻描述了几十种川菜肉刑,几十名死刑犯、刑事犯以及政治犯的狱中状况,力透纸背,催人泪下。像《古拉格群岛》一样,它具有文学和见证的双重意义。作家王力雄认为:为廖亦武庆幸的倒不在于他对历史的作用,而是为他在向历史交出证词的过程中,所重新找回的曾被专制铁蹄踏为泥尘的尊严。 廖亦武,1958年生于四川盐亭,诗人,作家,民间艺人。1989年六四□晨制作长诗《大屠杀》配乐磁带,旋即入狱四年。主要作品有《活下去》五卷本,《中国底层访谈录》《中国冤案录》数卷本,以及诗歌、随笔等;曾地下出版音乐CD《汉奴》《叫魂》《箫吟》《情兽》等。1995年和2003年,两度获得美国赫尔曼/哈米特写作奖;2002年获《倾向》文学奖。所着《中国底层访谈录》《沈沦的圣殿》等书数度被中国当局查禁。 --------------------------------------------------------------------------------
|
©Boxun News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所有栏目和文章由作者或专栏管理员整理制作,均不代表博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