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廖亦武作品选编 |
[主页]->[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廖亦武作品选编]->[《证词》选载之五十一:一辆无坚不摧的肉坦克泻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
(续前)越写越艰难,脑子里的辞汇越来越少。前天,有人给妹妹打匿名电话,告之公安局即刻要来搜查我编辑的民刊《知识份子》。这消息如同兴奋剂,把全家都刺激起来,七十多岁的老父亲立即把我所有的文字资料装进麻袋,搭在自行车上绕了几个小时的圈儿,以躲避假设敌人的跟踪。而我也遮遮掩掩地上街,忙着给有关嫌疑犯打电话。叮嘱其马上外逃。 我回到家里等待,一再用《易经》打卦,爻辞矛盾百出,令人不知信什么好。晚上忠忠和刘霞打电话询问,戏称我为"老战士",习惯性地取笑我的窘态,我生气道:"这有什么好笑的?"自己却先忍不住笑。时代不同了,几年前天塌地陷的事儿,现在也可以笑着对付。我曾多次对上门的警察讲,现在,已没有同志和组织可以出卖,很多事你们比我更清楚。《红岩》早过时了。 后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多元化,那么坐牢也是多元里的一元,办《知识份子》惹麻烦也算一种活法。 从灵魂的鞘抽出刀来,茫然四顾,却砍不着那些重重叠叠压过来的影子。你不得不笑里藏刀,而面对你的人却并不看重你笑里的刀。
笑是一种自我解嘲,使你在无物之阵中舞刀弄棍时不被人看作疯子。然而,当一个人现实肌体趋于强健,他的抽象世界也就日益萎缩;行动越多,写得就越少;但你已上了写作这条贼船,下不去了。 伤痕累累的记忆,漫无边际的长篇。 彻底平定疯人之乱后,于政府方转身取来犯人名册,换房点卯收监。大夥照规矩在炕上分列两排,面壁盘腿背手。准确高声答"到"。我的番号是"0九九",疯子偏偏是"0一九",可老于连点三次,那斯都一声不吭,老于气得举名册砸那狗头,他崩地挺直脖子,委屈道:"我叫曾斧头,不叫0一九。" "这是你的番号。" "我的番号叫斧头。" 老于无奈道:"我看你是个猪头。" 收监毕,?犯议论道:"有个羊癫疯,又来个斧头疯,这下热闹了。" 老白笑道:"这是政府怕我们闷出病来。" 大龙点头赞同:"是个活玩具。" "还不知谁玩谁呢。"王二冷笑道。旋即吩咐斧头值夜班。 十点钟响休息铃,斧头愣愣地靠边站着,待万籁俱寂,他才怯生生地挨着万礼,和衣躺在过道。从炕沿俯视,两人都翻白眼,犹如白疑双胞胎。迷迷糊糊的,感觉有刀架在脖根,但眼皮沈得睁不开。冷浸浸的锋刃切入皮肤,令人气紧。我猛一甩头,恍惚见斧头悬在额际,两眼雪亮,我霍地坐起,汗毛竖立地惊呼:"干啥?!" 斧头报以嚓嚓声,随之放过我,去对付另一颗熟睡的脑袋,右掌抡着圈儿,作削铁如泥状。 我骇得举衣抖去一阵风,斧头一怔,溜回自己的睡位,我却继续在醒与睡之间沈浮。日光灯滋滋流淌着白血,我被凝在血中,四周全是五马分尸的景象,而斧头像个杂技艺人,两手朝半空抛接我们的头颅。 清晨一开铁栅,我赤身冲入天井,兜头一盆泠水,然后湿漉漉地穿衣刷牙。斧头像我的影子,吊在屁股后模仿。我心里发怵,斧头却翘大姆指道:"你是船长。" 王二凑过来道:"那我呢?" "你是船上扫地的。" 王二七窍生烟道:"扫地的不给你吃饭。" 斧头瞪眼道:"我是水手!" "好,大家都水手。"我和稀泥道。"你坐了几天船?" "我还在船上。" "早拢岸了,"老白提醒道,"一会儿提你去见法医,他说你没毛病,你这辈子的船就坐到头了。"
开早饭,王二施展神偷手段,将半钵粘纸盒的馊浆糊搅进斧头的粥碗,被其毫无知觉地吞下。王二见状暗喜,竟指派?毛贼挨个蹲坑值班,自己却严密监视敌人动静。大约过了半个时辰,那斯果然坐不住了,先是四下张望,而后哈腰抱腹攻向厕所。王二养精蓄锐多时,声若洪钟地叫道:"拉屎排队!下一个轮到我!" "不行,我憋不住。"斧头喘气道。 "我们也憋不住。"?犯围绕他模仿。 斧头张开大嘴,示威性地狠咬几口空气,?犯退避两步,又围上来一齐哭喊:"我憋不住!" 斧头像笼中的豹子在厕所旁狂窜两来回,猛然?步,臭汗如雨。可羊癫疯万礼却公然在坑上细读《人民日报》。"腿都蹲麻了!"他快活无比地诉苦道,"还是屙不出。" "大爷,你让我拉一泡,就一泡。"斧头作揖道。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贼鼓噪道,"排队!排队!" "我要拉了,"斧头拖着哭腔,扒下裤子,竟不由分说地跨上台面,落巨臀弹压占住茅坑不拉屎的东西。万礼进退无路,被一泻千里的稀屎浇了个透。 斧头在房里呆了六天,终被法医鉴定为精神分裂症而捡了一条命。但活罪难逃--一泡连续数日的稀屎把一辆无坚不摧的肉坦克拉成了一堆废铜烂铁。临行前,连走路也三步一停。万礼乘虚而入,以脸盆代替巴掌,?当十几下,揍得强敌五官错位,像烂泥一般瘫软下去。王二叫好之余,狂吼:"有人自杀!"牢门应声洞开,斧头被一群气势汹汹的红毛架出,结结实实地喂了一顿电棒。 (未完待续)
多维编者按: 廖亦武(老威)所着《证词》(明镜出版社出版)是作者耗十余年之力写出,不仅记录了「六四」后最大一起文人反革命案,而且冷峻描述了几十种川菜肉刑,几十名死刑犯、刑事犯以及政治犯的狱中状况,力透纸背,催人泪下。像《古拉格群岛》一样,它具有文学和见证的双重意义。作家王力雄认为:为廖亦武庆幸的倒不在于他对历史的作用,而是为他在向历史交出证词的过程中,所重新找回的曾被专制铁蹄踏为泥尘的尊严。 廖亦武,1958年生于四川盐亭,诗人,作家,民间艺人。1989年六四□晨制作长诗《大屠杀》配乐磁带,旋即入狱四年。主要作品有《活下去》五卷本,《中国底层访谈录》《中国冤案录》数卷本,以及诗歌、随笔等;曾地下出版音乐CD《汉奴》《叫魂》《箫吟》《情兽》等。1995年和2003年,两度获得美国赫尔曼/哈米特写作奖;2002年获《倾向》文学奖。所着《中国底层访谈录》《沈沦的圣殿》等书数度被中国当局查禁。 ---------------------------------------------------------------------------------
|
©Boxun News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所有栏目和文章由作者或专栏管理员整理制作,均不代表博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