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亦武作品选编
[主页]->[独立中文作家笔会]->[廖亦武作品选编]->[纸上的良知]
廖亦武作品选编
  • 死刑犯牟大路
  • 上访诗人老陆
  • 江洋大盗崔志雄
  • 碎尸犯卢人标
  • 狱霸田洪
  • 八九反革命万宝成
  • 影子杀手赵苗苗
  • 胡风牢友张广天 
  • 被勒索者胡牛
  • 打工仔赵二
  • 赌徒周忠陵
  • 街头瞎子“张无名”
  • 酒鬼高马
  • 居委会主任米大喜
  • 亡诗人海子邻居孙文
  • 嫖客唐东升
  • 三陪王小姐
  • 写手茜茜
  • 嫖客耿东风
  • 三陪林小姐
  • 作者:象罔与罔象:『闲闲书话』阉本、足本与禁本之廖亦武篇
  • 拆迁户罗月霞 
  • 风水先生黄天元
  • 厕所门卫周明贵
  • 食客迟福 
  • 《中国底层访谈录》书评会部分专家发言纪要(根据录音整理) 
  • 村小老师许长久
  • 给台湾牧师陈公亮博士的信
  • 《中国底层访谈录》目录
  • 国民党老军人廖恩泽
  • 老军人廖恩泽侄儿廖觉
  • 老知青廖大矛
  • 同性恋者倪冬雪 
  • 床下作家汪建辉
  • 百岁和尚灯宽
  • 高氏兄弟:寻访上访村
  • 筑路人刘世昌
  • 色情狂梁寒
  • 象罔与罔象/文: 二零零三,我的电子书
  • 冤案访谈录----戒毒者木邸
  • 家庭基督教徒袁福生
  • 民运列传: 许万平
  • 在赢家通吃的汤锅里放一把耗子药
  • 作曲家王西麟
  • 黎明:四川六诗人被捕的前前后后
  • 天安门母亲
  • 民运人物:杨伟
  • ●《活下去》第四卷《证词》——从诗人到犯人
  • 《證詞》將震撼出市
  • 大 屠 杀
  • 《证词》附录:狱中信1
  • 《证词》附录:狱中信 2
  • 《证词》附录:狱中信3
  • 《证词》附录:狱中信4
  • 《证词》附录:狱中信5
  • 《证词》附录:狱中信6
  • 《证词》附录:狱中信7
  • 《证词》引子
  • 《证词》卷前语:
  • 《證詞》目录
  • 卷首诗:死刑犯讨论死亡
  • 引 子
  • 第一部………………东窗事发
  • 《证词》选载之一:大逮捕在同一时刻张网
  • 《證詞》選載之二:不明白賊與警察誰在執法?
  • 《證詞》選載之三:一輩子的雷放在一分鐘內打完
  • 《证词》选载之四:二十平米囚室堪称国家统治的精确模型
  • 《证词》选载之五:专供囚犯享用的一百零八味菜单
  • 《證詞》選載之六:遇上我們這種人道主義者算你坐牢運氣好
  • 《证词》选载之七:你别跟《红岩》里那些革命先烈学
  • 《证词》选载之八:在牢里,同情就是犯罪
  • 《證詞》選載之九:主審員審理案件如同創作三流的偵探小說
  • 《证词》选载之十:你和你的诗在自己没意识到的情况下成了穿针引线道
  • 《证词》选载之十一:摄像机如机枪一般冲我扫射
  • 《证词》选载之十二:与强奸杀人犯密谋从粪水池越狱逃走
  • 《证词》选载之十三:监狱里搞运动让犯人把犯人往死里整
  • 《证词》选载之十四:没有看守一再暗示,我怎敢下狠手打死犯人
  • 《证词》选载之十五:监狱里的集体淫乱不堪入目
  • 《证词》选载之十六:大海航行靠舵手,贼娃子生长靠太阳
  • 《证词》选载之十七:艺术家反抗世界的方式是作践自己
  • 《证词》选载之十八:寻死的冲动,比性交更刺激
  • 《证词》选载之十九:囚犯比赛吹牛记
  • 《证词》选载之二十:有时人要活下去的唯一选择就是放弃高贵和尊严
  • 《证词》选载之二十一:活着就要不断的越狱
  • 《证词》选载之二十二:把天地万物都当成赌具
  • 《证词》选载之二十三:重庆市看守所对我的全套欢迎程序
  • 《证词》选载之二十四:囚徒半夜值班记
  • 《证词》选载之二十五:以胡说八道去对付诱供
  • 《證詞》選載之二十六:同兩位死刑犯鄰居在夜半建立友誼
  • 《證詞》選載之二十七:搶劫犯老藍一絲不挂地走上黃泉路
  • 《证词》选载之二十八:特殊部位搔痒让人一筹莫展
  • 《證詞》選載之二十九:自己撞來當導演,自己撞來坐大牢
  • 《证词》选载之三十:我在看守们电弧劈啪直炸的大电棒围攻下痉挛
  • 《证词》选载之三十一:新老犯人一律平等的改革试点牢房
  • 《证词》选载之三十二:囚犯剃头照像记
  • 《证词》选载之三十三:死刑犯自杀未遂深夜闹风波
  • 《证词》选载之三十四:监狱里掀起劳动竞赛高潮
  • 《证词》选载之三十五:活雷锋转眼就变成杀手
  • 《证词》选载之三十七:死刑犯穿一只鞋走上黄泉路
  • 《证词》选载之三十八:死刑犯死而复返庆幸捡回了几天命
  • 《证词》选载之三十九:刽子手开枪的?那是否来得及回眸一笑
  • [列出本栏目所有内容]
    纸上的良知

       自我的《中国底层访谈录》被禁毁、及《南方周末》大换血事件披露以来,互联网上众说纷纭。其中较有份量的文章,当推《大参考》上署名“沈励志”的长文,题为《中共禁书始末——诗人廖亦武惹祸与〈南方周末〉大地震》。里面摘引了中央文件的有关内容(该文随后在《北京之春》8月号上发表),勾得一些友人常来电“刺探内幕”。可作为罪魁祸首的我,知道的不比别人多。记得今年4月底,广州一位编辑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出事了,并且说:“廖亦武,你只有再沉默10年了。”

       接着,我怀着内疚的心情,复印、邮寄了大量公开发表过的关于《底层》的文字。其中不乏长篇报道和大幅图片。我希望以此减轻《南方周末》的“罪责”。但是……和许多经常在《南方周末》发表文章的自由知识份子一样,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事态恶化。自由言论的阵地再一次被专制机器摧毁,那样轻而易举,不露痕迹。甚至连毛泽东时代发动群众大批判的过场也不走,就直接下达文件。轻飘飘的几页纸,就使与《南方周末》“血肉相系”的数万名知识人束手无策。

       真不愧是技术官僚的后集权时期,不与口若悬河秀们讲理就直接砸饭碗。《东方》、《方法》以及稍后的《书屋》,都是上峰下达一纸行政命令、换掉编辑班子、就将惨淡经营数年的文人事业给毁了的。每一次,大伙都忍了,谈论和叹息了。我们照常绕开具体而敏感的事件,写有关自由、正义、失败与启蒙的抽象文章。如果现实不能谈,我们就谈历史;中国不能谈,就谈外国;法轮功不能谈,我们就谈基督和尼采。甚至奥斯维辛也可以成为一个学术话题,只要小心翼翼地避开“6.4”。知识份子的千秋功业就是笔墨。写了,当然要寻求发表;一家杂志变了天,总会有胆大的、应市场需求的重新冒出来。

       90年代的不少知识人,就这样在言论钳制的夹缝里成名、成家,很有生存智慧和勇气,却没想过自己是吃他人的血馒头长胖的。几天前,好友刘晓波来我家,说到《南方周末》出事之际,他曾想起草一份抗议或请愿的文件,但思之再三,仍作罢,原因是,他想不出谁会在文件上签名,最后只能以个体方式著文抗议。“只要有几十位著名知识份子联署表达异议,就能在国内、外造成影响,对当局形成压力。”晓波道。我说,我会签名,反正已上了黑名单,死猪不怕开水烫。晓波又问:“ΧΧ会签吗?还有《南方周末》的主要作者ΧΧ、ΧΧΧ会不会签?”接着,我俩相对无言。因为,大家心知肚明,写文章是一回事,集体签名又是一回事。这是独裁体制下生存的底线,是官方给知识份子画定的圆圈。谁敢违犯游戏规则,把脚伸出圈外,谁就危险了。

       晓波为此付出了3次坐牢的代价。但他“死里逃生”,仍活得身心健康。我们这类因“6.4”而被打上烙印的人,被这个时代的知识精英划定在学术、文化甚至文学之外。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的苦难与抗争都成了政治性的,而不是出于人最起码的良知。难道良知和勇气只存在于纸上,只象米兰.昆德拉的一个书名——《生活在别处》吗?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高行健,正是在如此的意义中,给中国作家开了先河。

       文章千古事,人生草木秋。激动有啥意思呢?既伤身体,又乱性情。还是铁了面孔、冷了心肠做纯文学。只要闷棍没打自己,就永远不以得奖、禁书、换班、侵犯人权、迫害作家等具体理由批评中国政府。

       (2001年8月底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

    ©Boxun News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
    所有栏目和文章由作者或专栏管理员整理制作,均不代表博讯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