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         诚愿高希均先生自民国移民“共和”国成功                崔道峰   在台湾的二月号《远见》杂志上,读到了台湾文化名人高希均先生的大文之后 ,因长久以来对台湾这类文化人的无奈心情,只好“欲说还休”了。可是,当我又 从北美《世界日报》上,再度读到高先生的这篇大作,更深地领缓笏他对中共改革 开放的倾情歌颂时,作为一个不愿离开故土,却又不得不听从子女劝告才移民美国 的大陆新移民,我便有些憋不住了。   高先生在文中说:“中国大陆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在沿海地区带来了惊天动地 的发展;尤以上海,以不到十年的时间,不仅恢复了当年上海滩的妩媚,而且使每 一位来访者惊艳其繁荣。由是,他进而说道:“在台湾的动荡中,上海移民已经变 成了台北人谈论的一个话题。”   不独如此,在该文中,高先生还将中华民国的前三位总统逐一批判了一番。他 对李登辉的批判,我虽然尤嫌不足,但是,他对前两位中华民国总统的批判,却在 我们大陆读者的心里,引起了发自内心的反感。因为他说:老总统一直坚持“反” 的国策,是活在一个自设的梦幻中;经国先生一直坚持“不”的国策,是一直活在 自设的限制中。   今天,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中国大陆向海外的移民,向台湾的偷渡,正在 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气势,席卷全球。多佛的偷渡惨案,美国和欧洲等大量的中国大 陆偷渡客,台湾几乎岁岁月月都有的偷渡大陆同胞,可以说,不仅在新闻纸上是常 见的“新闻”,甚至已经成了国际和台湾媒体上常见的大事件。特别是近年来,只 要你愿意在美国的土地上,在纽约、旧金山等大城市的唐人街头走一走、逛一逛, 你就发现,迄今为止,来自上海的新移民,仍然占中国新离乡背井人中最大的比例 。一个要在上海某大学创办英文学习中心的美国人,甚至惊呼,他怎么也不会想到 ,上海居然有这么大的英文赚钱市场,而且这些要学英文的上海人,个个都是想逃 出中国去的。去岁纽约唐人街曾有一位偷渡人自费挂出了通街的大横幅,上面写的 几个血腥大字就是:偷渡是因为“苛政猛于虎”。   如果上述的事实,仍然只能使热爱中共改革开放、甚至热爱中共的高先生所不 能服气的,甚至不愿承认的,那么,恰恰是在高文发表不久之后,中华民国背景的 北美《世界日报》,却因为中国大陆几乎日日都有的爆炸,特别是江西一间小学凄 惨的爆炸案,而终于能够比较公正地、并且是痛心地发表了一篇社论。该社论说: “万载爆炸案中罹难者的牺牲,应可以打破中共当政者因少数橱窗内的经建成果而 沾沾自喜的迷思。”甚至觉醒似地指出:“但也正因为有这霹雳一声的惊号,才使 世人明了,中共在改革开放的面罩之后,隐藏着千千万万人的血泪和痛苦,包括那 些可爱的‘祖国花朵’的命运。”未知高先生有没有读到与他本是“同根”的《世 界日报》的社论,倘若读到,又将作何感想?   倘使台湾文化名人高先生,只是因为曾置身在中共上海改革开放的的灯红酒绿 之中,也就是《世界日报》社论所说的,繁荣美丽的对外“橱窗”之中,成了中共 统战酒宴上的对象,我们当然也能体谅高先生些许。因为中国人从来就有一句老话 ,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短,受了人家的礼遇便“体短”嘛。   然而,高先生却在对中共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惊羡”之中,看到了“历史” ,看到了中华民国老总统蒋介石先生反共幻梦的“破灭”,看到了经国先生自绝于 中共的“悲剧”。一句话,就是高先生在指骂老蒋坚持反共的“反动和愚蠢”,小 蒋自绝于中共的“愚蠢和无知”;就是在昭告世人,中共是不会垮台的,中共是不 会灭亡的,一切的反共思想和拒共行为,不论是老蒋的,小蒋的,甚至是正在中共 的苛政之下辗转痛苦的大陆民众们的,将全部都要落得个可笑和可悲的下场。换言 之,就是中共的红色江山,是一定要千秋万代地传下去的。   这大约便是台湾文化名人高希均先生真正想告诉我们的。   在今日言论极其自由的台湾,高希均先生的话,虽然在大陆人民听其起来尤其 刺耳,但是,今日大陆几乎无日不在“惊听”的爆炸声,却足以将高希均先生为中 共专制极权统治者所发出的“欢呼”化为乌有。尽管如此,我们这些近年来被迫从 大陆移民海外的华侨,还是愿意敦促高先生能够在台北“移民上海”的热烈话题中 ,身体力行,做出示范,立即退还中华民国护照,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正式 成为一个从中华民国台湾移民马列中国的第一人,并且是第一个光荣的文化人。然 后,还要像在台湾一样,也在中共统治的大陆创办一份名闻天下的《天下文化》杂 志,不但有种拒绝中共给他派来“党的领导”,而且敢于将共产党当成国民党、民 进党一样的骂,将中共的领袖们当成台湾的新旧统治者们一样地“轰”。何况中共 统治的大陆,遍地都是高先生要骂的材料,到处都有高先生要轰的贪官。其天地之 大,才华之能够发挥,实在不是那个小岛所能够相比的。倘能如此,则高先生作为 移民大陆第一人,第一位文化人,便不是做秀,而是真移民了。他无疑将能够得到 大陆人民的深切拥护和爱戴。   我们祝愿高希均先生美梦成真。因为,在高先生的笔下,已经“使每一个来访 者都惊羡其繁荣”的中共改革开放橱窗上海,必能成为高先生新的“温柔富贵之乡 ”和“笔墨横扫之地”。虽然,在高先生的笔下,中共的上海橱窗也不过是“恢复 了当年的妩媚”罢了。然而,我们要追问的是:上海当年的繁荣又从何而来?答曰 :“从满清王朝的改革开放而来。”不知道高先生是否还有这样的历史知识,当年 的上海不仅是西太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世界几大都市之一,东方的名珠,而且 更是世界各国浪荡子弟和风流文人惊羡其繁荣的地方呢。虽然西太后的大上海并未 能挽救大清朝必然覆亡的历史命运。   行文至此,令人感叹的是,海外多少曾经自谓有“风骨”的人,在中共不择手 段的统战之下,只因是吃了中共的,住了中共的,玩了中共的,最后便都给中共“ 玩”了。四九年前曾给中共玩足了、四九年后竟被中共丧了命的,至今血痕犹在; 中共改革开放以来,那些已经和正在被中共玩的高兴的“统战对象”,不过是手持 着外国的护照,甚至是中共所不承认的中华民国护照,才有可能让中共玩得你高兴 罢了。倘若你一旦换了他们的护照,中共跟不跟你玩,或是将要如何对来玩,那可 就深浅难知、命运难料了。所以,我们若要爱护台湾文化名人高先生们,还是要奉 劝高先生们一句话:在跟中共玩得高兴时,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当然,如若高先生只因“惊羡其繁荣”,而勇敢地成了台湾移民大陆的第一人 ,并且是第一个文化人,我们也只能佩服、更惊羡他的胆识。剩下的希望,就是但 愿高先生不要成为“四九年前的那些亲共的英雄们”,和“四九年后的那些只能向 共产党认罪改造的断肠人或短命人”。特别是不要堕落为今日大陆民众所又羡、又 嫌、又怜、又厌的“媚共呆胞”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