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未泯的交响                  塞忧   一个好的艺术家必须首先是一个好人。   按照儿童的思维,世上只有两种人∶好人与坏人。   当我们纠缠在盘根错节的人情世故中而不知所措时,会突然羡慕起儿童的纯真 。   儿童敢爱敢恨,执着真诚。笑则酣畅淋漓,哭则惊天 动地。路见不平则拔刀, 哪怕敌众我寡。心中有话则呐喊,管他隔墙有耳。   未泯的童心是人类的良知,是世界的幸运。可惜了,现代社会使我们刚步入少 年就世故了起来。如此,即使偏偏有那么一些艺术家,永远如孩童般的拙挚,永远 像孩童般地憧憬,永远似孩童样地,以鲜明的纯粹,大笔涂抹着人生的画卷。   东西方音乐艺术团的音乐总监杨逢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该团的世纪音乐会上,演奏的杨逢时的交响诗,就是未泯童心的写照。“九 九交响诗”完成于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这首以“序”“叙”“续”分别为三个乐 章标题的交响诗,记录了作曲家在世纪最后十年的感受与追求,憧憬与情怀。特别 是这首交响诗并未着墨于血与火的洗礼,枪声中的呼喊。却着力以动人的旋律抒发 了对生命的挚爱,大提琴独奏的第二乐章,我听到了一首美不胜收的牧歌的变奏曲 。茫茫草原上那一个孤独的牧马人……,那个牧马人也许是个下乡的知青,也许是 个家破人亡匿身莽原的流浪者,也许就是个为生存而风餐露宿的本地牧人。不管他 是谁,也不管他怎样地消沉,在悠悠的牧歌声中,都最终无法抗拒生命的魅力,而 重新振奋。   我彷佛又回到了我生活过四年的北大荒,那一片铅灰色天空笼罩下的荒原上, 土坷里突然钻出了一颗嫩绿的春草。我俯身跪地,对着那一点绿竟哭了起来……   我永远也无法忘记那满目灰褐中的一点绿,对死寂世界中的枯萎的心来说,这 该是多么光亮的生命呼唤。   这首取名“叙事曲”的第二乐章,正是一首生命的恋歌。大提琴如泣如诉的哀 咏彷佛在婉婉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你我都是主角的故 事。当然,音乐并无叙述的功能,没人能从中听出情节来。但正因其所具的不确定 性,而给了听众以无限的想像空间。任何人都可把你心中的故事寄寓于琴声中,随 它的快慢高低而喜怒哀乐,去开拓那   永远只属于你自己的心中一隅。如果你惊异于那琴声居然与你心中的故事一拍 即合,那么,这首叙事曲就是献给你的。   因为叙事曲找到了她的知音。   杨逢时是个长不大的女孩。她永远在一片希望的海滩上拾贝,把五光十色的收 获镶入憧憬的画廊中去。她不仅爱人,也爱猫爱狗,爱那不怎么好看的野兔子野鸭 ,爱这个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当为多年来数不清逝去的年轻灵而哭泣时,她突然 悟出了一个道理∶对他们的最为震撼的纪念,是创造美,创造一种娇美,一种轻易 会被邪恶折断美。它将唤起人为美好   而献身的念,对正义的肃敬和对残暴的深恶痛绝。就像当正义感充斥了孩童的 心灵时,弱小的他们也会勇敢得像大人一般。   这只是童心未泯的交响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