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岗起义九十周年祭                 谢幼田   农历1911年3月29日爆发了著名的广州起义。起义失败,至少八十五位烈士的 遗体后来被埋葬在黄花岗。这次起义直接导致全国革命气势形成,导致武昌起义迅 速发生,导致了两千年的专制政体解体,开创了共和国的新时代。从此,这里成为 了中华民国的革命圣地。   三十多年后,江山易色,专制复现,黄花岗就自然被冷落了。文化大革命中, “毛主席的红卫兵”还进行过破坏,敲掉了部份石碑。   国民政府败退到台湾以后,在十三年前,由于一个日本皇民心态的人篡夺了中 国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的领导权,加之一批殖民地心态的政治人物在台湾得势,黄花 岗似乎逐渐被人遗忘了。   黄花岗被冷落遗忘,象徵着中国社会走入了迷茫时代。重新回到过去的帝王专 制时代?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立即回答不可能;很快建立一个像欧美式的国家?已 经为此天真想法而吃尽苦头的中国精英,会苦笑着摇头;继续由统治着大陆的中国 共产党领导着我们走向共产主义明天?连共产党自己都靠经济上服用资本主义的良 药来维持生命,“摸着石头过河”本身就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规律”的存 在,全世界人所周知的苏联东欧崩溃的大趋势,证明共产主义不可能带给中国人幸 福的明天……。   付出了巨大代价的迷途中的中国人,不得不想起孙中山先生,不得不想起他综 合东西方文化的孙文主义,不得不想起为此献身而静静躺卧在黄花岗的七十二烈士 (实际上烈士人数超过八十五位)。   辛亥革命的成功,一方面是满清王朝自己从内部腐朽,一方面是孙中山先生为 中国指出了方向,众多的仁人志士为推翻这不可救药的王朝而献身。历史上朝代变 动很多,没有任何一个人曾经设想用新的政治制度来代替之;戊戌变法的康有为、 梁启超也只是用改良的办法,谭嗣同等六君子的殉难已经为此路不通作出了注释。   孙中山先生不仅仅是全中国,而且是全亚洲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而提出国家现 代化观念的人。他提出了建立一种现代化的文化政治秩序,继承了传统,吸取了西 方民主制度。   孙中山先生的方案包括了三个方面的整体现代化,而不是片面在一方面,而且 每一方面又是不断发展的。例如关于民族主义,他并没有停留在推翻满清这个问题 之上,在“驱逐鞑虏”推翻满清以后,他从来没有煽动民族仇恨,立即宣布五族共 和,在往后政治上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求得民族的解放,还主张重建民族道德,恢 复民族精神,使得民族主义有更深刻的内容。如果只有民族主义,而没有法制保护 的民权相配合,就可能变成危害其他民族的军国主义;若只讲民生主义,没有制度 保护老百姓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权力,就会变成共产党统治的社会主义;假如老百姓 的生活不能提高,民族主义可能变成危害老百姓的暴虐政权。   孙中山先生所想要建立的文化政治秩序,至今仍然没有一个中国人超越过他, 而且他至今是被大陆、港、台所共同接受的唯一政治人物。毛泽东只通读过三遍「 资治通鉴」和五遍「红楼梦」,而没有读过任何一种稍微象样的世界性的政治、经 济、社会方面的着作,甚至连马克思最重要的着作都没有深读过,他的人生经验大 都是在斗争和整人中度过,只是深谙帝王之术。完全没有现代知识和世界眼光的毛 泽东把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说成是“旧三民主义”,他竟然要用他发明的“新三 民主义”来超越,还把一时的政策当成主义,这已经成为历史的笑柄。   七十二烈士所为之奋斗的理想,以及他们舍己为国的献身精神,在今天的迷茫 之中已经逐渐焕发出光芒,而且会越来越强烈照耀着中国今后的发展道路。   烈士们在民族面临被瓜分的危亡时刻,认为只有推翻腐朽的满清,建立共和制 度,才能够使得民族得到新生。而这个对君主权力限制不多的政治制度,从秦汉建 立以来,已经有两千年了。到了明清时期,制约这制度的一些机制,已经荡然无存 ,这就加速了王朝的腐化,连慈禧这样非常无知而专横之辈,都可以在制度的保护 下长期任所欲为。于是,推翻满清逐渐变成了全民的共识,甚至在新军中也是如此 。例如在3月29日以前两天,广州当局已经风闻革命军将要起事,连忙调集两个巡 防营回广州,包括军官十名。可是,其中有八名是革命党,一人保持中立,一人反 对革命;数月后的武昌起义也是以新军为主力,带动全国瓦解了满清王朝。   孟子曾经说:“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在“无道”的 清朝末年,有许多像七十二烈士一样的仁人志士,为了救国而献身,体现了“杀身 以成仁”的高尚道德境界。此役总指挥黄兴在离开香港时留下绝命书说:“本日亲 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未敢有负诸贤之希望。”可是,由于日期一再变 更,占力量大部份的三百多人和两百多支枪,仍然滞留香港,如果改变计划必将遭 到重大损失,也会失信于捐款和出人力的广大华侨。黄兴不得不在4月27日(农历3 月29日)下午五时开始行动。原来计划十路进攻,实际上发起进攻的只有黄兴的一 路。这一百三十多人直接冲向总督府,凭他们的英勇,胜利占领了督署衙门。但是 若干人战死,黄兴的右手被打断了两根指头。在撤退时,与清兵巡防队遭遇,起义 部队被击溃。牺牲者之中,有归国留学生九人,军人十三人,教员四人,华侨三十 一人,农工十七人,医生一人……。无论死者或生还者,无一人退缩胆怯。这些参 加起义的年轻人,大多数在起义以前,都给自己的父母妻子留下了绝命书。   这是为中国革命而死,为中国的现代化而死,为三民主义的实现而死,何等悲 壮惨烈!他们的死换取了武昌起义爆发,换取了满清王朝的灭亡。   蓝天深邃,天道难知;白云苍狗,人事沧桑。只有清风时时在吹拂着石碑上的 尘埃。只有明月常常陪伴着永远沉睡的七十二烈士。   九十年过去了,烈士们追求的“民有、民治、民享”并没有在中国大陆实现, 毛泽东时代更是血流成河,白骨如山的空前血腥;按照三民主义指引而实现民生主 义的台湾,两位蒋先生的继承者李登辉却把民主作为实现其台独理念的工具,背叛 了三民主义,背叛了中国国民党的神圣事业。   正因为如此,在迷茫中的中国人需要北斗星指路;在困境中的中国人需要重新 举起孙文主义的旗帜,需要学习和发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们的牺牲奉献精神。   我们仰望黄花岗,高岗之上的灯塔正在发出耀眼的光芒,指引了航向,也正在 照亮千百万中国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