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春秋大義的名報人

── 李勇

前聯合日報總編輯        

  在近期出版的《黃花崗》歷史文化季刊第四期中,讀到名報人李勇先生寫的一篇題為「巨大的成就,渺小的人格」批評大科學家楊振寧的文章,衷心的敬佩他滿懷熱愛國族,哀念蒼生的無限悲情,承傳春秋大義的傳統精神,評論是非,辯證善惡。這篇文章評盡記述楊振寧如何忠愛中共政權的過程,如何在言論上行動上歌頌毛澤東的「偉大、正確」,為毛殘殺暴行辯護,以及輕蔑、否定中華民國的存在。所引述的資料豐富,確鑿事實,文情縱橫,筆端流暢,引起共鳴。

  我們這一代逃避暴政的海外中國人,對於中國共產黨奪得大陸政權,推行馬列主義暴政,殺人盈野,滅絕人性,摧毀文化,橫行掠奪,奴役壓榨,民不聊生,帶給中華民族史無前列的浩劫,無不痛心疾首。從 「土改」、「三反五反」、開始大屠殺到一九八九年「六四」血洗天安門廣場止的數十年間,海外傳統僑社廣大僑胞滿懷國破家亡之悲痛,激於大陸同胞親友慘遭迫害的義憤,曾一波又一波的掀起反共運動,遊行示威,抗議請願,從未間斷。雖無法改變大陸政治現狀,而華僑愛國救民的熱情,對暴政的同仇敵愾,因引起國際重視,對中共亦不無威懾之效力。但最使國人寒心的不幸事實,是像作為中國知識分子之頂尖科學家楊振寧一類人物,不顧是非,不辨善惡,助紂為虐,自滅讀書人的志氣,助長獨夫之淫威,誠為我中華民族最可悲哀的事。

  知識分子是非常可貴的。放眼古今中外,社會如無前知早識,文化不會進步,知識分子是新思想、新知識、新技術的倡導者,是歷史進步的動力。凡希臘所謂智者、愛智者,羅馬所謂文士,十七世紀以來,歐洲所謂哲學家,經濟學家,以及近代所謂科學家、文學家、著作家;中國自古以來所謂師、儒、士、聖、賢、哲、文士、學士,和一般稱之為「讀書人」;今日各種以知識、學問、文章、技術,從事精神勞動者,俱可稱為知識分子。文化即人道,知識即權力。人類賴知識文化之功,超於禽獸之上,提高其能力與生活水準。知識分子固然是文化創造者,知識傳遞者,人民教育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更是道義維護者,良心鼓舞者,人性保持者,社會安定者。人類歷史上每當世衰道微時代,或國家被統治者斷送後,就要靠幾個讀書人奮起,撐持場面,

  尤其中國知識分子之所以特別受尊敬,除了因為他們在人文科學、自然科學、文學藝術、教化民眾、提高生產、團結國民、保衛國家、貢獻其心血之外,更懷著極大的責任心,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發揮其為維護平民利益而奮鬥的精神,為捍衛正義不惜犧牲的精神。中國無論儒家、墨家、道家,都以平民代表的資格,本忠恕立場,仁義原則,為平民請命,必要時,挺身而戰,萬一無法,退守方寸之安。但無論如何,不受貲財暴利之淫屈,可殺而不可辱,使寡頭暴君不無忌憚,使帝王權力有所限制,這才是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這種精神教育、鑄造中華民族的靈魂和國格,也就保證了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沒有這種氣概,早就沒有中國了。

  但不幸的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精神,迭受無情的摧殘。第一個有系統摧殘知識分子的是秦始皇,此即焚書詩坑儒生之禍。第二個有系統、有計劃,企圖徹底摧殘知識分子的是毛澤東。蘇聯和受命蘇聯的中共,利用中國戰後的衰弱,中國文化的空虛,進而征服中國,並進而盡力毀滅中國知識分子,以完成其征服。中共以階級鬥爭,政治運動,對知識分子進行打擊,使淪為「無產階級的工具」,實則做共產黨的工具,做俄國人的工具。其最傷天害理的手法,是用恐怖與飢餓的迫害,對知識分子暴露虐人狂與自虐狂,迫使表演一幕一幕「改造」、「坦白」、「交心」的醜劇,其目的,一方面滿足不學無術無知黨徒暴民的報復心理,一方面是破壞中國讀書人之廉恥與自尊心,使變成毛共的精神俘虜,完全受其操縱,供其使用。由此可見共產黨禍國殃民之罪,不僅在於出賣國家,屠殺平民,尤其在於對知識分子的精神凌遲、靈魂污辱,這是絕不可以饒恕的罪惡,這也證明蘇俄唆使中共替其征服中國,要先消滅中國文化(如十年文革)的原因。而要消滅中國文化,就是要對中國知識分子作徹底的摧殘。當知識分子違背了中國文化精神和本身傳統,忘記了責任心與自尊心而自賤自辱之時,就是國家精神崩潰,民族靈魂喪失之日,就出現了虛偽充道德,八股代學問,阿諛說謊即文章,視荒唐為英雄,視符咒為天書,直至公然的恐怖,公然的無恥。

  在這種專制恐怖統治下,李勇批判楊振寧文章指出,如大陸名作家謝冰心要生存,就不能不說違心話,不能不做違心事,「不應該追究,而且應該原諒,這根本不是甚麼風骨問題,而是生死交關的問題。」但榮獲諾貝爾物理獎的美籍華僑科學家楊振寧呢?享受崇高的榮譽,生活於自由民主的美國,處於資訊靈通的時代,有理由有必要本著做人的良心,和中國讀書人應有的道義精神,為民呼冤,揭奸伐暴,伸張正義,為甚麼要「泯滅良知」、「助共為虐」呢?難道對於八千萬人民慘遭暴政屠殺迫害死於非命,對數以千萬計知識分子被判為「右派」而置於死地,真能無動於衷嗎?楊振寧無視中共在大陸種種踐踏人權、滅絕人性的政治運動,竟認為反右運動是必需,大躍進是正確,文化大革命有道理,大飢荒無法避免,把史無前例的屠夫暴君毛澤東,吹捧為「民族救星」。當毛喪命是,楊振寧竟然能面對學生痛哭流涕,大呼「中國豈可沒有毛主席領導!」

  說到此,筆者認為李勇批判楊振寧這篇文章,是承傳春秋大義傳統精神之傑作。

  今天,我們海內外中國人,要救國家,救民族,復興文化,匡正人心,絕對需要發揮春秋大義的正統精神力量。

  孔子生長於一個「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詐,臣弒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篇)的混亂時代,一切言行失去標準,是非善惡混淆不清,真假不分,篡殺淫亂,視為故常。所以,「孔子懼,春秋出」。《春秋》這部書是一部正名的書,使天下思想行為有個公認的是非善惡真偽標準,促使撥亂反治。

  孔子的春秋筆法,只用很少字句來褒貶是非善惡真偽忠奸,簡明扼要,正義凜然,使亂臣賊子看後能知所警惕畏懼,不敢為非作歹,故孟子說︰「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這就是春秋大義的精神表現。在中國悠久的歷史、博大的文化中,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春秋大義」,包括民族大義、國家大義,延伸為政治社會的大是大非。在中國五千年歷史進程當中,有過暴政統治,有過篡竊統治,有過侵略者的統治,更有過漢奸流寇的統治,不論其局面是大是小,都是民族的災害,中國人都不予以承認,決心加以推翻,因而這些統治的箝制,很快就消滅了,這就是發揮春秋大義正統精神力量的效果。

  因此,國家民族雖遭受中共統治五十餘年的災難,中國知識分子慘受摧殘,我們無須悲觀,到底中國人文文化根基深厚,人心未死,士氣並未消亡。大陸民間反暴運動,前仆後繼,為爭生存,民不畏死;知識分子普遍覺悟,恢復自尊心與自信心!著書立說,敢於批判。近年呈現著令人興奮的現象,不勝枚舉。譬如︰一、大陸新生一代知識分子,一般厭惡共產黨專政,要求民主自由,用真名發表文章,在海外報刊發表,大膽批評暴政,令人欽佩。在歷史學家辛灝年教授主編的《黃花崗》季刊裡,及自由時報《民主論壇》等,刊載許多這類的精彩文章。二、海外不斷出版揭露中共統治數十年來如何殘民以逞,倒行逆施的巨著,所列舉屠殺老百姓的確鑿證據,如何集體殺戮達到上級指標,人吃人慘劇在甚麼地方村莊發生,及吃人者被吃者的真實姓名都列舉出來,令海外廣大讀者不忍讀,又不忍不讀。這使中共一手遮天自我粉飾的企圖,歸於破滅。三、中共至令仍自感其政權孤立虛弱,採取一貫的恐怖手段對付異議分子民運人士,但大陸反共志士無畏鎮壓,奮起挑戰,不怕坐牢。基於不能寄望能「和平演變」,逐漸傾向於革命行動。四、最具有諷刺性的,是由中華民國培植出身的楊振寧,七十年代和一些親共學者登報促美與中共建交時,聲言中華民國早在一九四九年滅亡。時至今天,中華民國不僅堂堂正正屹立於世界,位於民主、自由、人權、法制先進國家之列,而且大陸學者鑑於共產主義已徹底破產,掀起研究三民主義高潮,提出「三民主義,建設中國」、「走孫中山的路,這就是結論」。(按︰《黃花崗》刊出一系列大陸學者宣揚孫中山先生理論文章),這是楊振寧所料想不到的。

  最後,筆者要為傳承春秋大義精神揭奸伐暴的李勇先生和所有致力救國救民的志士仁人歡呼,還寄語楊振寧博士和所有擁毛親共人士,勇於反省,激發天良,促中共摒棄暴政,救救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