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走向共和》座谈会 发言选
秦 晋﹕ 中国大陆拍摄的59集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历经数年耗资巨大,可谓历史巨篇。该剧反映了从洋务运动后期到张勋复辟前后约四分之一世纪的重大历史变迁,比较翔实细致地描绘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侵、庚子赔款、五大臣出洋考察、预备立宪、辛亥革命、清廷逊位、民国建立、临时约法、宋教仁被刺、二次革命、洪宪称帝、护国讨袁等许许多多重大事件的巨幅历史画卷。该剧还一扫以往对人脸谱化和对事片面定性之旧习,对西太后、李鸿章、袁世凯以及其他众多满清王公大臣的刻画和描述没有按照中共教科书的盖棺定论,不脱离基本史实原貌,按所涉历史人物的各自的行事风格、地位官价、对国势和时局的认知以较能让人接受的方式将他们展现于百年以后的观众面前。 此剧不仅是清末民初的回顾和历史知识的基本教育,而且还可对当今中国民众进行民主自由的教育和思想启蒙。千家万户茶余饭后坐在电视机前地跟随剧情起伏,接受语言浅显易懂的孙文三民主义,显然比阅读有关民主自由思想理论的长篇大论轻松自在的多。凡中国大陆所出的电影和电视剧,还没有一部能如此清晰地条理地通过主人翁孙文本人宣扬其一生为之奋斗和追求的民主理念,又颇为详尽地展现出了他和他的革命党人几十年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推翻满清帝制创建民主共和的具体实践。剧末国父孙中山关于民主共和的一段独白,虽闻已被斩截,原貌不现,但还是让伟人以自己设计的服饰将民主共和之五权宪政娓娓道来。我们一代的男性相信都曾有过这件中山装,但对这件服装的五个口袋的意义一定知之甚少。胸前两个贴袋和下摆处左右两个开袋分别表示民国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和考试权,内袋意味弹劾权,从而构成中华民国宪政期的五权宪法。左右袖口的六颗钮扣分别代表了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和博爱,民族民权和民生。孙中山先生是否真如剧中以服装口袋宣示五权不得而知,即便是编剧的艺术加工,也可见其匠心独具。 剧中可圈可点处比比皆是,这里再举两例。例一:孙中山宋教仁等选区巡回,有一乡绅接待,抱怨普通百姓文化水准低,民主素养低,即使有选举权也不会行使,只能让他人替代。孙中山说童子五六岁尚未识字,做父亲的是否因为童子不识字而不使学,乡绅答曰正因童子不识字而使学。孙中山进而说百姓不懂民主才应使之学习民主,个人的权利又怎能被他人替代,乡绅无言。这段对白浅显明了,用孙中山先生的循循善诱来点拨当今中共官员拒绝让民众行使民主权利的荒谬。例二:时报记者田沫见国民党籍参议员罗文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之下无奈的屈从就讲了个孩提时从父亲那里听来的故事,猪原本生活在山上,自由自在,被人圈养后,居食无忧,但由人宰割。人若一昧忍辱苟且,不知自身基本权利,该抗争时不抗争,被哀其不幸被怒其不争,就何异于被圈养的猪。田沫的不自由毋宁死的思想精神不仅是对罗文的轻视,也是对中国百姓的提醒。 剧名《走向共和》和剧中清末民初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战欲推翻专制创建民主共和之壮举却引出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陆中国是真正的共和国吗?何为共和国,根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版辞海共和国的定义如下:泛指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政治制度,采取这种制度的国家叫“共和国”。很显然中国的国家代表机关和国家元首都不是由选举产生的,都不是由中国公民选举产生的。当然有人愿意强词夺理说中国的党政机关和领导人是由中国共产党党代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由他们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直接参加国家管理。这一代表就从1949年10月代表到如今超过半个世纪,也不问“主人”是否愿意被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显然不是共和国,却坚称“共和国”,此非指鹿为马即沐猴而冠。 全剧末了一段文字说白看了让人忍俊不禁:“创建共和的重任历史而又必然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伟大而坚强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真正共和国”是与全剧内容、与现实中国国情最为冲突的胡言乱语,有如白壁上人为的污浊之物。但剧观众本人对此段胡话的垫后深表理解,没有这段万般无奈的权宜,这部巨片必然胎死腹中,整个剧组多年心血必然付之东流。又闻国内禁播此剧,窃以为禁得好,本来不见得人人相争一睹,可一经禁播,必然国人的猎奇心态顿生,反到要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惹恼了当局。中国老百姓有的是聪明才智,盗版本正可大行其道,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果百姓除了用眼看用耳听还用头脑想,就定会分析和反思,中国怎么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了历史的倒车。中国有过短暂的民主,但是国运就是那么的不济,先有袁世凯称帝,后有张勋复辟、军阀混战、日本入侵、最后1949年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封建王朝的全面复辟。国号改了,不叫帝国改叫人民共和国了,再叫帝国袁世凯就是榜样;皇冠不带了,龙袍也不穿了,家天下换成了党天下,三叩九拜不兴了,三呼万岁顶礼膜拜还是保存的。孙中山先生要让共和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可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却让共和成了一个名词,一句空话,一个形式。 总之,《走向共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笔者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看一看,看后再想一想,认真体会剧中台词的含义,孙中山先生的独白使用的都是明喻,通俗易懂,用历史来比较和对照一下现实,答案一定就在其中。 最后,向《走向共和》剧作者、导演、出品人、演艺人员深鞠一躬。数年心血制成如此优秀作品,不但娱人,更能醒人,窃以为对中国民众民主自由理念的传播之功效不亚于反中共专制独裁民主人士十数年的奔走与呼号。
杨 军: 看了之后,心情沉重。我只想讲一点,我们应该痛定思痛,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统治下生活了很多年,看了“走向共和”我们知道孙中山先生在93年前早就提出来,共和,三权等,而我们中国绕了个大圈子,到现在还是一党专制,还是一个独裁的国家,我们在海外,看了心情很沉重。这部片子的总监是中央电视台的台长,他们都敢做这部片子,说明可能看到了中国的一线生机,起码我们现在在海外,做的是什么,我们做的可能又象当年孙中山那样,比起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那些人,我自己觉得特别惭愧,比起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我真的很惭愧,我昨天看到报纸王炳章至今仍在狱中,被中国判了无期徒刑,王炳章有四句名言,我看了之后也真的是很感动的,他提出:驱逐马列,复归孙文,推翻中共,重建共和。我原来对王炳章不太熟,但看了他这四句话,我非常的感动,如果我们中国多一些王炳章这样的人,我们的子孙后代将来再看“走向共和”就不会觉得中国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到了海外看张玉宝的,以前我们都看冯友兰的近代史,我们都感觉我们这一代被欺骗,八十年代是宽松了,但不得不宽松,我们已经走向了世界,你不可以再骗我们了,你共产党还能骗我们多久呢,今天出了这个剧,出来后又给禁止了,因此共产党不下台,我们这个国家永远是在徘徊当中,做人要有良心,我们不愿再受欺骗了,今天来我想把话都说出来,我们不愿到今天了,我们还被人嘲笑,还被人愚弄,还是一个专制的国家,还是一个愚蠢的国家,还是江泽民说了算,还是胡锦涛又怎么样,我们应该有一个真正的制度,贪官污吏腐败到了极点,我回国做生意,那副省长就明白说,我儿子24岁,要出国,你给他20%股怎么样,包括李家廷,我跟他吃过饭,那个云南省长,现在被判了死刑,这都是我经历的事情,所以中国走向共和是从我们今天才开始做起,中国叫什么共和,中国就是一个独裁专制,就象袁世凯当年复辟帝制,他粉饰太平粉饰的再好,也没有用,因为他的根已经烂了,因此我们要创造一个从今天走向共和的机会。
秦 晋: 谢谢杨军慷慨激昂感情充沛的发言。这点我与杨军有相近的感受,我相信大家看这部片子是见仁见智的,我的见人见智就在这一点,我想在座谈会后写个东西,在这段时间我也在想,我们的民运为什么一直处在低潮,就是我们一直没有出现孙中山、黄兴式的人物,我们这一代人在从事民主运动的时候,不要说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一点个人的蝇头小利也不愿舍弃,那能做什么大事情,觉得寒渗,看了片子,对比一下更觉得现代民运人士的比不得百年前的,我借杨军的药引子说几句。
唐培良: 我今天很感动,几年前我经常参加这样的会,参加民运的会。在这个会场里,今天熟面孔不多,生面孔很多,但深度要深很多。我看这部电视剧是在报纸上看了施国英女士的介绍,说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因此我花了三天的时间,把这部剧看完了。最受感动的一点,你说他真的也好,翻案也好,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曾经也参加过民运,到现在为止,轰轰烈烈的民运已经无声无息了,为什么呢?象刚才那位女士所说的,电视剧中什么三权分立、民主理念等,我们在参加民运的时候,有几个人真正了解什么是民运,什么是真正的民主理念,什么是共和,没有。而且当时的民运团体内斗的厉害,这种内斗实际上就是把原来在国内接受的共产党的教育全部带过来,海外民运为什么一直处于低潮,就是因为海外民运人士并不知道什么是民主,我看这部电视剧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宋教仁下乡宣扬什么是选举,当一个老乡说他们不懂,就挑几个人教如何填选票,这就是当代中国的情况,很多人说当代中国不能实行民主,因为老百姓素质差,因此宋教仁的这段戏就告诉人们实际并不是这回事,当然我不知道当时中国是不是这样一个情况,但这个戏就起到了这个作用,你说中国的国情不允许民主制度,老百姓没有这个素质,那么老百姓永远到不了这个素质,因为没有人去宣传民主的理念,只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共和,但究竟什么是共和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民主不知道,包括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说我们要民主,什么是民主,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实际他并不知道什么是民主,因此“走向共和”起到了一个启蒙作用。我们搞民运的人,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民主,包括原来在美国搞的一套,什么民联,民阵。孙中山先生他所从事的是真正的民运,包括他的对手也讲他是一个无私的人,他提倡共和,推翻帝制,并不是自己要夺权,他推翻以后,可以让位,他并不是我推翻以后,我就是要当总统,但让位以后他这个理念是不变的,你一定要坚持共和,如果不是共和,他还是要推翻你,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海外民运思考的问题,我们现在说要推翻共产党,老百姓就说你们民运人士还没有共产党行,推翻了你们执政,你们肯定要更差。这是老百姓不了解民运,民运要推行的一种民主的理念,建立一种民主体制,并不是自己一定要去执政,当然他可以去执政,就象宋教仁,他带领国民党去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