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大论战文章之九﹕ 斯大林不是民族英雄 而是民族罪人 ——答王希哲先生 加拿大 辛明
王希哲先生在《为什么中华民国是新中国——王希哲答辛明先生》一文(见《大参考》2003年8月20日)的结尾,没有说明任何理由,就理直气壮地告诉辛明,“至于辛明先生问:“苏联的大独裁者斯大林也可以称为民族英雄’么?希哲回答:当然!”虽然这不是讨论问题的态度,但是辛明还是想与王希哲先生进行一番深入讨论。虽然辛明“缺乏历史知识”(王希哲先生指责辛明语),辛明还是想根据自己可怜的历史知识,告诉王希哲先生,“斯大林不是民族英雄,而是民族罪人。”而且,辛明不愿意以势压人,而是要说出自己的道理。 王希哲先生没有告诉辛明和广大读者,他为什么认为斯大林“当然”是民族英雄,想必是因为斯大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人民赢得了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所以,在此短文中,辛明将集中讨论斯大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是加速了苏联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还是延缓了苏联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是民族英雄,还是民族罪人? 在列宁逝世之后,斯大林为了夺取最高权力,先后杀害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重要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把偌大一个苏联变成了他个人独霸的天下。苏联红军的创始人托洛茨基流亡国外也无法逃脱他的魔掌,被他的契卡特工在墨西哥用斧子砍死。在1936年的“肃反运动”中,斯大林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了好几十名元帅和高级将领,连年仅43岁、前程无量的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1893-1937)都不能幸免。斯大林的疯狂清洗几乎彻底搞垮了苏联红军。赫鲁晓夫在《赫鲁晓夫回忆录》中写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军惨败的日子里,伏罗希洛夫元帅曾与斯大林发生激烈争吵。伏罗希洛夫元帅厉声指责斯大林:“是你整垮了苏联红军。” 斯大林以大清洗大大削弱了苏共政权和苏联红军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他还对独裁者希特勒情有独衷。1939年8月23日,斯大林的苏联和希特勒的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规定双方互不使用武力;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他方的国家集团。当时,希特勒已经进军鲁尔地区、吞并奥地利、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侵占东普鲁士、拿下默默尔地区。他的侵略野心已经大白于天下。斯大林和希特勒签定这一条约无异于给希特勒解除了在东西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因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墨迹未干,希特勒德国即在9月1日从西部大举进攻波兰,正式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波兰军队被德军打得溃不成军之际,斯大林趁火打劫,由东部进军波兰,积极参与了与希特勒的分赃活动。在不到四个星期的时间里(9月1日至9月27日),苏德两国就完成了对波兰的瓜分。希特勒贸然入侵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子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日仅隔8天,这绝对不是巧合。只要稍微有一点历史知识,就无法抹杀斯大林在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上的“贡献”。 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作护身符,斯大林认为他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完全忽视了希特勒德国进攻苏联的可能性。据朱可夫元帅的回忆录《回忆与思考》,在1941年6月,作为副国防人民委员,他曾多次向斯大林报告:德军入侵在即,苏联必须做好防卫准备。斯大林皆一笑置之,认为这是帝国主义在离间苏德关系。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准备就绪的德军以162个师、3400辆坦克、7000门大炮、300万人的兵力大举进攻苏联领土。斯大林获报以后仍然不相信这是真的,仍然把它当成帝国主义离间苏德关系的阴谋诡计。因而,在德军越境进攻几十分钟以后,才有苏军将领自发地率领部下进行有组织的抵抗。这时,希特勒的机械化部队已经使用“闪电战术”攻陷了许多苏军的纵深阵地。 斯大林对苏军高级将领的杀戮、与希特勒的狼狈为奸、以及他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无尽幻想,导致了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的惨败。如果苏联没有辽阔的国土和严酷的冬季;如果只有陆军下士军衔的希特勒在充当德军最高统帅的过程中没有屡犯战略错误,那么,无论斯大林枪毙多少个败下阵来的司令和政委;无论苏联全国军民如何浴血奋战,苏联能否取得那场战争的最后胜利仍将值得怀疑。 然而,经过全国军民的拼死抵抗,苏联毕竟赢得了胜利。如果因此就把斯大林捧为民族英雄,那岂不让人笑掉大牙!斯大林的罪恶统治使苏联人民在战争中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苏联在二次大战中的死亡人数高达两千万,占世界死亡人数的一半),增加了战争的困难程度,延缓了最后胜利的到来。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斯大林的罪恶统治,苏联人民付出的代价将小得多,他们赢得战争的胜利将快得多。因此,斯大林不是民族英雄,而是民族罪人。不单是民族罪人,由于他提前了战争的爆发,延迟了战争的结束,增长了战争的进程,他对全世界人民也犯了罪,也是全世界的罪人。 王希哲先生说:“辛明为‘民族英雄’赋予了他很多理想主义的民主主义色彩。”辛明不敢苟同。辛明说的是:“民族英雄不是人民的主宰,而是人民的一份子,他们把人民视为自己的骨肉同胞。”辛明连民族英雄代表人民都不曾说过,更不要说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了。但是王先生却无的放矢搬出来“‘民族英雄’不是三代表。”乱扣帽子、随意上纲,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做法。这种手段应当是当代中国民主运动的开山者之一的王希哲先生所不齿的。因此,辛明怀疑王先生没有搞清楚“三个代表”指的是什么。辛明之所以有这种怀疑,是因为王先生对于“四项基本原则”也不甚了了。王先生想当然地说:“……共产党领导。这是不可挑战的‘四项基本原则’的第一原则。”但是,这是共产党心里想的,(赵紫阳比较直率,他说过,“其它几项都可以少提,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他们口里说的要比王先生想象的狡猾。邓小平1979年3月30日在中共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官方版本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后改为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一直就列为第三项,从来就不是“第一原则”。 王先生说:“辛明先生把中华民国=国民党”。但是辛明自己从来没有这么“把”过。辛明在文章中说“目前台湾的多党制的中华民国可以算得上”新中国就是明证。“把中华民国=国民党”的不是别人,正是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他们一口一个“党国”,把国民党和中华民国等同起来。在这一点上,共产党再次表现出了它的狡诈。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彻头彻尾、货真价实的共产党党国,但是中国共产党却从来没有承认过。它诡诈地狡辩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王先生说:“在经过必须的一段以党治国的训政时期后……”辛明认为“这是缺乏历史知识的说法”。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从建国的第一天起,就把美国建成了“多党政治、民主选举”的民主国家,根本就没有“经过必须的一段以党治国的训政时期”。 作为这篇短文的结尾,辛明最后有一个问题向王希哲先生请教。如果萨达姆?侯赛因“领导”伊拉克人民打败了美国领导的倒萨联军,保住了他的独裁政权,王先生您是不是认为萨达姆?侯赛因也是民族英雄?如果您这么认为,请说明理由,不要以“当然”答复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