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学者 颂扬日机轰炸下的蒋介石和宋美龄选自《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史》第151-153页中国大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按照日本陆海军航空兵《中央协定》的方针,日本空军在“航空进攻作战”时,“特别要捕捉,消灭敌最高统帅”(按:指蒋介石)。日军在“五·三”、“五·四”猛烈空袭重庆后,曾广播海外,称蒋介石已趋避成都,国民党中央也将迁离重庆。这时,蒋、宋的行踪、命运成了敏感的话题。 1939年5月5日英国路透社自重庆发出的电讯稿率先对蒋介石行踪加以报道称: 昨夜今晨,蒋委员长夫妇同往灾区巡视。 委员长昨命市内一切公私车辆,一律供疏散人员之用。今晨各车辆奉命集中于一指定之地点。有蒋夫人指挥疏散妇孺。⑦ 美国传记作家埃米莉·哈恩记述了其间的经过: ……整个晚上,蒋夫人马不停蹄的四处奔走,监督救难的工作。直到五月五日中午过后,她才有时间照料她自己的孤儿。因为夫人和委员长自己的座车已被用来运送伤患。(一对老夫妇拒绝进入座车,直到他们确信这不是冒犯为止。就算如此,他们还是坚持在入车之前叩了三个头)。夫人只得带了几个随从,乘坐卡车办事。 天空破晓,一队有六千名儿童组成的队伍被送往乡间,城外数里的一处地方是他们的暂栖之地。他们在清晨五点到达之后,吃住立刻成了问题。 在路上,(蒋夫人)他们遇见了那支由孤儿组成的队伍。……蒋夫人下令停止所有用来疏散重庆市民的卡车及私家车。这些车正要空车回城里去,而蒋夫人则命令他们回来载孩子。她站在路中,手中挥舞着旗子,召唤驶来的车子。车内的人一听要载孩子往往立刻掉头就走,而不知和他讲话的就是蒋夫人。这也难怪。因为此时的夫人满脸尘垢,全身衣裳不再整齐,连她的侍从副官都被派去为孩子们张罗吃的了……⑧ …… 目睹眼前这一切,蒋介石称“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的惨绝人寰的惨案”。他还从现场救护时发现:市民蒙难“虽惨不忍睹,可民众毫无怨言”。蒋介石慷慨论述说:“中华民族的正气,自古以来,都是在遭受异族侵略是迸发出来的。任何残忍暴行都不能使我们屈服。” 5月9日,中央社记者在当天的电讯稿中,报道了蒋介石再次前往被难市区视察的详情: 记者适过其地,于蒋委员长去后即熟询民众,无不同声感戴委员长之爱护人民,有高呼“拥护救国救民之中央者”,有高呼“爱戴救国救民之领袖者”。同时戟指怒目,谓日人滥施轰炸,能毁吾人之身家,不能毁吾上下抗日之精神…… 蒋委员长之在渝劝谕民众,中央绝无移动之意。日人造谣技术于此可怜可笑。⑩
注释 ⑦ 同前《东方杂志》第36卷12号第54页。 ⑧ [美]埃米莉·哈恩:《宋美龄传》第215-218页,农村读物出版社1988年6月版。 ⑨ 同前《重庆大轰炸》第125-126页。 ⑩ 同前《东方杂志》第36卷12号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