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新中国论战之一:

 

谁是新中国》的三个贡献


——给辛灏年的一封信

 

前中共“新华社”著名记者

      越共“越南之声”著名记者  庄 思 明

 

编者按庄思明先生的这封信,早于去年就由羊子女士转交给了辛灏年先生,并希望能够在本刊发表。但因辛先生考虑到,这是一封肯定自己著作的信,在自己的刊物上发表可能有所不当,所以才未予以发表。现在,因本刊“论战”的需要,更因为该信已经在香港发表,所以,本刊决定予以转载。为保持这封信的原貌,本刊在发表时,未作改动,只将信中“伟大贡献”等词改为“重要贡献”,余未及。

 

灏年兄:

  我反复研读了大作《谁是新中国》,引起了我强烈的思想震撼。我只能深深感谢你,你花了十多年的宝贵时间,呕心沥血,对中国和世界近代史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把马克思以来共产主义运动“假革命真复辟”的面目,系统、全面、彻底地揭露出来,如实地指出:“中华民国,才真正是全中国人民的新中国”而北京政权实是“中共全方位复辟专制制度”的政权。

 

中华民国才是新中国

  难怪北京暴跳如雷,指使喽啰制造谣言,诬蔑你是国共两党的“高级特务”,对你威胁、恫吓,狂吼“在解决了王炳章之后,就要解决辛灏年了”!这种叫嚣,正是他们心虚理亏的表现,对你来说,恰是最高奖赏!

  这部巨著的伟大贡献,是从理论上和组织上给中共致命的打击。你尖锐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就是“在革命的名义下,既用暴力来夺取政权,又用屠杀来维护政权”的专制复辟理论。你又指出,中共的老子是苏共。中共是苏共“直接策划、操纵、命令和指挥下建立与发展起来的国际专制复辟势力的一部分”。你同时指出,专制复辟七十四年的苏共,一日之间分崩离析;专制复辟了五十年的中共,也必将如苏共一样,在大陆此伏彼起民主自由浪潮冲击下,最终土崩瓦解。

 

 

中共将如苏共土崩瓦解

  这部巨著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认孙中山先生之祖,归中华民国之宗”。高举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的义旗,高喊救国的真理:“驱除马列,还我民国;实现民权,爱我中华”。今天的中共,还在“挂羊头卖狗肉”,口口声声要坚持马列毛,继续愚弄,欺骗大陆老百姓。因此,凡我炎黄子孙,必须奋起砍掉这面黑旗,让大家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所犯下的不是错误,而是史无前例的罪恶;中国共产党犯下的更不是‘左’的错误,而是专制的疯狂复辟与超级复辟”。所谓“左祸”的实质便是“俄祸”,是由苏俄蓄意在现代中国所制造的“俄祸”。因此,必须“驱除马列,还我民国”。

 

蒋介石功垂千秋

  这部巨著的第三个伟大贡献,是以大量事实肯定了蒋介石领导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不朽功勋,把被中共篡改、歪曲、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历史的真实是:中国自古立国以后,三次受到外侵,两次亡国,一次是宋,一次是明。唯一没有亡国,并且全面战胜外侵的便是中华民国。他是当之无愧,功垂千秋的民族英雄。反过来,毛泽东用尽各种阴谋手段,在苏俄帮助下,夺取大陆政权。在他统治中国的二十八年间,害死、饿死了八千万至一亿多中国人。“千古罪人”的恶名,当然是非毛莫属。

 

李慎之希望的年轻人

  “六四”后“不在刺刀下当官”的李慎之先生,多年前给另一个“大右派”许良英先生的信中说:“我早几年就有中国近代史必须改写的想法,但总觉得这不是我老朽的事而寄希望于年轻人”。我想李慎之生前大概未读过《谁是新中国》,否则必会拍手叫绝,欢呼这位年轻人就是辛灏年先生!

  二十多年前,我在北京新华社移居香港,我不断探索中共造成大陆大灾难的原因,我研读了许多在大陆看不到的有关中国的书籍。我发现,著名学者徐复观教授,对中共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他在《论中共》一书中说:“毛泽东的天资、经验,主要发挥在对敌斗争的谋略上;是以共党的组织及群众路线为运用的基础,所以表现得非常突出,使中共获得了政权。但他不仅缺乏一般学术上的知识,即对共产理论,也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所以他在文革中的言论,固然只有‘霸气’而无‘理论’;甚至在语意上都有问题”。(215页)对邓小平,他认为,“邓小平的白猫、黑猫‘只能作一时的修修补补’,不能奠定千百年长治久安的法制”。(224页)他还认为,“大陆的知识分子,假定把二十九年亲身亲闻亲历的情形加以反省,反省出所以出现‘大乱’的原因。则一反掌之间,去伪存真,为国家人民思考问题的思想家便大批出现了。解决人自身问题的思想家,本是从忧患中产生的”。(233页)

 

徐复观看法很深刻

  徐复观先生的看法是很深刻的。大陆不是正在出现许多反思中国五十年灾难史的学者和文章吗?辛灏年这本巨著,正是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群体智慧的结晶!

  我对你有两点建议:

  第一,广泛宣传《谁是新中国》这本书,不只在美国,特别要在香港发行这本书,让香港、大陆、台湾众多关心中国命运的读者,能够读到这本书。我曾买了十多本《谁是新中国》送给美国、大陆、台湾、澳洲的朋友,他们读后反应都非常热烈。

  第二,出版一本《谁是新中国》的缩写本,让没有时间读这本六、七百页厚书的人,能够先读到缩写本。

  撰安!

        庄 思 明  

        2003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