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首頁

 

新聞發佈會之七

 

黃花崗雜誌義工


追悼著名民運人士趙品潞先生

 

著名民運人士連勝德、李進進、葉寧主持追悼會

 

本刊訊】三月二十九日,黃花崗雜誌有多位義工參加了著名民運人士趙品潞先生的追悼會,辛灝年首先發言贊揚他的民運好朋友趙品潞先生﹕一是對得起父母,因為絕不是天下的父母都能夠擁有這樣一個忠於人民民主事業的好兒子;二是對得起自己的國家民族,因為趙品潞曾經對他說過,他干民運就是為了愛國,如果不是為了愛國,那就繼續讓共產黨把中國糟蹋下去好了,何必還要搞什麼民運呢;三是對得起民運,因為他完全依靠自己,認認真真地搞民運,清清白白地做人士,令人欽佩……辛灝年表示,趙品潞一再期望他這個普通學者要堅持孫中山先生民主建國道路的遺言,他將永遠銘記在心。黃花崗雜誌義工民運人士孫耘因與趙品潞先生是多年的摯友,他那流著眼淚的發言,動人心魄,催人淚下(全文另發)。黃花崗雜誌義工,也是趙品潞摯友的民運人士羊子、陸耘、魏玲多人等也在會上發言深切悼念趙品潞,個個令人動容。整個追悼會彌漫著一片愛中國、恨中共的深沉氣息,為多年來海外民主集會所少見。

 

孫雲


品潞,我的兄長,您放心地走好……

 

品潞英年早逝,他的親人和朋友們都很悲傷,我自不例外。

去年十二月底,品潞因肺癌晚期引發胸腔積水而住進ELMHURST醫院時,我專門詢問了癌症專家,耶魯大學的張育明教授。他當時告訴我說品潞大約還有二個月左右的時間,所以我是已經有心理準備的。在最後一次去看品潞和他告別時,我已有了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的預感,所以特意和他握了握手並囑他打電話讓兒子趙磊從南部打工的地方回來,同時我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嫂子。

 

十一年的相處

我和品潞是在一九九三年初認識的。那時他來看望王若望先生,因為我和王老他們是一起分租的房客,這樣我和品潞就認識並成了好朋友。

和他認識後不久,我陪他去中國城職業介紹所找工作。一路上他話並不多,這和以後他給人總是侃侃而談的印象完全不同。品潞他多才多藝,能歌善舞;他用他那特有的雄混的男子漢的嗓音唱的歌曲「中國人」,至今還在我的耳邊回盪。

 

愛國,不愛黨

一九九四年九月底,中共在紐約第一次組織親共人士大游行,紀念中共的「國慶節」;民運人士則針鋒相對,組織了車隊游行抗議中共的專制獨裁。其間品潞和我開的車在孔子銅像附近被數百名親共人士包圍(這也成了第二天的頭版頭條新聞)。當時他們對我們高聲叫罵漢奸賣國賊,品潞則下車,面對人群大義凜然的說道:「同胞們,我們愛國不愛黨!」我記得當時世界日報的魏碧洲先生也在場。多麼正確的回答,多麼響亮的聲音。這和多年以後有人「祇批愛國賊,不批愛黨賊」;共產黨假愛國,他不批;我們要真愛國,他倒要批;該是成了多麼鮮明的對照啊。

 

我們要靠自己站起來

在我們的相處中,我時常聽到他講的一句話是:我們要靠自己站起來。他的這句話給我印象非常深刻。他也的確是靠自己的雙手謀生,從而站立起來的民運人士和工人運動領袖。在他謀生自立的艱難過程中我是見證人。我們一起搬過家,我們也一起攪拌過水泥,我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我們也一起分擔挫折。他力氣很大,一百磅一包的水泥,他左右開弓,一邊一包,抱起來就走;而我兩手捧一包,走起路來還搖搖晃晃。記得有一次我們一起幹活,那位東家悄悄跟他講,你請的這位工人好像不怎麼會幹活,他却哈哈大笑指著我道:你說他,那可是我的老闆!他就是這麼一個樂觀豁達,有自信有能力的人。我為有幸曾和他一起同甘共苦而感到自豪。

 

民運鍾馗

民間有鍾馗打鬼這一說。而在我的心目中品潞就是民運鍾魁。

品潞他為人正直,疾惡如仇,而敢作敢為更是他的特色。為此我們以前還不時能聽到或看到有關他與人發生爭執的消息和報道。現在他人已經離我們而去,這樣的消息和報道以後不會再有了,而往事祇能作為我們永遠的回憶。我相信不管是他的朋友還是以前和他有過爭執的人,都會對他的道德人格發自內心的敬佩。因為他是個公私分明、從不因私與人爭執的人。

 

他的追求和願望

有道是「賢於內而及於外」。品潞從事於偉大的愛國民主運動是他熱愛家庭、和睦親友的一種外延。從參加八九民運到浪跡海外,他這種對家庭的愛和對國家人民的神聖職責始終堅定如一。

對家庭,品潞一直希望他心愛的兒子快快長大成人,能像他一樣成為一個正真的男子漢。

對國家,雖然他不能親自看到共產專制被推翻的那一天,但他一直希望這一天早日到來。他這種對民主的執著追求,他對家庭的愛,他對國家的忠誠與責任感都是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和表率。我們祇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完成品潞未完成的民主追求和願望,來告慰他的在天之靈。

品潞,我尊敬的兄長,您要放心地走好……

 

第九期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