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運讚
凜凜千古
自從四月中旬,北京學生發動愛國運動,兩個月來,如春雷乍響,震驚全球。電視報章,不斷傳出使人驚心動魄的畫面──百萬人和平請願、三千學生大絕食、以一人血肉之軀攔截十八輛坦克、幾千人並肩携手橫眉冷對著機關槍口、在軍隊重重圍困下而興辦民主大學……對著這些壯烈的場面,中華兒女仿佛感到一次民族的呼喚,再一次觸及到了民族的靈魂!不但炎黃子孫被感動,全球有良心正義的人莫不同聲讚嘆。所以這次學生運動,其波瀾之壯闊,無疑的超過世界歷史上任何一次學生運動,而其遭遇之慘痛,亦超越世界史上任何一次學生運動! 用絕食的方式要求與政權對話,用携手靜坐以迎接坦克機槍的圍攻,不要求絲毫個人的私利。而自我犧牲對政權作死諫,這是何等莊嚴、何等勇敢、又何等高貴的行誼!他們為了民族的前途,不惜殺身以成仁,捨生以取義。所以這次學運,它的目標雖是政治的,但其意義,已遠超越政治。它顯露出人格的光輝與尊嚴;它向全人類表示,中國青年實秉賦一種高貴的品質;它洗去近年來世人認為大陸上的中國青年都無情、自私、祇向錢看的壞印象;它證明中華民族是一個有高貴品質的民族;同時證明中國文化有其極可珍貴的一面。連美國總統布什也被感動,他勉勵美國的青年去效法北京學生的道德精神。 道德不是循常蹈故,它是發自內心一番最真切的感情。維其情之至切,於是可以摒除一切利害得失、生死榮辱,用赤裸裸的心去擁抱正義的行為,故謂「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既足於內,無待於外,所以道德行為並無固定的格式,更未必與流俗的觀念相適合。以血肉之軀,擋冷酷的坦克巨輪,這種大勇行為,豈合乎流俗?三千學生絕食,至休克二百餘人,他們對理想追求的堅定,又豈是流俗之人所敢想望?六月四日坦克合圍,以赤裸裸的生命,對冷森森的鐵輪,常人必以為不智。幾十萬軍隊已重重圍困,而競興意辦民主大學,這種圍城講學的精神,又是何等氣度?古人云:「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學生們堅持七星期,在圍城之中,携手高歌,視生死安危如無物,豈非從容就義?有人認為他們太天真,少不更事、不懂政治。不錯,他們都太天真不懂政治,然正惟其天真無邪、不懂政治,乃愈覺其生命之純潔可貴。凡此種種,皆拔乎流俗而使人歌泣讚嘆、感動奮發,是之謂「立德」。中國人以「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而以「立德」冠其首。「立德」不是流俗中「好人」之謂,必其行誼卓犖不群,其流風餘韵可以風動百世,使人聞之而興起者。北京學生今日可謂「立德」矣! 我每次在螢光幕前,見到北京學生之軒昂磊落、從容就義的氣概,總不期然於腦際浮現出歷史上踐仁蹈義而死的豪傑義士,而正對眼前的却是些二十歲左右的青年人,這群青年人竟與古往今來的豪傑義士相比肩而絕無愧色,乃不禁為之心折。他們以青春之年而赴死,固然可憫;然而生命的價值,原不問久暫,與其卑微猥瑣而苟且偷生,何如充實光輝、軒昂磊落而赴死!這番道理,惟中國人體會為最深。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既聞道矣,生命已圓滿無憾,則雖死亦何所恨?故踐仁蹈義而死,是之謂「成仁」,所以仁義當前,生死可以輕一擲,此之謂「大生命」。可敬的北京青年學生們啊,你們竟為民族的前途,輕擲其凜然的生命! 兩月前,我常被北京學生的行為感動得熱淚盈眶。我從事教育多年,自愧德操勇氣,遠遠不如眼前這一群青年學生,爰草此短文,表示我對他們的欽敬與對死難者的哀悼,並為之讚曰:「凜凜千古,烈烈英魂,大哉生命,取義成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