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期首页

 

发扬王炳章精神

再造民运第二春


著名民运人士  王 策

 

  今天,在王炳章先生蒙难系狱二周年之际,《黄花岗》杂志社向他颁发“黄花岗精神奖”,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是对王炳章二十多年来从事中国民主运动的崇高精神的充分肯定。这一颁奖活动将使王炳章的精神得到应有的表彰,并将激励我们所有从事中国民主运动的新老朋友们,在目前海外民运的无所作为中振作起来,走出低谷,再造民运第二春。

  什么是黄花岗精神?依我的理解,这就是为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的伟大事业,敢于冒险犯难,奋进搏击的精神;这就是屡仆屡起,永不言败的精神;这就是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精神。自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和同盟会十年多年间,先后举行过十多次起义均告失败。1911 427日广州起义,更是在明知要失败的情况下而勇敢发难。林觉民等许多烈士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写下绝命书,奔赴战场。一役真是碧血横飞,浩气长存。孙中山说:“是役也,集各省之精英,与彼虏为最后之一搏,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义举已震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同年十月爆发的武昌起义,就是对此役的响应,使辛亥革命得以成功,黄花岗精神终于使满清专制王朝轰然倒塌。

  王炳章的精神和黄花岗的精神是十分一致的。王炳章在1982年底宣布弃医从运,走孙中山民主救国的道路,创办《中国之春》;1983年成立“中国民主团结联盟”,在海外首举民运大旗,这就是他的冒险犯难,敢于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1989年民联发生“倒王风波”,王炳章被自己一手创立的组织罢免开除,尽管受此伤害与挫折,他依然是坚持民运,不屈不挠,先后参与筹组了中国民主党,中国自由民主党及中国民主正义党(非今日之所谓中国民正义党)等等,这表现了他屡仆屡起,永不言退的精神。1998年他更是闯关回国,组建反对党,这表现了他为民主事业敢于置个人的安危生死于度外,深入虎穴,放手一搏的大无畏精神。可见王炳章精神也就是黄花岗精神。

  我想在座的许多老民联的朋友,可能也都是在王炳章精神的感召下参加了中国民主运动的。我本人就是追随王炳章走上民主运动之路的一个例子。我是1983年底出国来到西班牙的,听我姐姐说有个中国留学生叫王炳章的,拿到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发表声明,发起民主运动。我得知后就非常激动。因在西班牙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我托香港的朋友为我买了本《争鸣》杂志,上面有《中国之春》的广告,我就同王炳章联络,加入中国民联,建立了西班牙分部。85年我到美国留学,在洛杉矶和王炳章初次见面。王炳章是个非常健谈的人,给人的感觉是很有信心和鼓动力,而且头脑清醒,条理分明,具有领袖的魅力。可以说此次见面,结下了我们此后二十年在民运路上息息相关的情谊。

  在89年民联的“倒王风波”中,我同绝大多数的民联成员一样,反对在未经调查、证据不足、不合程序地强行罢免王炳章的常委职务,为此我作为“保王派”而被中国民联扫地出门,后来在去参加洛杉矶民联四大时,被挡在门外,不准入场,甚为狼狈。民联的倒王分裂使我对民主运动的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十分痛心,就想退出民运,从此不干。我不像王炳章,他是屡仆屡起,永不言退,而我则是个随时想退的人。记得90年在俄亥俄州的自民党会议期间,我同林樵清说过,每参加一次会议总想下决心下次不来了,结果你劝一句,他叫一声,下次还是身不由己的来了。

  说起来王炳章对我寄希望甚深,对我的一些文章也赞赏有加,在我屡屡思退的时候,都是他鼓励我,坚持忍耐,再接再励,使我能继续在民主运动的道路上、步履蹒跚地一直走到今天。

  93年自民党在康州举行了三大,王炳章推荐由我出任主席,经不住大家的劝说,我答应出任,但由于我对民运内斗深恶痛绝,所以提出的条件是我只做一届,在我任期内,大家不要内斗,好让我“完身而退”,想必当时在场的人还会记得我的话。自民党在我任主席期间总算没出现内斗,并在95年达成和民联阵合并,民运组织的联合似乎出现了新的转机。但遗憾的是,97年我出任民联阵--自民党主席之后,组织又再次生了分裂。我也深感自己无德无能,无力整合这一新的联合体,使民运组织联合的前景再遭挫折,有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98年初,炳章兄闯关回国,推动国内民运,这使我受到很大的鼓舞。这也符合我任民联阵--自民党主席竞选诺言中提出的要将海外民运转为国内民运的方向,再加上中国民主党的筹备工作,正在国内展开,国内民运似有可为之势,这使我终于在98年底步王炳章的后尘,毅然踏上返国之路,以期进行上书与组党活动。回国后旋即被中共当局投入监狱,备尝艰辛。

  想不到在我受三年炼狱之灾出来不久,炳章兄竟遭中共绑架回国,被判以无期徒刑。想起炳章兄现在正身陷囹圄,倍受煎熬,真使我这个铁窗过来人感同身受。

  我想我们这些十分平凡的,有血有肉的人,无意危害社会,也不想伤害什么人,只是为了中国人民的民主自由,为了子孙后代有更好的明天,而走上这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为此却要容忍诬陷、冤屈、批斗、羞辱、逮捕、监禁等等打击磨难,而一路上尚能支撑过来,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一种“苟利民主,生死以之”的民主革命精神,也就是黄花岗精神。

  今天我们在这里为王炳章颁发黄花岗精神奖,纪念他系狱两周年,真使我感慨万千。我想我们最好的纪念就是要使他开创的海外民主运动,重新整合出发,再造民运第二春。

         2004年06月23日于马德

 

第十期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