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中國政治思想看兩岸現況及未來 美中區三民主義大同盟祕書長 郭自生
在長篇歷史電視連續劇《走向共和》中,醫學博士孫文說:「大清國人人有病」,也就是說「愚昧之病」。他開的處方就是《走向共和》。宗教家強調世界上最大的病就是無明,也就是沒有開悟,缺少智慧。我們通常說:「要努力才會成功」但是努力的方向不對還是不會成功的。有了智慧才能把握住方向,作事才會成功。有許多人很聰明,考試得第一名,但是做事卻不一定比智商差的人行。古今中外有許多有智慧的人留下很多話語,有關政治思想方面,還是以中國的最為完善。 《禮運大同篇》所描繪的大同社會到今天還被公認是政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治國、平天下最大的道理就是天下為公的「公」字。沒有公平無私的心,如何做到「選賢與能」。一國的興衰與當權者心中所想的「大公無私」還是「以私害公」有絕對的關係。 毛澤東因為私心太重,才會實施「一黨專政」、「文化大革命」、搞鬥爭、把人分為紅五類造成外行領導內行,人民沒有言論思想自由,這是共產黨統治大陸後最黑暗的一個時期。而當時的蔣中正奉行國父思想推行三民主義、五權憲法,把建國分為軍政、訓政、憲政三時期以《禮運大同篇》所描繪的大同社會為目標認真在做,以為返攻大陸做準備。一來一往,台灣開始領先大陸。 到了鄧小平時代憑著他的智慧基本上修正了共產主義錯誤路線,強調不管黑貓白貓祇要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的改革開放政策,才建立了今日大陸經濟起飛的基礎。當時的蔣經國嚴格要求部署的品格、開放兩岸探親、以「大公無私」的智慧開放黨禁、報禁、大力提拔台籍青年,「選賢與能」及品德第一的結果,造就多位優秀的閣員,繼續以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來建設台灣,推動十大建設,並進入憲政時期,造成台灣經濟起飛的世界奇跡,拉大了台灣領先大陸的差距。兩岸基本上是各在自己統治的基礎上良性競爭,沒有軍事衝突,而台灣正加速朝向(禮運大同篇)的境界邁進。 江澤民時代繼續執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經濟政策,因此經濟持續進步,但是「一黨專政」私心還在,政治上還是沒有言論自由,「六、四天安門事件」導致海外民運之興起。收回了香港後積極推動「一國兩制」,對當時的李登輝總統所推行的「明統暗獨」的台獨政策給予多次的文攻武嚇。沒想到反而變成李登輝競選總統連任的最佳助選員。李登輝在總統任內,不認同中華民國、中華文化、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以日本人為榮,暗中支持民進黨、分化國民黨造成新黨及親民黨的成立,打壓外省籍人士,製造族群對立以達政治利益,再加上江澤民的文攻武嚇助選終於讓民進黨的陳水扁選上了總統,造成中華民國第一次政黨輪替。李登輝的「以私害公」用人以綠色為考量不管品德,這和共產黨把人分為紅五類、黑五類的心態是一樣的,所以他不但做不到「選賢與能」,反而把蔣經國留下的許多優秀官員打入冷宮,所以他能把國民黨政權弄垮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由於陳水扁選上了總統後發表「四不一沒有」以安撫美國及中共對台獨的疑慮,由於私心太重言行不一,民進黨本來就缺治國人才,但用人繼續以培養綠色為考量「選賢與能」完全做不到,四年後由於治國無能,總統競選連任無望,為了轉移焦點強力推銷三月廿日把「歷史性公投」和總統大選綁起來,並強力介入中選會執行有利他的規定,再加上疑雲重重的選前槍擊事件,及國親律師團向高等法院提出包括數十冊附件的證據與調查方法,列出十二大類的選務違法型態共廿多萬筆,把此次大選的公正性弄得蕩然無存。當權者心中祇有私利,不管嘴巴說的多好聽,所做的和說的不一樣,還是不得人心的。 中共國台辦在今年五月十七日以接受中共中央授權的方式發表正式聲明,批評陳水扁過去四年任期當中自食「四不一沒有」承諾,將兩岸關係推到危險邊緣。聲明中並提出了「五個決不」的立場,強調中共對「台獨」決不容忍;但同時也提出了七項主張,包括呼應陳水扁曾提出的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以及共同構造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框架等,前提是「承認世界上祇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最後並強調「在中國人民面前,沒有任何事情比捍衛自己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更為重要、更加神聖。我們將以最大的誠意、盡最大的努力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是,如果台灣當權者鋌而走險,膽敢製造「台獨」重大事變,中國人民將不惜一切代價,堅決徹底地粉碎「台獨」分裂圖謀。」由於陳水扁不可能改變他的去中國化即台獨路線,因此兩岸的現況是朝向戰爭的方向進行,這是大多數中國人所不願看到的。今天台灣的「台獨」問題其實是中共造成的。中共說,「在中國人民面前,沒有任何事情比捍衛自己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更為重要、更加神聖。」將心比心,中共以任何方式對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打壓,難道不是助長台獨勢力的原因嗎?一心想要統一,做的事卻是助長獨立,顯然智慧被「我執」與私心蒙蔽了。然而今天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在歷史上才是推翻滿清的正統,正統的中華民國可以讓叛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獨立,這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哪有叛亂的不讓正統獨立的問題。然而今天中共領導人卻利用大多數中國人反台獨的思想,一步步製造戰爭氣氛,以為有了大多數人民反台獨的支持,攻打台灣就有了正當性,這是完全沒有智慧又不負責任的做法。這就像下圍棋一樣,一百個段數低的人不一定能贏一個段數高的人。大多數的人祇能看到目前狀況的下一、二步,有智慧的人卻能看到目前狀況的下一二十步,甚至更多。因此打著大多數人民支持的政策,也不一定正確及有智慧。因為大多數人民經常被政客們所左右。別忘了希特勒也是受到當時德國全國上下的支持的,因此太迷信民主而不注重個人的品德及智慧是今天很多人的毛病。所以不管是民主還是集權,「選賢與能」才是所有政治思想最基本的道理。而能否做到「選賢與能」,當權者心裡到底是為「公」還是為「私」則決定了一切。國父孫中山看到了這一點,他除了講三民主義、五權憲法而外,特別強調「博愛」。宗教家所強調的「愛」和政治家所強調的「公」,走到最高處其實是一回事。因此開放宗教自由,其實不但能治療大陸改革開放後一切向錢看這種社會道德沉淪的病,也能夠一併解決貪官污吏的問題。今天的中共領導人不僅做不到還要繼續打壓「法輪功」,說別人是「邪教」,還不是私心而已,怕宗教勢力起來後威脅到中共政權。這是和當時的統治者將耶穌基督釘到十字架時的心態是一樣的。 今天中共的領導人應該會發現,經過百年實際的運作,兩岸執行的政策祇要愈接近國父所創的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則國勢愈強,反之愈弱。因此如能放下一黨之私心拿出大智慧,接受國父所創的三民主義、開放黨禁、實行民主、開放宗教自由、在沒有任何先決條件下,馬上就做到「五一七對台聲明」的下面七點: 1. 恢復兩岸對話與談判,平等協商,正式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共同構造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框架。 2. 以適當方式保持兩岸密切聯繫,及時磋商解決兩岸關係中衍生的問題。 3. 實現全面、直接、雙向「三通」,以利兩岸同胞便捷地進行經貿、交流、旅行、觀光等活動。 4. 建立緊密的兩岸經濟合作安排,互利互惠。台灣經濟在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優化產業結構,提升企業競爭力,同大陸一起應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挑戰。台灣農產品也可以在大陸獲得廣闊的銷售市場。 5. 進一步密切兩岸同胞各種交流,消弭隔閡,增進互信,累積共識。 6. 在兩岸關係的祥和氣氛中,台灣同胞追求兩岸和平、渴望社會穩定、謀求經濟發展的願望將得以實現。 7. 通過協商,妥善解決台灣地區在國際上與其身分相適應的活動空間問題,共享中華民族的尊嚴。 如此兩岸要想不統一都很難。這才是孫子兵法所說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最高境界。這不但解決了「台獨」問題、海外民運問題、「法輪功」問題,更解決了中國在歷史上統一的大問題。當然,這等大事非得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做得到。 人的智慧是可以修練的。《大學》在開宗明義中就說而『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並強調在『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前必須要『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書中更進一步提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六個修養程序。這與許多佛教修行者藉著打坐而開悟的道理是一樣的。《大學》從內在的德智的修養,到外發的建立功業,將一切做人的道理,闡發得詳明透徹。大學就是熔儒家道德哲學與政治哲學於一爐的博大學問。中國政治思想是強調個人修身為主,此修身非一般人所認為拿個博士學位就可以治國、平天下。而是從「止」、「定」、「靜」、「安」、「慮」、「得」的方法修得智慧。有了智慧做事方向才不會錯,努力才會成功。而一般大學卻無法教「智慧」,還好有智慧的在世名師從不缺,祇要下決心求智慧,自修或拜師都好。 由於智慧經常被「我執」及私心所蒙蔽,但是可以從打坐而開悟。因此當權者祇要心中有一個「公」而做到「選賢與能」,天大的問題都能解決。我們看看現在的國民黨就知道,雖然繼承國父思想、三民主義實施五權憲法,但是自從李登輝當權到現在連戰當家,由於私心太重,每一次選舉時都是「本土」考量,黑金實力為主,一切為勝選的考量,「選賢與能」從來不是最高原則,因此在選舉時總是出現能力差的當正,能力強的當副的配對如林洋港(正)配郝柏村(副),連戰(正)配宋楚瑜(副),現在正孕釀著王金平(正)配馬英九(副)。選舉輸了並未抓到問題的核心,以為祇要推出本土人士,提出執政論述就能勝選。看看今天國民黨的人才,沒有一個是李登輝及連戰所培養的。今天的馬英九還是蔣經國所培養的。去不了私心,做不到「選賢與能」,再好的國父思想、三民主義、五權憲法到了手上一樣失去政權。 因此兩岸的未來的發展很大一部份取決於當權者的智慧。尤其是中共領導人的智慧。如能除去私心,放棄一黨專政,改走民主制度,則中國的統一必將完成。即使以後出現一個不會治國的當權者,也祇是一個政黨輪替而已,中國還是統一的。否則繼續一黨專政,祇要出現一個像陳水扁不會治國的當權者,國父推翻滿清的例子將再度出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