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万香港市民上街游行要求普选(组图/视频)
综合新闻
多维社记者香港报导/香港大游行组织者人权阵线宣布,有53万香港市民不顾高温,参加了7月1日的大游行,要求获得更多的民主,要求北京给予更多的选举权。7月1日是在香港回归中国大陆七周年纪念日。
由民阵发起的大游行,历时五个半小时后,在晚上八时宣布结束。民阵宣布共有53万人参加游行,警方估计游行人数20万人。
香港今天气温35度,由于天气太热,香港民运团体原来以为不会有这样多人参加游行。
人权阵线发言人说洪令育说,今天天气这样热,还有这多人出席,已经创造历史。香港人民正在为民主奋斗。
今年大游行的主办者也是去年“七一”大游行的主办单位--民间人权阵线,今年游行的主题为“争取07、08普选”。
今天香港的「七一」游行,主办单位及泛民主派因为内部矛盾,事前未能统一提出「还政于民」的口号。但各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要求民主普选。
民阵成员之一李卓人表示:中央官员近期言论温和,表达善意,希望缓和参加七一游行人数,不过,今天仍然有超过四十五万人参加,显示市民用「脚」表达对争取民主的决心。
他欢迎中央表达善意,但认为最实际行动是能够听取港人对争取零七零八年普选的讯息。
前线召集人刘慧卿认为,市民在炎热天气下游行,表达要求普选及还政于民的诉求,特区政府及北京政府应该作出回应。她表示,虽然人大常委已决定香港零七年及零八年没有普选,但基于市民对普选的强烈诉求,希望中央考虑作出修改。
示威現場
金鐘人流
![](hk_7-1-2004_files/71p024.jpg)
下午五時許工人清理維園垃圾
![](hk_7-1-2004_files/71p023.jpg)
人流擠滿灣仔六條行車線
![](hk_7-1-2004_files/71p021.jpg)
人流經銅鑼灣去中環
|
|
![watch 收看](hk_7-1-2004_files/videowatch1.gif) |
遊行人士感想 | |
|
|
![watch 收看](hk_7-1-2004_files/videowatch1.gif) |
遊行人士感想 | |
|
|
![watch 收看](hk_7-1-2004_files/videowatch1.gif) |
遊行人士傍晚到達中環 | |
|
|
![watch 收看](hk_7-1-2004_files/videowatch1.gif) |
民陣譚俊彥下午五時許公布遊行人數達35萬人 | |
|
|
![watch 收看](hk_7-1-2004_files/videowatch1.gif) |
港大學生會外務副會長馮英倫講述訴求 | |
|
|
![watch 收看](hk_7-1-2004_files/videowatch1.gif) |
聖約翰救傷隊霍偉強監督公布截至下午四時的急救個案 | |
|
|
![watch 收看](hk_7-1-2004_files/videowatch1.gif) |
民陣下午四時廿五分宣布人龍己抵政府總部
| |
|
|
![watch 收看](hk_7-1-2004_files/videowatch1.gif) |
民陣發言人李卓人滿意遊行結果 | |
|
|
![watch 收看](hk_7-1-2004_files/videowatch1.gif) |
遊行人士下午二時半離開維園向政府總部進發 | |
|
|
![watch 收看](hk_7-1-2004_files/videowatch1.gif) |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組織部主任韓連山講述老師遊行原因 | |
|
|
![watch 收看](hk_7-1-2004_files/videowatch1.gif) |
遊行人士的消暑方法 | |
|
|
![watch 收看](hk_7-1-2004_files/videowatch1.gif) |
中午遊行前維園情景 | |
|
|
![watch 收看](hk_7-1-2004_files/videowatch1.gif) |
遊行前警方東區助理指揮官趙蟾雄講解交通安排 | |
|
|
![watch 收看](hk_7-1-2004_files/videowatch1.gif) |
參加遊行的各式標語訴求 | |
|
|
|
专制集权惯性所为
上贴者: 小杰 06-28-04
当局对香港民主党及广大港民要求在二○○七年直选特首、二○○八年直选香港议会的要求,大张旗鼓地和兴师动众地进行所谓的释法。其目的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以极权专制的方式肆意剥夺港民自我选择领导人的权利!在北京的极权专制主义党和极权专制主义政府看来,实是惯性所为,这一点也不奇怪的。诚如历史告诉我们,北京政府从来不希望其统治下的人民获得任何民主自由,也更不希望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的。无论对于我国十三亿的人民,还是对于香港的六百万港民,北京政府的专制立场是一以贯之的,是与时俱进的,更是开拓进取地流氓无耻的!
--------------------------------------------------------------------------------
分析:香港人的怨气难消
上贴者: 张大秋 06-28-04
BBC中文部记者戴维发自香港:
在本周四的香港主权移交七周年纪念日,据报将会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在过去七年里,每年七一主权回归纪念日都会有示威游行
虽然说不上是“怨气冲天”,但是“愤懑填膺”和“牢骚满腹”却是我在主权移交七周年前夕对于香港市民的印象。
回想七年前在香港报道主权移交盛况时,尽管当时香港市民对于九七年后新的特区政府管治前景心存疑虑,由于“一国两制”的许诺,原港英当局的领导班子全部留任,以及富可敌国的外汇储备,香港市民依然充满期待和憧憬。
然而,弹指间,七年过去了,在回归七周年纪念日竟然又会举行一次万人空巷,几乎全民出动的大示威!真使我感慨万千!
“不庆祝、搞游行”
按理说,七年前,董特首的首批政令就是把七月一号定为香港的法定公共假期,以资庆祝那末,在这一全民假期里,真应该张灯结彩地庆祝一番才不辜负订立这一公共假期的初衷才对!
但是,在过去七年里,每年七一主权回归纪念日都会有示威游行,去年竟然出现50万人上街游行的壮观景象!
虽然组织者声称,今年示威游行的规模会小一些,预期只有30万名示威者参加,但是在这个只有700万人口的城市里,除了老幼病残不能上街游行的市民以外,这几十万名示威者都是符合资格的选民,大概也算是民心所在吧!
这几十万名示威者为什么不去搞庆祝活动反而冒着酷暑,迎着烈日,高喊着口号,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呢?为什么连罗马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陈日君也呼吁香港的天主教徒在7月1日参加大游行呢?
这一问题不但反映出民心思背,也正是当前香港的症结所在!也正是香港特区政府与民主派双方都希望化乾戈为玉帛、转戾气为祥和之处!
‘降温’
在大游行前夕,朝野双方动作频繁:首先,董特首主动约见民主派议员,寻求沟通以及解决分歧,他还答应代表民主派议员在回乡证问题上请求中方疏通,以示善意。
李柱铭曾是北京的“眼中钉”
另一方面,民主派方面也接过橄榄枝,应约赴会,予以积极肯定。
资深民主派议员刘千石还主张走温和路线,争取与北京政府沟通和对话。
另外一位民主派人士,香港思汇政策研究所行政总监陆恭惠则呼吁在7月1日游行时,以笑容而非怨愤来宣示民主的要求。她说,人们可以在爱国的同时带着微笑来要求民主。她认为,把七一游行定?#123;为庆祝,相信会有更多人参与。
这样一来一往,朝野双方和解的说法甚嚣尘上,甚至还传出民主派立场软化,内部出现分歧以及挑拨离间的指称来。
据说,尽管这次游行不会使用“平反六四”和“结束一党专政”等过度刺激北京中央政府的口号,但是据说将会用“还政于民”这类口号的。
民主派的温和成员甚至要求取消“还政于民”的口号。著名民主派人士李柱铭表示,他们可以使用诸如“争取民主”、“捍卫自由”等口号。
“非一日之寒”
不过,还是董建华说得好:虽然双方会谈的气氛良好,民主党与北京当局的关系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难以在短期内解决分歧。
中国全国人大香港区代表邬维庸说得更为精闢:香港的主流观点觉得宣洩是解决怨气的方法,但这样只会令怨气加深,所以香港人不应该存有以为游行便可以消除怨气的幻想。邬维庸还说,香港人与中央关系恶劣,是因为香港人发表意见时,不理会中央的感受。
那末,为什么在过去七年会出现“冰冻三尺”的分歧以及“难以宣洩”的怨气呢?这也正是在主权回归纪念日不举行庆祝反而上街示威的根本原因。
平心而论,在任何一个真正民主与自由的社会里,绝对不可能出现人们会考虑到中央政府的感受而需要压抑自己怨气情况的反而只会出现政府千方百计地主动顺应民意以期获得选民的支持。
民主进程
看起来,只有按照基本法加快民主进程,也就是在2007和2008年实现特首和立法会双直选,才会从根本上扫清这种“怨气”的根源。
对此,香港特区以及北京中央政府需要认真考虑。而不对这种怨气的宣洩进行干涉也正是对于一国两制承诺的考验。
我觉得,游行示威中口号的内容将说明香港市民的怨气所在,而参加示威游行的人数则可以反映出怨气的规模,也就是民意走向。对于这些,全世界媒体都在密切关注。
--------------------------------------------------------------------------------
和解跨过一线就是投降
上贴者: 张三一言 06-29-04
和解跨过一线就是投降
张三一言
【一】中共为甚要在香港“激活”和解
原因是中共的傀儡董建华政权产生不合法在政绩恶劣状态下香港人蜂起反对对不合法的政权容忍度降低中共在香港的政权出现合法性危机。七一大游行和区选民主派大胜是其标志。解决政权合法性危机中共惯用而有效的办法是完全彻底干净消灭反政权力量。但在香港经过爱国者执政攻势释法封死民主之路用黑社会手段迫名嘴收口都无法消灭港人在七月上街和九月投票可能选出民主派议员过半数的执政危机无可奈何之下也顾不了曾经辱骂民主派是卖国贼逢中必反反中乱港分子投靠外国反华势力的颠覆分子一小撮搞港独分子不给民主派回大陆誓死不与民主派见面声称不与民主派沟通不等于不与港人沟通等等视民主派如不共戴天死敌。突然面不改容心不跳地由曾庆红亲口说出“中央与民主港无矛盾”的惊天地动谎言即和解讯息。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共在香港与港人民主派搞和解是因为港人民主派是一股独立于中共不受中共控制又不能被他们消灭掉的力量。没有这股独立力量中共只会当你和国内例如“盲流”被迁拆户等一样只需要你执行指示和政策绝无沟通协商和解的必要。君何曾见过中共与地富反坏右过去的资本家现在的民运人士法轮功进行沟通和解所以在专制社会里民众与专制统治者较量的金科玉律是立足于民众自身依靠和累积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力量对统治者施压。所有的所谓体制内改革党内民主改良等等离开民众压力这条金科玉律都是废话。
【二】中共和解想达到甚目的
缓和香港社会矛盾,取得香港傀儡政权的合法性,稳固政权。
很明显香港民众对和解的理解和期待是和统治者对立的。港人要的是改善生活、维护和争取权利实现社会正义中共以稳固政权为最终目的而专制政权本身又是建于社会不公义和剥夺人权基础上的所以稳固政权正好与民众要求相矛盾。把不义和剥夺人权的中央与要求社会公义和人权的香港人民民主派说成无矛盾真是天光化日之下的天方夜谭。
只要中共发现用其它手段也能够达到稳定香港傀儡政权的目,和解就会施之如利弊屐了更可能的是重复或更甚地再来一次港式文革港独卖国贼大山又压下来。和解也就就完全变成我说你听我指你做的东西了。
【三】和解的条件是甚
中共和解的先决条件是我是主你是从是皇帝对奴民的训话这是党不会放弃的沟通先决条件(当然不会赤裸裸如是说而是用曲解一国两制达成)。党要求的对下属训话实质就是要求民主派放弃民间的独立地位置之为诸如国内党养“民主党派”那样的地位。港人和民主派的条件是对等对话和坚持民主底线其实质是维持民间的独立地位。党的条件是港人和民主派不能接受的同样港人的条件党不会接受的。
【四】通向沟通与和解的途径是甚
统战手段分化瓦解收买软化部分打击消灭坚定部分。现在是选择了刘千石有可能还有冯检基。明显要打击和消除的是司徒华刘慧卿等及其后面的一大批人。现在这个目的已经初步见效已经有人叫出『政坛变色龙 刘千石』的声音。若刘千石等人及其支持者被收买组成亲中偏右集团的话香港出现亲中左派亲中中派联合抵抗民主派的局面。这局面一出现民主派和民主生存空间顿然萎缩。中央直接全面控制一国一制的香港就是现实了。这时香港与深圳广州并无二致。
近百年来中共的统战打败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也多少驯服了国际社会。但在台湾则举步维艰。现在在香港到底是国民党五十年前在大陆的翻版还是在现在台湾的翻版有待观察。
【五】香港民主派有没有和中共沟通和解的条件
沟通和解是实力的较量没有实力就没有沟通与和解可言。因为现在香港事实上存在一股中共无法或不敢消灭的力量所以沟通和解有了基本的条件。但这力量是强弱悬殊的。强者企求对方投降式的沟通与和解弱者想取得平等对话的沟通与和解。但现在看来中共在这一方面没有显出任何让步的迹象倒是民主派的某些人很让人担心会不会跨越民主底线投降
【六】沟通和解的时机
民主派现在和应中共要求进行沟通和解在策略上是失误了。应该在九月后在取得新成果后才在新的更坚强的实力基础上找寻机会进行沟通和解。中共不迟不早现在放出与民主派和解的空气其目的是消解港人七一显示争民主意愿和实力其次更重要的是缓和或麻痹港人九月投票给民主派的意愿避免出现民主派过半的政治失控局面更突显其政权不合法性。中共绝不能接受港人在九用选票变天但又没有办法保证听话的保皇党胜出于是只好退一步出此沟通和解的下策。我担心九月选战一结束新一轮香港式文革可能会重现香江。
【七】香港民主派与中共沟通和解的得失
按照上面所述六点中共和港人实质上无法和解起码在近期和解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非实质的妥协还是可能的所以民主派必须坚持与中共的沟通与和解。在有得有失的情况下作出非原则性的让步也是必要的。例如民主派作出不提结束一党专政的口号中方也停止文革式打压不视民主派为敌人增加了民主派的政治空间。所谓良性互动就是指这些东西。拒绝是错误的(起码策略上如此)。
事实上只要双方有相对力量就有妥协的机会。这个妥协的内容主要是统治者让出边缘利益和权利(或权力)。每一次边缘让步都会逼近核心实质一步。经过多次边缘让步就会侵蚀掉专制核心社会制度的转变就在这种边缘让步中达至。所谓和平演变就是这种边缘让步进程的描述。
但是这种边缘让步对弱方来说处处是陷阱是危险的游戏。比如刘千石的各退一步释出善意这一步怎退退到哪里刘慧卿看到本质的东西。她说民主派已退无可退再退就退落维港了。刘千石若只退到“不提结束一党专政”就好若再稍多退一步不提普选和民主自由就不是和解而是投降了。这是实质的投降。若在对话中接受上对下主对奴皇帝对臣民的地位则是在程序上投降了。程序投降难免不会导致实质投降。所以弱势的香港民主派在沟通和解中可以创出民主的信道也可能叛变民主。关键就在于能否坚持民主底线坚持了就是沟通和解跨过了就是投降。和解投降一线间功过荣辱就在一线间。
应留意的是中方只提沟通不提和解且反对和解之说。 源自《议报》152期
http://www.chinaeweekly.com/
此文系本刊首发,欢迎其它各类刊物转登转发,但是请注明出处和本报网址
--------------------------------------------------------------------------------
国际特赦组织促请北京及港府保障言论自由
上贴者: chen 06-29-04
(中央社记者王曼娜香港三十日电)国际特赦组织香港分会今天指出,由于中国人大常委会对香港基本法的解释,以及大陆多位官员及官方传媒对香港民主阵营的批评,都可能对香港的表达自由产生寒蝉效应,特赦组织促请北京中央政府及香港政府保障香港的表达自由。
特赦组织指出,人大常委会最近解释「基本法」,以及其后关于在立法会及香港行政长官选举推行更多民主的辩论,使香港的表达自由受到威胁。
该组织表示,大陆多家官方媒体以及包括商务部副部长安民等多名高级官员纷纷指摘香港民主阵营为「不爱国」,又指反对人大释法的抗议显示出对中央政府的不尊重,如此言论可能对香港的表达自由产生寒蝉效应。
国际特赦组织强调,它不支持任何政党或政权,只会基于独立及公正的指引原则采取行动,其中一项核心价值为「人人不论其政治信念皆享有言论自由」。
该组织指出,香港自由的权利受到「基本法」及「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保障,大陆及香港两地政府有责任维护香港的「一国两制」及「五十年不变」原则。
对于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近期明言,香港人可以用各种方式表达不同意见,包括要求民主,以及香港政务司司长曾荫权(新闻)承诺港府将尽最大努力,维护和捍卫市民表达意见的自由,国际特赦组织对此表示欢迎。但提醒当局,表达自由是香港市民其中一项不可分割的权利,是法律而非辩论的问题。
--------------------------------------------------------------------------------
回归7周年 香港民主派7/1重返街头
上贴者: chen 06-29-04 【黄重添 梁伟雄】
明天是香港回归大陆七周年,去年7月1日,50万港人上街游行震惊北京当局;而香港民主派明天也将再度发起游行,重申争取普选行政长官等诉求,希望今年能够动员30万人参加。
藉着去年七一50万人上街游行的气势,香港民主派今年将再度发起七一大游行,重申争取普选行政长官等民主诉求,预估将有30万人参加。
不过今年的气氛与去年明显不同。今年七一前夕,民主派与大陆中央已经开始在暗中较劲,民主派首先提出希望与中央领导沟通,并且表明不会搞港独的立场;而中央与港府也立刻摆出善意姿态,像曾参与98年六四(新闻、网站)民运的香港艺人岑建勋等民主派人士,短期内也可望获准再度进出大陆。大陆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当然表示一些要求,包括要求民主,我想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都可以表示。」前民主党主席李柱铭:「如果因为要实现一个回乡梦,要弄到民主派,甚至于民主党的分化,我觉得不值得。」
民主派在与大陆中央和解的同时,还是呼吁民众上街游行,港府也极力制造祥和气氛,希望回归七周年当天的场面不要太难堪,然而上不上街,民众各有看法。香港民众:「要表达意见,游行可以宣洩、表达一下社会的诉求,所以参加游行。」香港民众:「我觉得无聊,举行太多游行对社会都不会太好,我不会去。」
民主派希望游行再创盛况,还得看老天的脸色,高温天气以及台风,都可能影响游行民众的人数多寡。
--------------------------------------------------------------------------------
陈日君呼吁港人「七一」上街争取普选
上贴者: chen 06-29-04
(中央社记者卢健辉香港三十日电)香港「七一」游行举行在即,一向反共的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陈日君呼吁港人毋忘「七一」精神,继续上街争取普选。
苹果日报今天在一则专访中引述陈日君的话说,「特区政府不应斤斤计较今年游行人数的多寡,这是没有意思的,因为无论有多少人上街,他们都是不满政府施政。政府也不应该太过愚蠢地计算,去年五十万,今年三十万」。
陈日君强?#123;,今年「七一」最少有两个理由港人要再走上街头,第一是北京在未经香港讨论情况下,先行以人大常委会释法扼杀二○○七年普选行政长官及○八年普选立法会;第二是特区政府过去七年不断推出剥削弱势社群的政策,也是港人应该再上街的主要原因。
陈日君认为,港人更加应该借庆祝回归祖国的日子,做好当家作主的角色,以行动指出特区政府的不当。
--------------------------------------------------------------------------------
香港七一游行口号引争议
上贴者: chen 06-29-04
BBC中文部记者戴维发自香港:
随着香港七一大游行的临近, 香港社会各界也出现越来越多有关这次大游行的争议,特别是在游行口号问题上。
这次游行的组织单位"香港民间人权阵线"表示, 虽然不会使用好像"结束一党专政"等过分激烈的口号,
但是绝对不会再在"还政于民"以及"争取特首和立法会双普选"的口号上做出让步了。
在香港回归中国七年以来,在每年七月一号主权回归纪念日, 大部分香港市民所举行的不是庆祝反而是示威游行,
而且规模越来越庞大,成为香港的特色之一。
由于今年香港的政治气氛在中国人大决定重新释法后显得越来越紧张,游行口号中是否包括"还政于民"以及争取特区首长和立法会直接选举也成为争议焦点。
对于某些人士认为今年七一游行无需包括"还政于民" 的口号, 中国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杨文昌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情,
因为这显得比较温和。
他说, 虽然按照基本法的规定, 香港人享有游行示威的自由, 但是不应该破坏社会稳定, 造成社会关系紧张起来。
不过, 组织这次七一大游行的香港民间人权阵线的发言人孔令瑜表示在口号问题上绝对不能在作出妥协。
她说:如果今天有人质疑"还政于民"的这一口号, 我们便放弃这一口号; 明天有人再质疑争取民主的口号,
我们又放弃了民主的口号; 而到了后天又有人质疑争取言论自由的口号,我们便又放弃了争取言论自由的口号;
那我们这一民间组织岂不变成一个随风摆柳的组织, 失去我们的活跃性和自主性不成。
在七一大游行之前,我对于一些香港市民进行了采访。 有大约一半接受采访的人表示, 就算七一那一天天气非常炎热也会出来游行。
据了解, 今年香港市民在七一主权回归纪念日不进行庆祝反而游行主要是由于政治原因, 因为虽然今年香港经济略有起色,
但是在人大重新释法否定了双普选,言论自由不断受到压抑, 甚至发生中国公安警察越境办案的事件,导致政治气氛每况越下。但是,
从客观来说, 示威者的诉求也各有不同。
看起来, 只有到了七一大游行的那一天, 才可以通过口号以及示威者的人数,
确切地了解到这次在中国土地上规模最大的反政府示威中示威者的心声!
--------------------------------------------------------------------------------
深圳举行大规模演习,台风比原定时间较迟进入本港,彭定康批评中国政府处理香港政制
上贴者: http://www.hkhkhk.com/
06-29-04
--------------------------------------------------------------------------------
冯木清 :七·一游行,北京降温
上贴者: 大块头 06-30-04
香港资深传媒工作者 冯木清
再过一两天,便是香港回归七周年,当地将有两种意义完全相反的活动。在中方、港府大肆庆祝的同时,当地泛民主阵营则会策划第二次七·一大游行,虽然规模未必如去年那么大,但是参加人数肯定仍足以令中外关注。
相对于去年,香港的民怨现已有所消减,去年七·一大游行前夕,香港人几乎是笼罩在一片绝望的气氛中,负资产、失业率高企,经济前景混沌不清,民怨一触即发。虽然游行的主诉求是反对23条,但是渲洩对政府及经济现状不满也吸引了不少人参加。
一年之后的今天,香港经济已有了明显的好转,这并不表示香港已找到了新的定位及新的出路,而是一些外围因素带来了帮助。去年七·一大游行后,北京没有因此而给予香港人更多的民主自由空间,但是却在经济层面发放了"政治救济",具体的措施包括CEPA及开放广东、全国部分城市居民港澳自由行。
这些措施对加强香港的核心竞争力并无太大的裨益,但对短期经济表现却有刺激的作用。加上过去一年,因大陆经济过热而带动的香港股市、房地产以及转口贸易的上升与增长,令香港的民困有所纾缓,香港人的情绪没有去年那么绝望,因经济诉求而上街的人数会有所减少。
去年的大游行迫使港府放弃了23条立法,也使香港人第一次感到"人民力量"原来不是完全没有作用的。但大多数香港人本来不是政治动物,只在迫不得已及感受到切身的威?#123;后才会奋起抗争。因此在人大释法前,就算在政治层面今年的游行亦缺乏新的动力。
当然,去年从大游行中获得了政治资本的民间人权阵线,今年无论如何都会再次发动游行,但由于民怨已有所消减,政治上又缺乏新的主诉求,因此游行可能会成为一次例行公事,参加者可能止于知识阶层及民主理念较为鲜明的群体。
只是与民意已脱节数十年的北京在香港政策上常常会作出一些与民意相去甚远的决定,令一件事情火上加油,今年四月的全国人大释法便是又一个明显的例子,北京强势运作,企图尽早化解政改的争拗,但由于手法拙劣,效果适得其反,令泛民主阵营无端获益,今年的七·一游行既有了一个新的主诉求,也间接为民主派助选。
近月,中方利用在香港已"招安"的传媒舆论指摘民主派搞对抗,破坏香港的和谐稳定,以图分化他们支持者的选票,但相信效果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老实地说,香港的普罗阶层并不是有太多人将"民主"看得比"民生"更重,并不是不可以忍受推迟几年直选,但是却无法忍受北京这个"太上皇"时不时摆出的高压态势,以及赤裸裸地撕破"一国两制"外衣的粗暴行为。
程序决定性质,北京连走过场式的谘询都不做便断然为香港人决定了O七、O八不能有直选、普选,暴露了其专横及不尊重"两制"的本质。
香港人是明白到香港的事情不能完全由自己作主,但是也无法接受北京"越界"。回归以前,香港是殖民地,港人明白由于先天缺陷,民主政治是侈奢品,回归后,香港当然希望在政治上有更大的自我空间,而不是另一个意识型态上的"殖民地"。
除了人大释法激起港人新的抗争外,安民、陈佐洱之流的言论亦等于是变相的煽动香港人上街搞对抗。李柱铭是香港民主派的一面旗帜。
当然其价值标准更接近英美的标准,一些民族意识较强的香港人不能苟同他的观点及行为,北京将他归入"另类"都不足为怪,但民主社会可以求同存异,安民为什么将人家的父亲搬出来辱骂?
李柱铭到美国陈述香港的政治处境和港人的民主诉求,行为可能是有争议的,但并不等同李就是"汉奸",香港人手无寸铁,一旦感受到北京的巨大威?#123;而自己无能为力时,向世界最强大的民主国家陈情又有何不妥?
当今世界,人权高于主权已是主流价值观,民主、自由、人权、公义又何来国界?
陈佐洱亦好像唯恐天下不乱,当不久前香港民主派提出和解的意愿后,陈错误地读解为乞求,还得势不饶人似的算起六、四"黄雀行动"的旧帐来。
当年行动的幕后指挥人物早已和大陆情治部门取得谅解六、四后被通缉的一些著名民运人士,亦已获准返回大陆,而且从种种迹像看来,他日平反六、四亦并非是一件没有可能的事。实在不明白陈佐洱在这个时候旧事重提、刺激港人是出于什么意图。
幸而曾庆红在出访非洲直面香港记者采访时为中联办及港澳办的强硬降温,曾庆红在七·一游行前夕展现北京怀柔的一面,多少能减低一些参加的人数及改变主办者一些激烈的口号。
因为在北京释出善意后,泛民主阵营不可能一边提出和解,一边又高呼"结束一党专政"。中共在觉得香港不受控制时,对港政策总是一手硬,一手软,先由主管港澳事务的官员或非核心官员发表强硬的讲话,然后由最高官员展示其温和的一面。
有人唱白脸,有人唱红脸,这似乎已成为一种策略,香港人矛头北指时的"只反庸官、不反皇帝"情结可能亦与此有关。但这样的策略,只是技俩而矣,终不如对港人以诚相待。
北京对待今年的游行,已将定性由原来的"搞对抗"改变为"香港人有权利以各种方式表达意见",是一种进步,在民主派愿意和解的情况下,北京应该把握机会拿出更大的诚意,香港人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才会有社会的和谐。
北京时不时做出一些恐吓与威?#123;,只会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中港之间的政治对抗,民主派所需付出的代价极少,反而北京往往要以更高的成本来收拾残局,因为"香港牌"打起来,可以出的牌不见得比打"台湾牌"更多。北京应有自知之明。
--------------------------------------------------------------------------------
讨论:香港人为什麽要上街,怨气从何而来
上贴者: 大块头 06-30-04
怨气从何而来
--------------------------------------------------------------------------------
这样集中讨论好!
上贴者: 吴天法 06-30-04
才能深入
--------------------------------------------------------------------------------
料30万人将参加香港七一游行
上贴者: 吴天法 06-30-04
多维社记者报导/香港主权回归7周年在即。为争取更大民主,香港民主派7月1日将发动大规模游行示威,组织者预计,将有30万人参加。
财务咨询师Chris Mak计划上街游行,他对路透社表示,“我想北京给我们普选权利。只有到了那个时候,香港才会有一个稳定的环境。”
游行预定下午举行,队伍将从市中心的一个公园出发,经繁华的金融区,前往特区政府大楼抗议示威。香港警方将出动多达1000人在沿途维持秩序。
今年的游行人数比去年的50万少很多。但香港政治分析家Andy
Ho认为,游行人数减少,并不一定意味着要求香港全面民主的人减少了,很多香港居民不上街,只是不想激怒中央。
他说,“人民的要求很清楚,他们要民主,他们对现政府不满,但他们同时也不想同北京对抗。”
另外一些人则显得逆来顺受。在银行工作的Olivia
Lo参加了去年的七一大游行,但今年不准备参加。他说,“我们能取得什成果?北京已决定2007年不进行直接选举。”
很多香港人对北京干预香港自治表示不满。广告撰写员Macarthy
Lee说,“我对北京干预香港事务非常不悦...我9月份肯定会投票,但不会投给亲北京政党。”
--------------------------------------------------------------------------------
港人争民主改变中国人态度
上贴者: 大呼小叫 06-30-04
来自中国的徐莉莉(译音)两年前迁居香港,去年七月一日和五十万港人一起参加香港历来最大规模的街头示威。这对过去只在电视上看过示威的她来说,宛如是一项启蒙。她走上街头虽只是为了从旁观察,并未完全支持这场亲民主游行的诉求,却对抗议的和平本质留下深刻印象。
为了争取更多民主权利,并表达对香港经济前景的忧虑,数十万港人预料今年七月一日还会走上街头。美国华尔街日报三十日报道,在香港居住、工作的中国人近年来目睹过去在内地家乡不曾见过的人民抗议风潮;去年的七一大游行和平落幕,对习惯将抗议与混乱、暴力划上等号的许多中国人而言,是全新的经验。
港人的和平示威促使部分中国人改变对民主改革的看法,让他们对中国本身的改革变得更能包容、更充满希望。纽约「中国人权」组织的研究部门主管贝奎林表示,港人若能成功维持法治,香港肯定会变成更能打动中国人的典范。曾是中国政治犯、现为美国华府「劳改研究基金会」主席的吴弘达亦认为,香港和中国关系密切,势将唤起更多中国人的政治改革希望;「他们(中国人)看到同文同种的人享有珍贵的自由」,显示「这(民主)不是外来观念」。
定居或造访香港的「内地人」只占中国总人口的极小部分,影响有限。中国国营媒体并不报道港人示威的消息,因此许多中国民众对香港的这类活动毫无所悉,遑论付出关心。
北京显然担心,港人示威可能刺激中国的政治行动主义蓬勃发展,尤其过去一年来访港的中国游客激增。中国为协助香港提振经济,同意放宽中国公民前往香港旅游的限制。结果香港自去年七月迄今核发的工作签证数目,是先前三年半总和的五倍;内地学生前往香港大学念书的人数也增加。
不过随着港人七一再度游行示威,前往香港的中国旅游团数目忽然减少,意味中国当局相当担心这场示威。深圳一家旅行社的业务人员赵玉珠(译音)表示,她接获深圳旅游局官员通知,香港在六月三十日至七月三日之间不准中国旅行团前往,深圳的海关在此期间也不会开放。北京施压的另一个可能迹象,就是香港向来勇于批评的中国民运人士突然封口,表示北京和香港近来关系紧绷,他们不愿卷入纷争。有些人甚至担心自己的港签可能会被香港政府撤销。
自由时报
--------------------------------------------------------------------------------
移交7年港人对北京操控不满遽升
上贴者: 大呼小叫 06-30-04
七月一日是香港主权移交中国七周年,陆委会昨天公布「香港移交七周年情势研析报告」指出,香港移交七年,第七年较前六年有巨大转变;前六年中共极力克制,不明显干预香港事务,但在第七年,中共强势介入香港事务,港人对港府及中共管治的不满正急剧升高。
自由时报引述陆委会表示,虽然中共紧缩对港政策,但港人对民主的坚持未减,据民?#123;结果发现,每当中共明显介入香港事务时,港人对「一国两制」的信心、对中共政权的信任度也随之下降。
陆委会指出,国际上如英、美、欧盟、国际风险评估机构,仍定期提出报告关注香港情势,有关中共是否持续克制不干预香港事务,以及香港司法的独立和民主进程是值得关注焦点。
陆委会说,美国针对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以及中共对香港政改的态度,发出超过二十次的官方声明或评论,甚至明示香港的民主进程若倒退,将影响中美关系发展;英国也多次声明希望中共信守「中英联合声明」,尽早实现香港全面普选。
另方面,陆委会分析指出,中国还藉香港做为外交筹码,依据香港基本法第十三条、十四条规定,大陆「中央政府」处理与香港有关的外交事务与防务,即利用香港为筹码来打击台湾的外交空间。
陆委会举例表示,在九七香港移交时,对在港与台湾有邦交国家施压,警告若不与台湾断交,将关闭在香港的使领馆或降低层级,例如以梵蒂冈与台湾仍有邦交,拒绝教宗访港。此外,中国也利用主掌香港的防务,做为军事外交的棋子,如当中国与某国外交陷入恶劣时,中国即不准该国航舰到香港维修、参访。
陆委会强?#123;,中国利用香港做为军事外交管道,让美国特别关注中国是否藉香港取得管制类军事武器,美国国会曾警告此种可能,近日也有议员提案,必要时应修订「香港政策法」,改变香港目前有别于中国的自由地区的地位,中止香港的特别待遇,防止军事武器机密外洩,以及促使中共正视香港民主化问题。
--------------------------------------------------------------------------------
是中国人,也是香港人
上贴者: 大块头 06-30-04
本土意识增强 要问路在何方
宁方
香港是一座年轻的城市现存的最古老城市建筑只有130年的历史96的房屋更建于1960年之后香港是一座移民的城市主要居民来自中国内地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一度又是一座被英国人统治的殖民城市英语和粤语一样被广泛使用。但种种迹象表明在香港主权回归中国6年多后香港人的本土意识在增强。
最近香港最著名的一栋仿古建筑欲上市出售但遭到主张保护香港建筑遗迹的公众强烈反对。建筑的主人迫于压力最终改变了主意让其继续用作私宅。这栋建筑位于山顶上俯瞰着美丽的维多利亚海湾。
山脚下一座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鲜活鱼类市场面临被拆迁的危险。社区活动家予以反对公众正就该历史性市场的未来展开激烈讨论。
纽约时报指出香港民众保护“历史古迹”的行动显示香港出现了一种新的本地认同感为生活在香港而自豪的情感正在滋长。这从对旧建筑的保护从要求自由选举的呼吁中都明确表现出来。
30岁的蔬菜摊主杨发(音)对纽约时报说1997年英国将香港主权交还给中国前他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不同于那些统治香港的欧洲人但现在他对自己有了不同的认识。他说“我为香港为自己是香港人感到自豪。”
这种心态看来在香港近700万居民中颇为普遍。香港没人敢像台湾那样提出国家认同但由香港地方认同感推动的香港民主运动已让北京伤透脑筋。
几乎所有香港人都认为香港要从中国独立出去既不实际也不可能。和台湾相比香港没有100英里的天然海洋屏障没有自己的军队更没有美国的协防承诺相反香港每天都有赖内地供应大量淡水和新鲜食品。但居民对香港的忠诚显然在增长其结果难以预料。
香港回归七周年在即民主派计划发动数十万人的大游行向北京要民主。北京和港府正紧急同民主派沟通试图缓和紧张关系。
对香港本土意识增长的一种流行解释是香港主权移交前后很多香港人以为随着解放军的进驻他们将被迫移居其他地方。现在他们认为香港是安全的应该为自己家园的更长远利益考虑了。
研究香港历史的学者沃迪(Jason Wordie)说“人们意识到这是他们居住的地方是他们将生活的地方。”
香港特首董建华的前顾问61岁的叶国华认为港人对中央的看法因年龄而发生分歧老年人和青少年倾向于国家认同前者多在新中国成立后从内地移居香港经受过反殖民主义的洗礼后者接受了香港是中国一部份的教育。夹在中间是18岁到55岁间的两代人他们努力寻找着认同现在从香港的传统中找到了。
--------------------------------------------------------------------------------
“香港似山雨欲来风满楼”
上贴者: 长歌一曲 06-30-04
BBC中文网记者戴维从香港报道:
在香港即将举行举世关注的七一回归纪念日大游行的前夕, 香港政务司长曾荫权重申,
香港特区政府并没有忽视香港市民在去年七一大游行时的诉求并且正在继续进行施政改革。
与此同时, 香港警方表示,虽然并无情报显示有人计划在游行期间捣乱,但警方仍会出动逾千名警察严阵以待,以防止突发事件.
BBC记者戴维说, 酷热的天气,有关游行的热烈宣传,再加上台风蒲公英的威胁, 使人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大造声势
在大游行前夕,多个参与团体已整装待发,并且号召市民上街,再度发挥人民的力量以争取还政于民以及普选。 今天,
香港市区到处都可以看到大游行主办单位所进行的宣传活动。
除了口号以外, 还准备了许多好像寄调东方之珠以及国际歌等歌曲, 呼吁市民一定要参加。在炎热的天气中,
这种宣传把香港的气氛衬托得更为热烈。
虽然目前对于参加今年大游行的人数出现多种揣测, 但是由多名大律师组成的《基本法》45条关注组的成员梁家杰表示,
特区政府不应该光是把今年大游行的人数与去年游行人数相比较, 而是应该正视示威者的诉求。
就在大游行的前夕, 香港政务司长曾荫权在立法会重申,
港府政策研究小组依然在研究去年七一大游行期间示威者有关进行施政改革的诉求, 特别是在去年最引起争议的二十三条立法问题。
曾荫权说, 香港政府已经搁置了按照基本法二十三条制定国家安全法的工作, 市民无需担心。 对于明天的七一大游行,
港府正在与组织者积极进行联络, 以做出适当的安排, 使大游行可以顺利进行。
对于民主派的立法会议员在市区各处进行有关大游行的宣传和呼吁,亲中的一国两制研究所总裁邱善波指出,
民主派议员这样做是为了今年九月的立法会选举造势并且作准备工作。据多项调查显示,虽然中央近期向民主派释出善意,但由于政改及争取○七/○八年普选的实质问题尚未解决,仍然会有大批香港市民上街来表达民主诉求。
经济诉求
据分析, 去年参加游行人士的诉求大多是经济方面的原因, 例如负资产, 失业等等。
今年参加游行人士的诉求偏向于政治方面。 还政于民以及争取特首以及立法会双普选的游行口号就说明这一情况。
然而, 对于今年民主派内部在游行口号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有许多去年参加过大游行的人都感到不理解。
香港警方将在明天7.1游行期间,调派一千多名警察维持秩序。多家公共交通机构亦作好应变安排,以疏导预计多达三十万的人潮。
高级警司梁文干表示,警方还会在高空掷物黑点加强监察,
以防止有人搞破坏活动。(大游行的前夕也是香港市区入夏以来录得最高温度摄氏36度的日子。目前还适逢曾经肆虐菲律宾和台湾的台风蒲公英正在向香港移动,
真使人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
晨海来稿:国内人民声援香港人民七、一大游行
上贴者: 长歌一曲 06-30-04
中共六十年前已承认香港人民要求普选是“最低限度的、起码的政治权利”----国内人民声援香港人民七、一大游行
明天七、一香港人民大游行,将再次向中共发出“普选”和“还政于民”的正义 要求!
其实,早在六十年前,中共在野时,也承认“普选”和“还政于民”是“人民所
必须享有的最低限度的、起码的政治权利”!
这是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普选条件尚不具备”为由,作出“2007年香港特首
不能普选”的决定后,有国内网民实在看不过去,在论坛上翻出中共六十年前的党中央
机关报,以白纸黑字的证据,以其矛攻其盾:
1944年2月2日,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以《论选举权》为题发表 社论: “
选举权是一个民主国家的人民所必须享有的最低限度的、起码的政治权利。
民主国家,主权在民人民是主人翁,官吏是公……如果人民没有选举权,则这个国
家决不是民主国家,决不是民治国家了。”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潮流所趋,很明显地,是不可阻遏地走向普选制
了。”“然而问题不是在理论上,而是在事实上。如果,事实上人民不能够享有同等的 选举权结果,还不是一句空话!”
请看,六十年前,尽管当时国内陷于抗日战争和国共两党内战之中、社会更加动
乱,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更加落后,中共并没有认为需要什么“普选条件”?而是认为普
选是“人民所必须享有的最低限度的、起码的政治权利”!
同一个“新华日报”,在1946年1月24日又以《中国需要真正的普选》为题评论说
:“人民文化水平低,就不能实行民选吗?这是一个老问题:中国广大人民文化水准太低
,致使有些人怀疑他们是否有运用选举权的能力反对实行民主的人,更以此为借口,
企图拖延民主的实行,还应当由他们继续‘训政’下去。居心何在,不问可知。”
这段话似乎提早了六十年在专门批判温家宝?温家宝去年接受美国记者采访,说大
陆目前不能搞普选的原因,也是“广大人民文化水平较低”?
看来,普选是中共已患了六十年之久的心病!至今无药可治!
很多网友对此给予激愤的回复:
网友(zbt92):“中共在野时要民主,当权后搞专制,是一切封建集团的本来面 目。” 网友
(白衣方振眉):“专制政体下不会容忍一星半点儿的民主火花。也不用 装得那么辛苦了,我是流氓我怕谁?”
网友 (Yulye):“前几天我看乔的架势好像还挺开明的 还跑到香/港/深/圳进行 了咨询
原来一切只不过在演戏 哈哈!” 网友(老鱼):大陆不能搞民主 是因为民众素质差。香港不能搞民主 是因为民众
不爱国。 等将来台湾回归了,台湾不能搞民主 是因为民众想台独。 等统治全世界了 , 地球不能搞民主
是因为专政才是最民主的民主 ” 网友(反叛角色):“现代版的言而无信”
中共自己在六十年前已大声呼吁普选,而中共当权后,却长期完全剥夺了大陆人民
这种“最低限度的、起码的政治权利”,不仅不让大陆人民普选,现在还以法律威?#123;香
港人民:不能普选的决定是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是合法的、具有法律效力?
于是有网友Unclesam回复:“你太搞笑了,合法?你的所谓人大都是非法组织!!
知道什么叫一切权利归人民吗??不是人民授权的人大都是伪人大,还恬不知耻地谈合 法!!你太好笑!!”
针对北京一再强?#123;香港的“政制发展应该有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网友反问:“为
什么中央领导、中共官员坐官车不循序渐进地使用高级轿车呢??”
是呀,北京中共官员的物质享受,为什么就不符合国内的贫穷实际情况,不循序渐
进地享受呢?为什么官员的享受可以一步登天,而人民的起码的、最低限度的政治权利 ,反而要“循序渐进呢”?
网友(罗叶)指出:“事实说明,香港民主事业就是大陆的民主事业。”
我认为,国内人民期待着,香港先一步普选,大陆随后普选。这就是国内人民的
心声。所以,声援香港2007年普选,声援香港人民要求普选和还政于民的七、一大游行
,是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谁也阻挡不了!
谁还妄想在中国当皇帝,就叫它复习一下六十年前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 的社论!
我要问胡温:你们的政治思想水平,总不会比六十年前的中共党员低么?请你们
拿出六十年前的中共党中央机关报,也为香港人民的七、一大游行鼓与呼!
我向参加七、一游行的香港人民致敬!
--------------------------------------------------------------------------------
只有热气,没有怨气
上贴者: 一生物 06-30-04
只有热气,没有怨气!
所以要我去游行是没有可能.
但我作为一个旁观者,亦是香港竹居民之一,当然有兴关心香港民心趋向,以便作将来的打算.
了解香港文化如我者,当然不会高估香港的民智,亦正是这样,所以是极容易受到鼓动.
但民主参与素来并非港人的一杯茶.
港人的很现世,甚曰短浅的,切身如sars风暴,才较易动员起来.
名嘴封咪(捕风捉影似的),人大释法夺去双普选的希望,港人其实都未必太关心.
而七年以来,生活水平的下降,才是民怨之所在.
而其实是否坏得那样可以令饯冷冷的港人,在炎热如火炉的天气下,走出街头.
当然民心的向背不一定牢固不变,会受一些偶然因素,如宣传广告煽动去改变,所谓生产决定市场的伟大的理论.
这正是社会人文科学有趣的地方(不像自然科学的硬纸板的).
所以我会默切留意这一次游行热烈的情度.
是香港人民心的指标.
若是人数大大下降,冷冷手清清的,那样可以说港人是依然故我.若非,也许可以看成是香港运程的转捩点.
--------------------------------------------------------------------------------
40万人在今年最热的一天走上街头游行,口号包括「还政于民」、「董建华下台」,有不少人在维园或游行途中晕倒
上贴者: http://www.hkhkhk.com/
06-30-04
40万人在今年最热的一天,延续去年七一精神,走上街头,提出民主诉求。
由于参与游行的市民在二时叁十分前已差不多聚集满维园六个足球场,主办团体民间人权阵线与警方协议后,决定提前半小时,于下午二时半出发。
大会安排潮水式放行,让足球场内的市民分批加入游行,以免维园外聚集得太多人。龙头队伍在四时前抵达政府总部,维园内仍有许多人等待出发。民阵发言人李卓人表示,截至下午五时,估计超过叁十五万人步出维园。而龙尾亦在五时半前出发。
在酷热天气下,无减参加游行市民的热诚。市民高喊各式各样的口号,包括「还政于民」、「争取07/08普选」、「重建希望」。此外,亦有市民喊出「董建华下台」的口号,亦有要求保护海港。
有伤残人士坐轮椅亦参加游行。由于天气酷热,不少市民携带雨伞出席,形成一片「伞海」,天文台录得今年最高温度34.6度,并发出酷热天气警告,有不少人在维园或游行途中晕倒,要到医疗站接受治疗。
--------------------------------------------------------------------------------
游行途中500人晕倒要到医疗站接受治疗,
上贴者: http://www.hkhkhk.com/
06-30-04
今日天气非常炎热,市区下午录得今年以来最高温34.6度, 亦是有纪录以来最热的七月一日,沙田,大埔,屯门录得有37
度,打鼓岭更高达37.7度,酷热天气警告已持续超过八十小 时,有500人在维园或游行途中晕倒,要到医疗站接受治疗。
香港“七一”游行提早开始
上贴者: chen 06-30-04
今天是7月1日,是香港主权移交七周年的日子,也是香港“七一”50万人大游行一周年。在今天,香港有庆祝回归的活动,大游行也将再一次举行。
在这个气温摄氏33度的炎热天气下,在游行的出发地点--香港岛的维多利亚公园--中午过后已经有人群聚集,等候游行开始,主办单位为了避免去年太过拥挤的情况出现,因此提前了约半个小时开始游行。
游行的先头部队已经出发,向着港岛中区的政府总部前进。
大部分人都穿着白色的汗衫(T恤),上面印有这次游行其中一个口号--“还政于民”,是否使用这个口号在事前曾引起一番争议,有批评人士认为,这个口号有寻求独立的意味,并不适宜。不过,主办者却不认同这个说法。
今年大游行的主办者也是去年“七一”大游行的主办单位--民间人权阵线,今年游行的主题为“争取07、08普选”。虽然北京中央政府已透过人大常委会释法以及否决2007年普选行政长官和2008年立法会议席全部由直选产生,但主办单位坚持把争取普选当作目标,是为了捍卫香港的民主与自由。
去年有50万人参与游行,他们主要是不满由特首董建华领导的特区政府的施政,与政府在不顾民意下试图强行就基本法23条立法。
今年在游行的队伍当中,也有其他不同的诉求,包括争取居港权、最低工资、教师职位保障等。
特首董建华今天早上在出席庆祝主权移交七周年的活动上,没有特别提到下午举行的游行,只是呼吁香港人要和平与团结。
主办单位民间人权阵线估计,会有约20至30万人参加今天的大游行。
民间人权阵线说,曾有黑客冒充组织者发电邮,称游行将推迟到星期天(7月4日)举行。
--------------------------------------------------------------------------------
35万香港人游行要求民主
上贴者: chen 06-30-04
中广新闻网报道/今天是香港回归中共七周年纪念日,35万香港人不顾高温,上街游行,要求中共允许港人直接选举。
这次游行由香港人权阵线发起,到下午五点,参加人数已经超过三十五万人,但傍晚人数可能还会增加。
香港人权阵线发言人说洪令育说,今天天气这样热,还有这么多人出席,已经创造历史。香港人民正在为民主奋斗。
香港今天气温三十五度,由于天气太热,香港民运团体原来以为不会有这样多人参加游行。
--------------------------------------------------------------------------------
大陆学生的看法
上贴者: 紫竹清风 06-30-04
我关注香港比较久暸,在这里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也许妳们认为大陆政府的做法是专制,独裁的,甚至认为是以极权专制的方式肆意剥夺港民自我选择领导人的权利.
我想,作为一个比妳们较暸解大陆的学生,我更有发言权
不知道妳们攷虑过没有,大陆有必要,有理由打压妳们香港人吗? 大陆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台湾提齣的,in
other words,在妳们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是给台湾做榜样的
如果她存心要打压妳们,压迫妳们,导致一国两制失败,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耳光吗?再说,这样做暸,对大陆自己有好处吗?真珮服妳们的思攷能力,这这单纯,别人怎说,妳们就这想
大陆既然不让妳们07~08年普选,是怕妳们这种脆弱的经济进一步崩溃,
说实话,这确实影响暸妳们的自由,这也是大陆以前过度的不民主思想给现在的影响,虽然着几年已经在改善
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暸改善妳们香港,大陆也想提高自己的威信,但是,由于价值观的不同,大陆政府和香港
人的想法不同,政府理解妳们,妳们为什不能理解呢?
不要以为现在的政府还是单年镇压六四运动时的政府,历史是不断进步的,民主是不可挡的趋势,希望妳们现在不要过激,我们都是为暸中国和香港的未来,不是吗?
--------------------------------------------------------------------------------
主办单位坚持把争取普选当作目标
上贴者: 胡仁 06-30-04
今天是7月1日,是香港主权移交七周年的日子,也是香港“七一”50万人大游行一周年。在今天,香港有庆祝回归的活动,大游行也再一次举行。
在这个气温最高达到摄氏34.6度的炎热天气下,据报是香港今年最热的一天,但无阻香港市民参与游行的热情。据主办单位声称,有逾45万人参与了今天的游行。但警方却估计人数只有约20万人。
在游行的出发地点--香港岛的维多利亚公园--中午过后已经有人群聚集,等候游行开始,主办单位有见维园六个足球场早已经挤满人,为了避免去年太过拥挤的情况出现,因此提前了约半个小时开始游行。
游行人士顶着酷热,有人打伞,也有人戴帽子,从维多利亚公园一直游行到香港岛中区的政府总部。沿途他们叫着各式各样的口号,包括“还政于民”、“争取07、08普选”、“重建希望”。此外,也有市民高喊“董建华下台”。
大部分人都穿着白色的汗衫(T恤),上面印有这次游行的口号。其中一个口号--“还政于民”,在是否使用方面事前曾引起一番争议,有批评人士认为,这个口号有寻求独立的意味,并不适宜。不过,主办者却不认同这个说法。
平日繁忙的街道变成游行专用区
捍卫民主自由
今年大游行的主办者也是去年“七一”大游行的主办单位--民间人权阵线,今年游行的主题为“争取07、08普选”。虽然北京中央政府已透过人大常委会释法以及否决2007年普选行政长官和2008年立法会议席全部由直选产生,但主办单位坚持把争取普选当作目标,是为了捍卫香港的民主与自由。
去年有50万人参与游行,他们主要是不满由特首董建华领导的特区政府的施政,与政府在不顾民意下试图强行就基本法23条立法。
今年在游行的队伍当中,也有其他不同的诉求,包括争取居港权、最低工资、教师职位保障等。
特首董建华今天早上在出席庆祝主权移交七周年的活动上,没有特别提到下午举行的游行,只是呼吁香港人要和平与团结。
主办单位民间人权阵线事前曾估计,会有约20至30万人参加今天的大游行。
民间人权阵线说,曾有黑客冒充组织者发电邮,称游行将推迟到星期天(7月4日)举行。
--------------------------------------------------------------------------------
杨天水:伟大的七一
上贴者: 胡仁 06-30-04
当说到七一是伟大的节日时,一定会有人疑窦丛生,说你这是为中共张目欢呼?因为按惯常的说法,这是中共建党的节日。
事实上,中共建党的日子不是七一,它的七一是伪造的,这是很多专家考证过的,也是它自己早期的一些领袖回忆录里坦白承认的,它的建党日期根本不是七一。连建党日都可以伪造,可见弄虚作假渗透了这个党的骨髓。
我们敬佩有加的七一,是香港人民的七一,它是抵制中共专制法律的七一,这个法律企图将自由民主的香港沦落为专制横行的香港。
去年香港人民的七一,五十万人上街游行,公开表达了他们对专制法律的厌恶,对自由民主的爱戴和追求,显示了一旦经过自由民主熏陶的中国人就完全可以秩序井然地行使民主权利的能力。大陆的民运和很多国民受到鼓舞,西方世界受到感染,中共的高层受到震惊,不得不作出了让步。
恃强凌弱蛮不讲理,是历史上所有专制力量的共性,中共也不例外。但是有个规律不可忽视,那就是只要人民的力量强大了,只要人民齐心了,勇敢了,专制的力量就会退却衰亡。专制政府永远只遵守力量的法则,永远只相信强权。但是它在香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制,这次抵制因为达到了目的,因为抵制力量的公开性和广泛性,以及对大陆民主化进程的影响而将载入史册。
伟大的香港七一给了我们的启示,那就是抗争,勇往直前地抗争,运用和平理性的抗争,完全可以在局部地区,局部时期,造成自由民主力量的胜利。这种胜利是必须的,它可以鼓舞失去信心的人们,可以唤起更多的国民加入追求自由民主的抗争行列。
伟大的香港七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的七一,它是对那个虚假的中共党的七一的否定,造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拥有真实的符合道德法则的七一。
在这个属于我们民族的而非党派的七一,我们更加感到中国自由民主的运动,到处都有盟军,它的胜利态势已经完成,无论专制腐败的政权如何打压,也不能消灭这种态势。
于此,我们向敢于抗争的香港人民致敬,向那些付出了很多宣道辛劳的组织者致敬,并且盼望他们能够组织更多的此类游行示威请愿,来促进整个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杨天水于南京
--------------------------------------------------------------------------------
中晚社评 :七年之痒
上贴者: 胡仁 06-30-04
七年之痒 中晚社评
在风云莫测的敏督利台风威?#123;下,台湾的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仍然如期在今天举行,同样笼罩在敏督利可能侵袭阴影下的香港七一民主大游行,因为台风的转向,如期举行的可能性大增。而中共当局如何面对香港人民要求民主的这股政治台风,无疑更受到各界瞩目。
七月一日,本来应该是香港旧殖民地主权回归中国的大喜之日,七年前还曾风风光光的举办回归大典,曾几何时,中共官方在香港防堵七一,规格几乎等同于在北京防堵六四。特别是在去年七月一日,五十万香港市民自发的走上街头,表达对于特区政府打算透过制订基本法廿三条限缩香港言论集会自由的高度关切之意以后,七一在香港正如六四在中国,已经成为具有高度象征意义的纪念日,其共同的核心诉求是自由民主人权。
为了防堵以及降温,中共当局和特区政府可谓煞费苦心,包括放下身段与香港民主人士沟通互动,约束所谓的爱国爱港人士近期内尽量少发表高论以免刺激民主人士与市民大众,严格管控内地人士在这段期间不要到香港自由行以免遭到污染,当然也包括全面封锁相关消息降低对大陆本身的冲击。另方面则是持续给予香港各种经济实惠,以孤立弱化民主声势。
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中共当局如此的作为,不过是进一步暴露中共政权的本质,不只是排斥真正的民主自由,甚至是惧怕真正的民主自由。其实,香港民主人士的诉求,不论是还政于民直选特首,还是落实一国两制,并无意挑战中共对香港的主权,但中共宁可用尽各种棍棒萝卜
--------------------------------------------------------------------------------
民阵:53万人上街胜去年
上贴者: 胡仁 06-30-04
七一游行龙尾在八时前抵达政府总部,历时五个半小时,民阵指有五十三万人参加游行,警方估计有二十万人。
民阵宣布,今日参加七一游行的人数有五十三万人,比去年的五十万人的数字为高,民阵发言人孔令瑜表示,游行队头在下午两时半出发,用了九十分钟时间抵达政府总部,而根据政府所给的资料,由维园至政府总部可容?#123;约十七万人,他们以此推算数字,另外民阵亦派义工在不同地点计算人流。而警方估计,今日只有二十万人参加游行。
立法会议员司徒华表示,对于有五十三万上街,感到骄傲,「你不是比一粒糖佢食,就可以呃到佢地。」
由于参与游行的市民在二时三十分前已差不多聚集满维园六个足球场,主办团体民间人权阵线与警方协议后,决定提前半小时,于下午二时半出发。
大会安排潮水式放行,让足球场内的市民分批加入游行,以免维园外聚集得太多人。龙头队伍在四时前抵达政府总部,维园内仍有许多人等待出发。而龙尾亦在五时半前出发,并于八时前抵达。
在酷热天气下,无减参加游行市民的热诚。市民高喊各式各样的口号,包括「还政于民」、「争取07/08普选」、「重建希望」。此外,亦有市民喊出「董建华下台」的口号,亦有要求保护海港、保饭碗及反对官商勾结。
有伤残人士坐轮椅亦参加游行。由于天气酷热,不少市民携带雨伞出席,形成一片「伞海」,天文台录得今年最高温度34.6度,并发出酷热天气警告,有逾五百人在维园或游行途中不适,要到医疗站接受治疗,四十二人被送院。今日是有纪录以来气温最高的七月一日。
在去年七一游行,天文台亦曾发出酷热天气警告,中午气温高达摄氏31度,当时民阵估计有五十万参加游行,警方则估计至少有三十五万人参加游行。
--------------------------------------------------------------------------------
香港「七一」游行【直击现场】
上贴者: 胡仁 06-30-04
争民主要直选 30万港人上街
今天是香港一国两治七周年,港府低?#123;举行庆况活动,而多达30万港人则身穿白衣走上街头举行捍卫民主大游行活动,呐喊争民主要直选,呼吁一人一票选特首,北京会如何回应,有待观察...
【直击现场】 相关连接
--------------------------------------------------------------------------------
香港学者指香港政府应正视市民的民主诉求
上贴者: 张大秋 06-30-04
由香港民阵及多个团体主办的七一游行,在酷热的天气下,红十字会救伤站收到四百多宗游行市民不适报告。
另外,地铁列车期间加密班次,并在铜锣湾及天后站实施人潮管制措施。
部分香港学者再次呼吁,港府应该正视市民对民主的诉求。
--------------------------------------------------------------------------------
香港香港,是所有中国人的香港
上贴者: 独行客 06-30-04
从一开始,香港人对于大陆的认同感就差。我亲眼目睹了香港和澳门回归之前、回归当天和之后的状况,就明显感到差别很大。解放军是如何进入香港的?又是如何进入澳门的?曾经和不少香港学生接触过,他们对于大陆的认同,对于大陆的知识,实在是少得可怜!他们中的一些人还从心底里面瞧不起大陆人,不和大陆人来往,似乎认为香港人要高大陆人一等。这几年稍微有了些变化,只是因为大陆人的经济实力有了明显改观,不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糟糕而已。在民主问题上,我承认大陆选择董建华可能是个错误(客观上,董先生也比较倒霉,赶上了亚洲金融风暴),但香港人的做法却是让人好笑。回归之前的100多年里,香港有什民主?香港总督和决策权是香港人掌控的吗?香港人为什不闹?难道因为大英帝国是“民主国家”而中国大陆是“独裁专制”?相反,现在香港人拥有了以前所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民主权利,反而闹得更起劲!讲白了,除了97年亚洲金融风暴带来得负面影响外,就是有一些人居心叵测地在里面煽风点火。像刘慧卿这种支持台湾独立的人,要是在大陆,不用政府采取行动,老百姓就会让她闭嘴!可是在香港呢,她却若无其事,逍遥的很!张狂的很!的确,作为中国公民,应当充分享有应有的言论自由,可是言论自由并不等于在那里鼓吹什国家分裂,在那里竭力挑起与中央对抗!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如果你这样大张旗鼓的做,会如何?十有八九联邦调查局会调查和监视你的活动,只是你自己不晓得而已!一旦你越界,联邦调查局就会找你的麻烦。香港鱼龙混杂,言论自由并不等于胡扯八道,鼓吹国家分裂,危害国家安全!香港自治并不等于香港想怎样就怎样,“一国两制”的前提就是首先香港是中国的领土,中央政府有权力对于香港地区的稳定繁荣采取一定的措施,这也并不违背香港基本法。所以,在充分维护言论自由的前提下,在香港高度自治的情况下,通过相关的国家安全条例完全在情理之中。中央政府在维护香港稳定与繁荣的问题上可谓尽心尽力,就差尽全部大陆之力来挽救香港经济了!试想,多年来没有大陆对于香港的竭力支持,香港早成为死港了!早在去年,据说中央高层曾私下里试图同香港的民主派见面对话,进行沟通和交换意见,结果呢?司徒华之流拒绝对话,还将这件事大肆公开,捞取政治资本,搞得中央方面十分恼火!现在,所谓的民主派不断挑起同中央的对抗,他们到底想搞什?!这样闹下去能够解决问题吗?肯定不能!你越闹,到了一定程度,中央政府就会越强硬,因为担心这样发展下去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包括香港的稳定;担心外国势力乘虚而入,和国内的分裂敌对势力勾结起来。近代以来中国屡屡遭受外来入侵和渗透,对于这方面相当敏感。非常清楚的是,中国中央政府绝对不能接受和容忍一个香港自治区和中央对着干的局面!这也是为何中央果断采取行动在特首直选问题上采取行动的重要原因。如果大家心态平静下来,细心静气地考虑一下双方的诉求,然后大家坐下来对话,或许效果会更好!民主不会是绝对无限度的民主!不是为所欲为,尤其是在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问题上更是如此。香港一些人不从香港自身的利益出发,更不要说从国家的利益出发,竭力挑起冲突和纷争,加剧同中央政府的对抗,实际上试图浑水摸鱼,捞取政治上的收益!然而,闹到最后,会对香港的繁荣和稳定产生什后果呢?能够解决问题吗?而对于中央政府的担心,香港人又有多少考虑过呢?!闹得差不多了,中央政府也知道了香港人的怨气,大家应该理性地坐下来交换意见,共同为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作出努力。这才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当做的事情。
--------------------------------------------------------------------------------
多维追击数十万港人冒酷暑游行内地游客斥愚蠢
上贴者: 张大秋 06-30-04
多维社记者宁方报道/数十万香港人7月1日冒着酷暑走上街头展开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北京让香港全面民主。但在香港旅游的内地游客对此表示不解一人甚至斥责游行乃“愚蠢”之举。(chinesenewsnet.com)
下午5点左右游行组织者之一洪令育对法新社表示35万人参加了游行人数可能会继续增加。这一数字超过了预期的30万是民主的胜利。(chinesenewsnet.com)
她说“我们创造了历史尽管气温高达35度仍有这么多人为民主而奋斗这大大超过我们的预期。”(chinesenewsnet.com)
洪令育对美联社则说游行人数超过了40万到傍晚时分游行仍在继续。(chinesenewsnet.com)
法新社称警方表示不能确定参加游行的确切人数但美联社说一名警官透露在不到一小时内至少清点到9万游行者那时游行队伍仍在扩大。(chinesenewsnet.com)
北京4月份宣布2007年香港特首选举和2008年香港立法会选举不采用普选方式后香港民主派便开始醞酿一次次游行示威其中七一香港回归游行是高峰。(chinesenewsnet.com)
40岁的工厂老板郭本(译名Ben
Kwok)对美联社说“我们不想屈从于中央政府我们不想让香港变得像内地内地的新闻还得审查。”(chinesenewsnet.com)
65岁的退休司机匡成(译名Cheuk Kuang)说“只有民主能救香港。共产党政府在香港管得太多了正试图压制所有反对声音。”(chinesenewsnet.com)
职员杨玛吉(译名Maggie Yung)说“港府太傻了完全不听取民意。”(chinesenewsnet.com)
尽管仍有人打出了有争议的“还政于民”标语但美联社注意到今年游行队伍不如去年愤怒。去年的七一游行有50万人参加游行主要是反23条立法反特区政府。游行震撼了港府和北京。(chinesenewsnet.com)
正在香港观光的30岁内地游客庄鲍勃(译名Bob Zhuang)驻足观看游行几分钟后称此举很“愚蠢”。他说“在这块土地上真地应该允许这样的抗议活动吗”(chinesenewsnet.com)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针对香港的游行指出“香港居民享有真正的前所未有的民主国际社会对此有目共睹。”(chinesenewsnet.com)
华盛顿邮报6月30日的一篇社论虽对北京干预香港自治大加鞭挞但也承认香港允许游行示威表明其在很多方面仍比中国其他地方自由。
--------------------------------------------------------------------------------
李肇星怒回香港记者: 你的爷爷奶奶父母有过民主吗?
上贴者: 吴天法 06-30-04
美国、英国反对中国政府不准香港在2007、2008年举行普选,北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据报道,外交部长李肇星强调,中国要维护自己国家法律的尊严,不允许、也不需要外来干预。
到香港进行“说服”工作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副秘书长乔晓阳,在留港仅20小时之后就离开,并在返京前表示,人大常委对香港政制的决定,并非香港民主发展的终结,而是一个新起点。
但美国和英国政府却异口同声表示,对人大常委否决香港的“双普选”表示失望。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包润石指出,北京的决定未能充分映港人对普选和民主的愿望。
白宫发言人也表示,华府的立场明确,就是支持香港按照《基本法》推动民主改革。
北京官员∶外国势力已介入香港事务
英国不但传召中国驻英国大使,其外交部次官韦明浩更表示,北京在未进行全面咨询时,就为香港《基本法》订出了一些本来无订明的限制,并与《联合声明》中对香港享有高度自治的保证不一致,因此令人感到失望。
英国前首相梅杰在香港出席一个研讨会时也表示,《基本法》写明香港可循序渐进发展民主,因此,对于有北京官员认为香港仍未具备普选条件的说法,他感到疑惑,,并希望北京尽快解释普选之门是否关上。
对于美、英就香港问题作出如此快的反应,一位北京官员对本报表示,反映了外国势力已全面介入香港事务,北京有必要对香港的政改取回主导权。
在上海出席会议的外长李肇星更语带气愤地回应香港记者的询问:“你的爷爷、奶奶、父母有过民主吗?那些在争取民主的人,在港英时期有说过什吗?”他对美、英两国的干预行为极端不满。
“这是我们的立场,并不是谁的声音大、谁能闹、谁制造的噪音多,好像就是热爱民主,相反,民主的人必然也是尊重法律的人。”他重申,北京有信心、有能力和有智慧去维护香港的繁荣安定,而港人应有自己的民族尊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就批评美、英的言论,是完全没有看到香港的实际情况,是属于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行。
“实际上,大家也都知道,回归之前,香港没有直选的行政长官……一系列的情况说明,我们在香港特区是一种逐渐的、循序渐进的进程。”
港区中国全国政协委员胡应湘表示,美、英一再对香港事务发表意见,是干预中国的内政,“我们也对美国的伊拉克政策感到失望,难道我们也去管吗?我认为大家应互相尊重。”
他认为人大常委否决“双普选”,将不会影响商界的投资信心,因为推行普选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过急,现时若推行普选,只会选出福利派议员,令香港走向公社模式的社会制度,最终令政府要加税平衡开支。
激进民主派∶ 今年“七一”争取百万人上街
(易锐民报道)北京“一锤定音”否决香港在2007、2008年实行普选之后,香港激进民主派政党“前线”召集人刘慧卿在记者会上表示,民主派确实是在与北京搞对抗,希望今年“七一”有100万港人上街,迫使北京回心转意。
与此同时,政、商界已将焦点放在今年9月的立法会选举,及未来如何修改产生行政长官及立法会的方案,民主派将继续透过游行争取选民支持;而亲北京阵营则坦承,选举的胜算不高。
刘慧卿说,将连同其他民主党派商讨如何修改产生行政长官及立法会的方案,不会放弃争取全面普选,“前线的成员在未来一个月,在出席公开场合时会穿上黑衣,抗议2007、2008年无普选。”
发动去年“七一”50万人上街的民间人权阵线召集人胡露茜表示,将在行政长官提名及选举办法中,争取更民主的方式,并会继续透过民间活动,包括呼吁港人参加游行,争取政制的民主进程。
由一班大律师组成的“45条关注组”表示,人大常委会否决普选无法理依据,是用强权限制民主发展,因此,将呼吁港人9月在立法会选举中投票,选出真心真意推动民主的议员。
亲北京的民建联主席马力表示,已预期民主派会利用政制争拗争取选民支持。他承认,民建联在9月立法会的选举胜算不高,该党将尽快就政改方案提出新建议,希望可以争取选民支持。
另一方面,据港大民意网站上星期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行政长官董建华的评分略为上升1.2分至44.2分,但仍有66%被访市民反对董建华出任特首,并有一半受访者不满特区政府表现及推行民主的步伐,比上次调查增加了5个百分点。
凌锋:45万人上街 香港「白热化」
上贴者: 吴天法 06-30-04
作者:凌锋
--------------------------------------------------------------------------------
【大纪元7月1日讯】七一大游行前夕,因为民主派内部对游行性质和口号出现不同意见,以及主管香港事务的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突然放软身段认为北京与香港民主派并无冲突,而绝大部份香港媒体又大赞北京的「诚意」,高唱不可「挑战」中央及改游行为「庆祝回归」的呼叫,市民当中对是否参加游行也出现分歧,不如去年那样「团结一致」,所以不能不使人担心出来参加游行的民众会减少多少。根据一些机构事先的调查,参加游行的人数大概会有30万人左右,而特区政府的预测则是20万。
下午两点多,游行队伍集合地点的维多利亚公园六个足球场已经挤满了人,于是原定3点出发决定提前为2点半。结果立法会议员、职工盟主席刘千石到达维园时,他的职工盟队伍已经出发,要从后面赶上群众。五点,主办单位「民阵」宣布游行队伍约35万人。本来最后一批队伍在5点多离开维园,但是平时从维园到大公报不需10分钟的步行路程,却因为沿途不少人加入,最后离开大公报前的游行队伍是晚上接近7点。民阵6点钟宣布的数字是40万,最后估算数字是45万人参加游行。而警方在近6点时说人数只有20万。警方的数字完全符合特区政府原先的「英明」预测。当局的数字长期以来就缺乏公信力而为人诟病。
这次游行的特点是「白热化」。第一,游行市民全穿白衣,同去年的黑衣不同是鲜明对照,香港人的理性、平和,称得上是「白衣秀士」了。这天下午市区的气温高达34.6度,但是烈日下当然不止此数。它不但是今年最高的温度,也是香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7月1日,新界一些地区高达37度。天文台2:06发出雷暴警告,但是2:35就解除,看来得等到「于无声处听惊雷」了。由于天气炎热,游行队伍中有六百多人身体不舒服,其中43人送到医院,年纪从17岁到85岁。可见参加游行的人士不分老少。还有一只跟随主人参加游行的狗也因为同香港市民同甘共苦而中暑昏倒。
争议很多的「还政于民」的口号,仍然在民主党、前线、街工的游行队伍中出现,并且也是游行队伍呼喊的口号,说明香港市民头脑还是清醒的,也坚持自己的民主诉求。特首董建华,形象丑陋的土共曾宪梓等的头像也在游行队伍里出现,是市民揶揄的对象。
明报报导,出访非洲回来的曾庆红6月30日在珠海现身,但是新华社7月1日则报导曾庆红已经从非洲回到北京。不管曾庆红在哪里,他要「收服」香港人,得靠诚心而不是权谋,更不是黑道手段。
7/1/2004 9:19:17 PM
--------------------------------------------------------------------------------
ZT寄语香港的泛民主派在把实力展示出来之前妥协即为示弱
上贴者: 吴天法 06-30-04
作者:根源
明天就是“七一”,数以十万计可敬的香港民众,即将在这一天再次相约走上街头,一起表达他们关于“还政于民”的共同诉求了。想起去年的这个日子,挤满了皇后大道,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怒吼声的五十万港人,成功地叫那些逆时代、逆民意而动的香港保皇派们意识到了自己原来是何等地不得民心,令那些投机分子权衡利弊之后倒戈相向,迫使当权者们赶紧忙不迭地撤回了由他们一手炮制出来、用来箝制港人的所谓“二十三条”,取得了捍卫港人民主和自由权利的一次空前辉煌的重大胜利。
在其后的一年内,每当在脑海中勾勒出这伙开倒车者们当天趴在他们宽敞明亮的办公室的窗口边往下俯视,目睹楼下那无数张愤怒面孔的时候,他们是一种怎样惊慌失措、两股栗栗、魂飞魄散,如烂泥一样瘫倒在地上爬起不来的场景,我就非常解气“嘿嘿,原来你们也有今天!”
今年的“七一”马上就要来了,可令人担忧的是,在“七一”之前,香港的所谓泛民主阵营中却有不少的人心不在焉,一门心思钻到寻求与北大人“沟通”去了。对于这种现象,我感到有些失望。
我并不反对什“沟通”本来嘛,政治本身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而成功的妥协,得建立在不同立场群体之间充分的沟通和理解之上。但即使真的需要和对手沟通,也是很讲究时机和火候的;否则,要是什时候沟通都合适的话,政治这门艺术,岂不是成了一门谁都可以熟能生巧地掌握和运用的大众艺术?
那什时候才是沟通的最合适时机呢?我认为,如果眼前就有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的话,那至少得在把自己的实力充分展示出来之后。换言之,倘若眼前就有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而在把自己的实力充分地展示出来给对手看之前,就莫明其妙地寻求什“沟通”的话,那“沟通”的时机肯定不是选得很合适的,乃至等于是自动在对手面前示弱了。
众所周知,在民主社会里,定期或不定期的大选,就是选民提供给各政治派别、政党团体的一个超级政治舞台,各路政治势力一到这个时候即纷纷粉墨登场,充分展示自己实力,尽量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寻找和开拓出一个理想的政治空间。
如果我们留一点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在这段时间里,这些政治派别、政党团体,在将自己的实力充分展示出来之前,是不会轻易和对手“沟通”的更别说妥协了。
比如,在前一阵子美国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战中,包括克里、爱德华兹等在内几名觊觎总统宝座的政客,在角逐民主党的提名时,无不是全力以赴地去争夺、厮杀的。他们之间即使存在着“沟通”,那也是在电视上公开的辩论,属于互相攻讦式的“沟通”。但是,当其中有人撑不下去中途退出,或鹿死谁手已成定局的时候,他们之间的沟通就会多起来的。如中途退出的人,其实力当然已经算得上是充分展示出来了;而在他发表退出声明、感谢支持者们厚爱的同时,多半也会顺势告诉支持者们自己属意的另外人选是谁,拜托支持者们以大局为重转去支持他这当然也是一种沟通的开始。或者在花落谁家的这个悬念已经水落石出的时候,落败者多半也会向脱颖而出的幸运表示支持;有的还会进一步接触,寻求合作的可能性,如某某委婉地告诉克里,你现在当上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了,不妨挑我作为民主党的副总统候选人吧。
而成功出线的候选人,在如果打算在刚干过仗并落败的对手中选择竞选伙伴的话,那肯定会选择在先前的实力展示中表现最强的那位,而不会选择在实力展示期间表现得最“善于沟通”的另一位。
在我印象中,老布什当年也跟里根争夺过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而里根击败了包括老布什在内的其他对手之后,选择了老布什作竞选搭档,肯定不是看中了老布什在初选时表现出来的“沟通能力”;戈尔当年也跟克林顿争夺过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而克林顿击败了包括戈尔在内的其他对手之后,选择了戈尔作竞争拍档,看中的肯定有戈尔的在初选中表现出来的除了“沟通能力”之外的其他各方面的实力。
又如,美国大选鏖战期间,民主党和共和党在诠释自己对华政策的时候,都会展示出来其强硬和不妥协的一面。如里根和克林顿分别在攻击对手在任并谋求连任的总统卡特、老布什的时候,都是批评他们对华政策过于软弱,并声言一旦自己上台,必将做到如何如何地强硬。但是我们也知道,当他们上台之后,却都成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采取的都是相对亲华的政策,以至在寻求连任的时候,对华软弱却反倒成为了被对手攻讦的目标之一这都是一项惯例来的了。
有人说这种现象昭示了垄断资产阶级“表面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的所谓民主是何等的虚伪。但我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比如从实力展示的角度来加以解读,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来。因为在美国作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总统候选人竞选期间宣示自己的对外政策,不仅其国内的选民关心,相关的外国政府也会非常关注的;甚至来自外国的关注,还会甚于来自国内选民的关心,因为国内选民多注重在其国内政策是否能够吸引人,对外政策只要能够强硬,能够不坠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之威即可。
而外国政府对美国总统候选人之对外政策的关注,其实就是一个对这位候选人外交实力的一个了解和认识的过程。如果在这个时候,离总统宝座尚有很长一段距离的候选人,竟忙着跟外国政府“沟通”,特别向那些并非盟国友邦的国家大派定心丸,或者大抛媚眼,那即使这位候选人其后当了总统,其外交工作也不会很好开展起来的,因为在本来应该充分展示实力的时候竟跑去搞什“沟通”去了,从那时起那些外国政府就认定了你好相与,在讨价还价的时候你就抬不高自身的要价。
而如果在竞选期间,美国总统候选人能够很好地把握机会,充分地向外展示出自己的强大实力的话,当自己开始执政,开始与那些外国政府打交道也就是“沟通”的时候,一般都能够顺利地推行强势外交,比如咄咄逼人的里根时代。这是因为那些外国政府通过观摩选战,了解了他的强大的实力和强势的作风,对在这名美国总统身上能捞着额外的油水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只好老老实实地争取自己应得的那份利益,这样双方都能够很自然地找着自己的定位,谈判和交往起来就会比较实在,磨合期也会相对较短,在磨合期之后进入的蜜月期也就能更牢固更长久。
再如台湾的“大选”,陈水扁之流也是在当选之后才抛出橄榄枝,寻求和大陆的“和解”的;在竞选期间,其两岸政策都保持着强硬的姿态。而与陈对垒的连宋阵营,在竞选期间,其宣示的两岸政策也维持着一个相当强硬的刻度,有时看上去仿佛比陈水扁之流还要强硬。
没谁在这个时候想到要跟对岸进行什“沟通”,因为他们都再明白不过,要是不在这个时候抓紧时间展示出自己的实力,以后真正需要“沟通”的时候,就会“矮人一截”的。
当然,我们大陆这边嘛,虽说本身并不实行这套资产阶级虚伪透顶的民主制度,但对这套虚伪透顶的民主制度好象还是很有了解的。比如,对竞选期间各候选人在两岸政策上的种种表演、一言一行,我们大陆这边表现得就不是特别在意的,反正反来复去说的就是那句话:“听其言,观其行。”
不过,在这段期间抓紧时机展示实力,即使对岸不会正眼看也无所谓,因为选票在本岛内的民众手中,集中展示出自己的实力,将能够吸引来更多的选民,而更多的选民被吸引过来,自己的实力自然也会随之更上一个新台阶。这样一来,实力就会螺旋式地身上攀升,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这就是“展示实力”跟“沟通”之间的一种简单辩证关系,运用来香港来也没什不合适的。
我想来想去,有个就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香港的某些所谓的泛民主派人士,竟那急着需要“沟通”,仿佛迟上几个月再“沟通”,就会活不下去了似的。这到底是为了什呢?为了要回那本停发了十余年的“回乡证”,早日能回到乡下一尝那大陆老百姓餐桌上的毒米毒油毒腐竹毒咸鱼,还是为了急于亲眼目睹一下来自北方的官员们亲切动人和蔼可亲的笑脸,聆听几句他们妙趣横生、字字珠玑的重要指示,握握他们温暖有力的大手?
为了这些大事,跟支持他们的香港市民的沟通,并努力争取更多港人站出来对他们表态支持,都成了小事一桩,都打发“靠边”去了?
其实,想“沟通”的大有人在,根本不止香港这些泛民主派人士的。尤其在大陆,那些因为农田被强占、房屋被强扒、工资被拖欠、维权被殴打等等等等原因天天上访、写信告状、跪地鸣冤的可怜老百姓,哪个不是在“寻求沟通的渠道”?但是,又有多少能找着呀,又有多少能被正眼看过的呀?他们生活都没着落了,吃了上顿没下顿,晚上得睡到水泥管子里头,其“沟通”的迫切性,难道不比你们这些渴求“沟通”香港的泛民主派要紧得多?但是,凭什就你们那“幸运”,能够打得通“沟通”的“渠道”,而其他老百姓却找不着北呢?
我想这些忙于在这个时候寻求“沟通”的泛民主派人士不会不明白,你们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能够寻求得到所谓“沟通”的“渠道”,不外乎就是一方面因为你们拥有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也曾经成功地展示过你们的实力,让对手觉得你们不能太小瞧;另一方面趁现在你们还没有充分展示出来你们的最新实力之际来跟你们“沟通”,出价能够尽量压到最低吗!
在去年“七一”之前,你们难道就没有尝试过“沟通”吗?但结果又如何呢?谁又把你们当过一回事呢?再想想,到了九月立法会选举结果出来,你们一时半会没有了展示自己实力的机会之后,还有人提得起多少跟你们“沟通”的兴趣呢?
正是那些勇敢的香港人民,给了你们以展示实力的机会,甘当你们的后盾,才使得你们有了和上面“沟通”的可能。如果你们对此毫不珍惜,那你们以后想再次向失望的香港人民寻求支持,恐怕就没那容易了。
毫无疑问,眼下这个形势,对香港泛民主派,是相当有利的。“普选”被否决,香港民众怨气未平,只要泛民主派团结起来一鼓作气,支持更多的港人在“七一”上街表达“还政于民”的诉求,并挟“七一”之势,在几个月后在立法会选举的大获全胜,在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实力和港人的公民力量之后,再去谋求与北大人沟通的话,所能要来的价码,绝对会比你们现在就“沟通”高得多。
我希望那些“受宠若惊”的泛民主派人士们,你们暂时还是尽量忍一忍在你们心底里喷薄而发的那种“沟通”的欲望吧?别人家随手抛过来一件什大路货,你们就当宝贝一样到处张扬,连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大陆老百姓都在一旁看着窃笑。好好利用机会展示和扩充你们的实力,争取最大范围的港人的支持,在将来确实需要“沟通”,也确实是“沟通”的适当时机的时候,你们说话的底气会足很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