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新聞: 2005-2-26】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美國投資銀行家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撰寫的《江澤民傳》﹐不但獲安排訪問江身邊的人﹐還罕有的獲準在中國出版﹐官方傳媒也協助宣傳﹐這是不可思議的。而海外的批評聲音不斷﹐指摘作者替江澤民塗脂抹粉﹐歌功頌德。但庫恩反駁﹐西方社會對江澤民以至當代中國有很多誤解﹐這本書是藉介紹江生平﹐以富有情感的方式嚮西方讀者訴說中國幾十年來經歷的大時代故事。 現任美國花旗銀行執行董事的庫恩﹐九十年代開始為中國政府擔任企業兼並、收購、科技等多方面的顧問﹐其間有機會認識不少中國官員﹐過去祂已公開講過不少盛讚江澤民是偉人等言論。祂的新作《祂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訪問了近四十名與江有過接觸的人﹐包括被視為江澤民「恩師」的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江的胞妹江澤慧、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等﹐卻沒有訪問江本人。 強調出書並無中國資助 為甚么中國政府容許祂替在生的退休領導人出傳記呢?庫恩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祂的整個寫作計劃並無與中國政府進行過任何合作﹐其著作也非中國政府的項目﹐而有關的研究、出訪費用﹐皆由祂本人支付﹐在寫作過程中亦無收過任何官方下達的指令。為甚么江身邊的人願意接受訪問呢?祂解釋說﹕「我有些朋友在中國政府工作﹐長年以來因為我﹙為中國政府﹚從事非牟利的工作﹐而且表現優異﹐贏取了祂們的信任﹐因此祂們樂意嚮我提供關于江澤民的消息。」 對于有評論指其著作欠缺批判觀點﹐對江的評價不夠全面﹐庫恩說﹕「這並不是一本分析評論的著作﹐我隻是希望透過江澤民的一生﹐通過多角度而呈現中國的真實故事。在書中我盡量避免發表個人意見﹐並把這方面控製在最小量。」祂又指美國人對中國有太多誤解﹕「不少人認為中國是一個極權國家﹐江澤民是獨裁者﹐這是完全錯誤的。我認為毛澤東是獨裁者﹐但江與毛治下的中國已有天淵之別。」 關于寫作《江澤民傳》的緣起﹐庫恩說﹐這要從1989年說起了。1989年﹐作為一個擁有科技學科教育背景的西方銀行家﹐我應當時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宋健的邀請﹐第一次來到中國﹐為中國國家部委科研機構的改革當顧問。當時﹐正值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我被中國人那種積極嚮上﹐努力改善自己生活的熱情感動了。毫不夸張地說﹐我真的喜歡上了這個國家。我驚訝于所看到的中國﹐與之前通過西方媒體介紹的落后、灰色的中國﹐完全不一樣! 決定寫《江傳》的前因后果 新快報引述庫恩說﹐16年來﹐我每年都會到中國來﹐作為改革開放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我看到了中國的巨大變化。但是每一次回國后﹐和我的朋友、鄰居聊起天來才發現﹐受西方傳媒的影響﹐祂們對中國的印象依然停留在50年前那個貧窮、落后的國度上。這使我感到非常憤怒。我要盡個人有限的能力﹐去嚮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展示一個真實的中國。 庫恩說﹐在寫《江澤民傳》之前﹐我已做了4個項目。一個是由我建立的庫恩基金會﹐舉辦了“首屆中美傳媒高峰論壇”;之后在美國最大的公共電視網上製作、主持了繫列節目《探索中國───來自中國的聲音》﹐當中詳實描述了生活在中國各個階層的人物的生活。后來﹐我又把在該電視節目上未能播放的新聞故事﹐寫成了一本書《中國製造》。2000年﹐為配合江主席訪美並在紐約度過千禧年﹐我們開展了中美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文化外交───“2000中國文化美國行”。接下來﹐我將在由美國公共電視網和英國BBC共同製作的﹐投資400萬美元的專題片《中國》中擔任顧問。 庫恩說﹐2000年。說實話﹐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為16年的“中國之旅”已使我很了解中國。但是那年的9月份﹐當我看到哥倫比亞電視網《60分鐘》專訪了江澤民后﹐我才知道其實我對中國的認識遠遠不夠。 庫恩說﹐在電視采訪中﹐江先生從祂青年時代的抗日戰爭時期開始講述﹐然后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人如何承受著一繫列的政治運動帶來的苦難。再后來﹐改革開始了﹐關于改革的爭執也開始了。1989年后﹐中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處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而江澤民后期的領導扭轉了這個局面﹐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引擎的一部分…… 庫恩說﹐當時我突然萌發了靈感───江先生非同尋常的人生經歷﹐不就正好折射出了20世紀中國的時代變遷嗎?于是我決定寫《江澤民傳》﹐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西方人能夠讚賞中國所經歷的各種歷史轉變﹐同時也明白了中國為什么要作這樣或那樣的決策。 庫恩說﹐我知道按照中國的國情﹐如果我在寫書前對江主席提出采訪要求﹐祂一定會說“不”。其二﹐我寫的並不是江澤民的自傳﹐我是借祂的人生﹐來展現我作為一個西方人﹐對中國當代歷史的見解﹐對中國是如何通過七八十年的歷史走上現代化的見解。就算我能成功采訪到祂﹐在我的文章里﹐可能也會舍棄很多專訪內容﹐因為我不希望祂個人的觀點左右到我的思想。所以我書中的資料﹐除了部分是通過大量查閱而歸納得來外﹐相當大部分都是從其祂人的口中得到的第一手信息。 庫恩說﹐一開始我是擬了100個采訪對象﹐不過因種種原因最后才采訪到40人左右﹐幸虧那都是核心的專訪對象﹐如和江主席私交甚篤的人﹐祂的同學、同事﹐以及那些在各領域與其共事過的專業人士。 庫恩說﹐其中我還要特別感謝5個重要人物。祂們是上海市前市長汪道涵先生﹐是祂﹐嚮我率真地講述了對江澤民早期和中期事業的理解﹐以及兩人長達40多年的“師生情”;另一個是江澤民的妹妹江澤慧女士﹐她嚮我介紹了江家的家庭經歷;還有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前國務委員、國家科技委員會主任宋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趙啟正。 庫恩聲稱﹐我沒有依靠任何的外援來完成這本書﹐我從沒有收取任何政府給我的資助。每一次的旅行﹐每一項工作﹐都是我自己完成的。如果一些人有如此質疑﹐我可以說﹐我根本不必這么做﹐我有很強大的經濟實力﹐有自己的公司﹐自己的基金會﹐我不需要擔心我的銀行賬戶。我有廣泛的人脈和渠道來經營我的事業。最后我要說的是﹐如果是我認為真實可信的東西﹐我就要讓祂們成為一個世界上的標誌﹐成為我的一筆遺產﹐這是我認為在世界上我要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庫恩說﹐是的。有西方評論家說﹐“我們要嚴肅對待這本書﹐因為這本書充滿了資料和史實以及個人見解”。有很多人都不喜歡牠﹐因為祂們認為我把中國描繪得過于光明﹐把江主席描寫得過于正面﹐祂們說我的書粉飾了中國的很多問題﹐這令我十分生氣。因為我沒有去粉飾﹐我在本書中非常看重比如人均收入、政治體製、共產黨改革以及媒體言論自由、城鄉差距、國有企業改革以及流動民工等等很多問題﹐這些問題貫穿在這本書中。 暗示江沒卷入鎮壓 蘋果日報續報導﹐「祂堅持自己的理想毫不動搖﹐即使有些家長作風;祂擁有進行政治活動的高超技巧……祂充滿毅力﹐甚至可以說是從不懈怠﹐出人意料地成了變革的代表。」庫恩在《江澤民傳》的引言中﹐對江作出了這樣的評價;但海外評論幾乎眾口一詞﹐指該書儼如官方宣傳品﹐刻意替江塗脂抹粉。 《江澤民傳》暗示﹐江並未卷入「六四」血腥鎮壓的決策﹐但流亡美國的前上海《世界經濟導報》編委張偉國反駁稱﹐當年身為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下令查封整頓《導報》﹐是中共保守派「倒趙紫陽」一個重要步驟。 該書又稱頌江澤民是「改變了中國」的偉大人物﹐但前《人民日報》記者劉賓雁批評﹐江澤民執政的13年﹐是「政治大倒退、社會大腐爛和經濟大發展齊頭並進的奇異時代」﹐以江澤民的資質和身份「也隻能順水推舟」。 網上的《亞洲書評》﹙The Asian Review of Books﹚亦批評﹐《江澤民傳》寫得非常阿□﹐把江描繪得過份完美。「前部份主要根據江澤民同僚、親友的訪問寫成﹐但祂們往往不願意批評江﹐亦習慣于一套江澤民起了重要和卓越角色的歷史版本。」 《江傳》被指官方策劃 最近一期《亞洲周刊》刊登了中國著名傳記作家葉永烈的文章﹐指《祂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一書其實是中國政府秘密策劃的項目﹐代號為「001工程」﹐又稱自己原獲安排與庫恩共同寫作該書﹐但當局不許祂在著作上署名﹐祂拒絕而作罷。庫恩助手昨對本報表示﹐葉的指控純屬「無稽之談」。 身兼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的葉永烈在《亞洲周刊》撰文稱﹐2001年3月祂接到中央某直屬機構一名局長的電話﹐指定祂參與寫作《江澤民傳》﹐正好當時庫恩主動提出要寫「江傳」﹐想找一位中國作家合作。于是祂在當局安排下﹐全面策劃這項被當局命名為「001工程」的創作﹐並列出3000字的提綱、15頁的江澤民年譜、大量參考書目及百余人的采訪名單。 不過﹐當局最后以該書「由外國人出面寫比較合適」為由﹐拒絕葉永烈和庫恩聯合署名。葉表示自己不願意當「槍手」﹐于是中斷了與庫恩的合作。 對于《江澤民傳》被指並非作者的「獨立寫作」﹐庫恩的合作夥伴朱亞當回應說﹕「這絕對不是事實﹐我們對祂﹙葉永烈﹚利用這種手段在媒體製造效應感到憤怒﹐這是很不專業和不道德的。」祂承認﹐數年前庫恩和祂通過一名朋友的介紹﹐見過葉永烈﹐葉當時嚮祂們提出合作撰寫江傳﹐但庫恩認為祂與中國作者的觀點不同﹐不願意與別人聯名出版﹐故拒絕了葉的要求。
Muzi.com News http://lateline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