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鹰

——《危崖上蹲有一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鹰》点评

沈奇


简介:

 

    危崖上蹲有一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鹰

       洛 夫

  危机从来就埋得很深
  崖高万丈
  上帝路过时偶尔也会
  蹲在这里俯视诸邦——在焚城的火中崩溃
  有些历史是鼻涕与泪水的混合物
  一阵天风把亘古的岑寂吹成
  只身闯入云端不知所终的风筝
  独有它
  与
  天使共舞之后,奋力抓起
  地球向太空掷去
  精确地命中我心中的另一星球
  神迹般暖昧的存在
  往往比传言还难以揣测
  来吧!请数一数断壁上深陷的爪痕
  的的确确
  鹰,乃一孤独的王者

 

 

  诗的题目较长,在于这是一首“隐题诗”。“隐题诗”是洛夫的发明,并出版有《隐题诗》专集,在90年代初的两岸诗界曾引起一阵不大不小的惊异。尽管因各种因素所致,此一“诗学事件”似未得以更深广的研讨,但只要新诗的形式问题依然是个“问题”,就有洛夫的“隐题诗”作为此一“问题”的参照价值而存在。窃以为,这一基于对汉诗语言特质的创造性挖掘而生发的诗体实验,迟早还会被人们重新关注,复生新的意义。
  洛夫对他的这项“专利”,做过这样一个简略解释:标题本身是一句诗,或一首诗,而每个字都隐藏在诗内,若非读者细心,很难发现其中的玄机。《危崖上蹲有一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鹰》一诗的标题,显然是一句不错的诗:意象突兀,气势逼人,一下子就打开了一种强烈的诗性境界,与整首诗形成既独立存在又相互指涉映照的审美效应。妙在17个字作为全诗17行打头起首的字隐入诗中后,全然不显牵强,如酒曲入酒,浑然一体,可见诗人的语言造诣之深。因“行行受制”,诗句间字面的跨跳就不免要大些,弄不好就造成意蕴的断裂,生涩或散乱。此诗却有一气呵成之势,语断意连,内息浑整而意象纷呈,可谓由限制中争得自由,由促迫中尽显潇洒,且因“限制”和“促迫”,更平生几份语感的奇崛和意境的曲迥,以及意外的节奏感。诗不长,分量却很重。起首一句“危机从来就埋得很深”,有点突如其来,但与全诗照应着去看,自解其来路何在——在那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鹰”的眼中,人类生存的各种危机(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环境的),始终是一个潜在的、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如此劈头提出,意在衬托出这只“鹰”的孤绝与超迈的风姿及其洞察时世的清醒目光。2、3、4句借“上帝”的无奈,揭示“历史”的无常,啼笑皆非中,人世间留下的更多只是“鼻涕与泪水的混合物”。这里暗合“上帝死了”之两方理念,现代人类的精神家园已成乌有之乡。“危崖”之所,孤寂与漂泊成了不得不的归宿,是以“一阵天风把亘古的岑寂吹成/只身闯入云端不知所终的风筝”——至此,前7句可算全诗的上网,为“王者”之“鹰”的出场作背景烘托,同时也自成理路,为我们勾画了一幅纷乱莫测、危机四伏、“诸邦”(精神家园)“崩溃”无归路的世纪末乱象,极具现代意味。从第8行起转入下阕。“独有它”3字一行,承上启下,语气短促,而声势夺人。“它”即那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超现实的“鹰”,是诗人主体精神的投射,也是融诗人与哲人、愤世者与创世者为一体的“超人”之化身。“它”与“天使共舞之后”(这里的“天使”当作“理想”之解),更不满现实之困厄,竟“奋力抓起/地球向太空掷去”,意欲使其脱离现有的运行轨道,去“命中我心中的另一星球”——这“星球”自是诗人理想中的精神家园了,但诗人依然心揣悬疑:即或如此,仍有几分“暖昧的存在”意味,“比传言还难以揣测”——到了只有这充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超迈之情怀的创世精神是真实存在的,且让这只“鹰”永不得安宁,于孤独苍凉之景况中坚持着奋争与追求,从而在“危崖”、“断壁”上,不断留下“深陷的爪痕”,让世人惊悚:“的的确确/鹰,乃一孤独的王者!”
  古今中外诗歌中写鹰者不少,但像洛夫这样写出如此“王者”气象的,实在不多见。其实上述理解,也只是循字句浅识,若浑然读去,会更为其恢宏的气势、奇崛的意境所慑服。尤其以如此凝重而又深沉的题旨,却舒展于极为严谨而苛刻的“隐题”诗体之中,实在让人叹服诗人的语言技艺,确已至化境,为现代汉诗中难得的异品佳作。

出处:《诗探索》 阅读:

  • 上一个文章:
  •  
  • 下一个文章:
  • 版权声明:本站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原作者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作者授权不得转载、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如本网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

    相关文章

    ++书籍导购++

    发表评论 ::您的一句评论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认可:: 



    关于本站联系本站

    Copyright 1999-2007 顾城之城 浙ICP备05000706号